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苑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宋代无疑是一个璀璨的高峰。宋代茶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和深邃的内涵,影响了后世对茶的认知和品饮方式。
宋代不仅在宫廷中发展豪华极致的茶文化,更在民间推广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俗。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到百姓,无不渗透着茶的清香与雅致。
金华作为宋代重要的茶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茶文化兴盛尤为显著。加之书院林立,文士云集,金华书院茶文化成为这一时期金华茶文化的中心和引领者。
1金华书院:茶文化的中心
中国的书院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宋代书院盛时发展到四百余所,成为儒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的中心。当时全国著名的书院有紫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等,这些书院大都盛行茶道,书院茶文化由此兴起,成为宋代茶文化的中心。因为宋代的理学有着一定的发展,书院茶文化还因此与理学挂上了勾。
书院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儒、道、佛诸家精粹,形成了博大精深、敦厚朴实的茶道文化内涵。文人儒士在书院倡导品茶修身、和谐自然、以茶励志、以茶品味人生,领导中国茶文化潮流的主要是文人儒士。书院茶文化,成为宋代茶文化的中心。
金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宋至明初,是金华历史上文化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南宋,随着宋室南渡,定都临安,浙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当时浙江地区书院众多,被史志等所记载的书院约有181所,分布于当时浙江的十一个州府,婺州就有47所,占全省书院的四分之一还多。吕祖谦是婺学的创始人和代表者,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人尊为“东南三贤”。吕祖谦在金华讲学会友,从事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丽泽书院。全祖望将岳麓、白鹿洞、象山书院与丽泽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朱熹嗜茶,自号“茶仙”。他写有诗词上千首,也有许多涉茶的诗句。其《云谷二十六咏·茶坂》诗云:“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再如《香茶供养黄蘖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中有诗句:“灶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康王谷水帘》诗云:“采薪爨绝品,瀹茗浇穷愁。敬谢古陆子,何年复来游。”表达了他在饮茶时对陆羽的敬意和感念。
2文士茶道:风雅生活的艺术
朱熹、吕祖谦这样的鸿儒大家、著名书院的主持者都爱好饮茶,如王柏这样主讲丽泽书院的名儒也是嗜茶者。金履祥主讲严州钓台书院时,曾作游严子陵的《龙井》诗,其中有诗句:“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可见他与卢仝一样,对饮茶富有细腻而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宋时的点茶、斗茶、分茶既清尚又极具娱乐性、艺术性,饮茶又能止渴提神、寄托文人的闲情逸致、培养艺术灵感,陶冶情操、完美人格,书院中的青年学子自然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在金华的近邻睦州,范仲淹在知州任上写了《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记述了他与诗友时任睦州推官的章岷斗茶的趣事,反映了当时斗茶在士大夫中盛行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建德、金华一带大行其道。可以想见,和建德等地一样,金华的书院中也茶道盛行。
茶道,最早见于唐代宗时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功效并煎茶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因陆羽著茶书讲煎茶法,并造了一套茶具,常伯熊又对此作了发展润色,于是茶道风行开来。见于诗词的是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认为饮茶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从此,我国就有了“茶道”这个提法。
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一般来说,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方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因此,从茶艺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中唐以后,陆羽著《茶经》,奠定中国茶道的基础。后经常伯熊和皎然等的实践和润色,形成“煎茶道”。北宋时,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产生。
宋代的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艺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它强调在饮茶过程中的礼仪、心境和环境,追求“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的和谐统一。宋代的茶艺包括茶叶的选择、泡制和品鉴。茶叶的研磨和点茶技艺的发展,使得饮茶成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宋代的茶具有茶碗、茶匙、茶筅、茶托等,每一件茶具都制作精良,体现了宋代人的审美情趣。
3茶道精神:吕祖谦与文化传承
宋代的茶文化,特别是书院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影响了后世对茶的理解和品饮。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先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的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与茶相关的佳话。
吕祖谦的品茶故事,不仅仅是对茶的品鉴,更是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他在书院中与学生们品茶论道,将茶艺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使得茶文化在金华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吕祖谦认为,茶可以清心寡欲、陶冶情操,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金华学子。
吕祖谦的品茶之道,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更融入了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提及茶,如《饮茶》一诗中写道:“一瓯林下记相逢”,表达了他在品茶时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吕祖谦的这些品茶故事和诗作,成了金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对茶的理解和品饮。
金华茶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宋代,更延续到了元、明乃至现代。南宋中期以后,婺州各大学派广泛交流,兼取众长,经过长达百年的融合,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学术特色。这种学术特色,继承了吕祖谦的经史文献之学和陈亮的事功之学,作为经世致用之资,又吸取了朱熹、陆九渊的心性之学,作为修身立德之本,并旁求永嘉经制之学,作为从政施治之具,体现出各取其长的求真务实之风。
宋代兴盛的书院茶文化延续到明代,仍长盛不衰。明初宋濂曾带儿子到国子监,与浦江人张孟兼等一班文友饮茶吟诗联句,还为之撰写了《玉兔泉联句引》一文。这是发生在明代最高学府中的茶事,由此不难想见当时金华书院茶文化的情形。
宋至明初是金华学术和教育兴盛时期,培养出的人才最多。金华历代进士共915人,其中两宋568人,元朝18人,明朝222人。共出文状元5人,何涣、陈亮、刘渭、王龙泽为宋代,唐汝楫是明代。历代共出宰相5人,叶衡、王淮、范锺、乔行简都为宋代,赵志皋为明代。这些人才的涌现,与金华书院茶文化的兴盛不无关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