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晓飞)“找准土层表面冒头的笋尖,顺着方向下锄才能挖出完整的笋。”近日,在婺城区沙畈乡辽头村夏聊生态露营基地的竹林深处,村党支部书记曹正跃手握锄头向记者展示挖笋技艺。随着锄头轻巧起落,一株足有手臂粗的春笋应声出土。
作为金华市生态屏障,沙畈乡坐拥28万亩山林资源,其中2000余公顷竹林孕育着独特的“三时珍味”。曹正跃介绍,当下正值春笋脆嫩时节,五月可采鲜甜笋鞭,寒冬则能收获醇厚冬笋。特别是春笋纤维细腻如绢,油焖、腌笃鲜等传统做法最能激发其本味。
位于白沙溪畔的辽头村是传统竹笋产地。近年来,该村创新推行“竹笋两用”模式,统筹培育冬笋、春笋、鞭笋三季产品,通过流转村民竹林实施集约化管理,全村已整合竹林300余亩,带动4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1.2万元。“我家14亩竹林交给集体经营后,每亩增收250元,还能腾出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村民曹虎根算起经济账时笑意盈盈。
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辽头村依托竹林资源延伸文旅产业链。夏聊露营基地内,竹林戏台、秋千沙坑等设施错落有致,挖笋体验项目更让游客深度亲近自然。“带着家人挖笋露营,既能享受野趣又能品尝时鲜,体验非常特别。”游客李女士分享感受。
“下山笋,出水鱼”,挖好笋下山,曹正跃进入后厨,起灶烧火,切好五花肉片以及笋片,而后将其倒入锅中,佐以料酒盐巴,待汤汁收至琥珀色时撒入些许酸菜。夹起一块品尝,鲜嫩口感裹挟着山野清气在唇齿间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竹林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成为了集挖笋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热门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