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春,梦想的起点

2025-02-14 09:22:2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徐益丰
吴铮誉 摄

 

  一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立春,这个二十四节气之首,带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翩然而至。《尔雅·释天》曰:“春者,天之和也。”《公羊传·隐公元年》曰:“春者何?岁之始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春木之气始至。”它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崭新乐章,是岁月翻开的一页全新诗篇,宣告着温暖与生长的盛大开场,正如“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所描绘的那般,不知不觉间,春天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春,在甲骨文中是一个类似种子破土而出的会意字,字形结构为:(林野)+(太阳)+(上部冒芽,下部生根的种子)。上面的一横代表土地,种子发芽需穿过冻冰层破土而出,所需能量便来自上方的太阳。这意味着温暖与鸟语花香,体现古人对春天的认知,刚刚萌芽的草木看似柔弱、生长艰难,然而一旦吸收地底下的阳气并积攒足够能量,便会生机勃勃、势不可当,恰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展现的顽强生命力。

  沉睡一冬的土地逐渐苏醒,散发出湿润且清新的气息。那是泥土芬芳与青草萌芽交织的味道,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味道,让人闻之沉醉。如同受到春天神奇力量的影响一般,田野旁的柳树开始展现出嫩黄色的小芽儿,它们像极了害羞的女孩,在和煦的风里翩翩起舞,优雅地展露自己的姿态,这正与贺知章描绘的那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几只麻雀在枝头欢快跳跃,叽叽喳喳,似乎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它们嘹亮的鸣叫如丝竹般动听、令人愉悦,给这安静无扰的日子注入了新的生气和动力,正如白居易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展现出的繁忙春天一般生动活泼。

  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化里,春季的开始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如同一扇神秘的门锁,启动了四时更替的过程。“寒冬已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于大地之上。”数千年以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季节变化的信息,并把它当作是新的一年农业活动的第一步。在农耕文明兴盛的时代,立春关乎民生,各种传统习俗应运而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每一项习俗背后都藏着动人的历史典故。

  二

  “打春牛”是古老的民俗文化。明清时期,河南南阳内乡的立春“打春牛”习俗就已闻名遐迩。每逢新年的第一天之前,内乡县政府都会带领全体官员去往先农坛举行仪式,他们所尊奉的是由钦天监制定并制造出的“春牛”与“芒神”。典礼完毕后,县长将会走到周边的农田中,亲自执犁耕地一小块土地,以此来代表他作为皇帝代理人而进行的一次耕种活动。次日立春日,再于县衙门大堂前“鞭春”即打春牛,以此昭示春意兆丰年。

  在“立春”这一日,人们会遵循传统习惯来食用胡萝卜、生姜、大葱和面包,这种行为被称为“咬春”。之所以选择这些食物是因为它们的味道辛辣,象征着古人的“啃食草根”的精神,寓意着一切事情都可以顺利完成。当然,吃萝卜也有一段传说。

  春卷的历史同样颇为悠久。东晋时期,就有立春吃春盘的习俗,那时的春盘主要是蔬菜。到了唐宋时期,春盘的内容愈发丰富,不仅有蔬菜,还加入了饼饵之类。渐渐地,人们将各种食材卷入薄饼中,形成了如今的春卷。这小小的春卷,包裹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历经千年,依然是立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正如杜甫的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所表达的对春盘、对春天的喜爱与怀念。

  在梅园里,看到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悠闲地聊天;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放风筝、捉迷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梅园。青年人结伴而行,有的漫步,有的摄影,全心投入到赏梅佳境,使我想起了高鼎那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对春季欢乐景象的生动描述。

  无意中,我的思绪飘回周代,亲眼所见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往东郊迎春,其目的在于迎接并欢迎句芒神回归。句芒神被视为古老传说的木神,负责掌管植物的萌芽与成长,人们举行这个迎春活动以期获得他的庇护,使所有生物都能茁壮成长,从而迎来充满活力的春天。

  二十四节气排行第一的是立春,人们对这一节气十分重视。迎春仪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论是在皇宫还是在百姓家中,都成为立春时节最具仪式感的活动之一,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这不仅是一场传统习俗的展示,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春天是大自然赠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它让一切生命重新苏醒,使得大地充满活力;它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使生活充满了希望。而立春的这些传统习俗,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三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满是对这个立春日的眷恋。这一天,我与春天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感受到了它的温柔与力量,也领略了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立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希望,一种信念,一种文化的传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勇于创新和发展,总会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没有任何季节能像春天那样充满活力;也没有任何季节能像春天那样富含节奏感。

  春风拂面的时刻,我总能感受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美景。在这象征新生的春季开始之际,我也播撒下了期望的种子,期盼着它能在这个季节中扎根生长,不断壮大。我也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春天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让生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因为,春天是生命的起点,是梦想的开始,是一切美好的源头,而传统习俗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铭记自己的根与魂。

  春去春又回,花落又花开。世间万物,经过了冬的储藏和孕育,在春天里一切都将蓄势待发;春天是生命的始端,是梦想的起点,是希望的始发站;冬是奋斗的加油站,春是冲刺的起跑线。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去努力奋斗,莫要辜负“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美好春日。我们要珍惜每一刻的时间,不让它从指尖溜走。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