婺城区沙畈乡辽头村盛产竹笋,连绵起伏的毛竹林,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资源。近年来,该村建起竹笋共富工坊,让村民们品咂到幸福的滋味。
这些天,60多岁的村民曹小球凤与老姐妹一起上山挖毛竹林。这个活,就是给毛竹林除草、施肥、松土,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冬天挖毛竹林,春天剥笋、切笋、烘笋干,平时还有保洁工作,一个共富工坊,一年到头活不少,家门口挣钱方便,工资也还可以,知足了!”她说。
与曹小球凤一样,57岁的村民邹美华也在工坊上班,所不同的是,她今年刚从城里帮儿子带娃回来。“城里的风景哪有家乡的山水好?更实在的是,在家门口就有班上,大家说说笑笑就把活干完了,轻松自在就是好。”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有了共富工坊,就想留在大山里头过好日子呢!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仅从辽头村看,当地共有林地面积3800余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00余亩,是当地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
为促农增收,辽头村以“党支部+产业+农户”的驱动模式,梳理闲置资源、闲散劳动力等清单,建立笋干烘烤房,成立竹笋共富工坊,形成山林流转、竹笋培育、鲜笋烘干、笋竹销售的致富脉络。“马上就要进入冬笋收获期,客户的订单已经排起队来了。”村党支部书记曹正跃说,到时需要挖笋的、运输的劳动力多,大家又要大干一场了。
一片千余亩毛竹林,4月春笋嫩,5月鞭笋脆,1月冬笋鲜,平常可供美味可口的笋干以及实用的竹材。工坊让毛竹资源物尽其用,把共富链条延伸到鲜笋、笋干、毛竹,培育有250余亩笋竹两用基地,大力推动规模化发展。此外,工坊设立“共富党小组”,搭建党群“种产销”沟通渠道,笋干加工单日创收达2000余元,仅2022年竹、笋经营性收入合计达20余万元。
“共富工坊建得好,建到百姓心里头,村里就业方便,挣钱实在,生活有奔头!”村民们说,这就是家门口的“小确幸”。
而在曹正跃看来,这种“小确幸”源于笋干爽脆的口感,春笋甜丝丝的味道,冬笋鲜美美的味道,村民们致富路上开怀大笑的味道。他说,“我们要把共富工坊建得更好,让大家的‘小确幸’汇聚成‘大幸福’。”
(记者 马晓芬)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