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也是钓具行业的旺季。近日,位于婺城区丹光东路的佳钓尼垂钓文化产业园内,仓储中心的工作人员推着配货车忙碌在各个货架间,这些精心包装的渔具将被送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手中。
一站服务,打造钓具全品类销售网络
“佳钓尼生产经营钓具行业全品类产品,我们从2009年开设天猫旗舰店,可以说是第一波做线上电商的渔具类企业之一,到目前为止,线上的销售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同时,我们还在全国运营了4000多家门店,致力于服务全年龄段、各种需求的客户。去年,企业全年的订单量超500万单,同比增加70万单。”金华市美晨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佳钓尼品牌创始人谢小忠介绍道,“目前,佳钓尼在售产品超3000个,每年保持更新200—300个产品。”
从鱼竿、渔线、鱼漂、饵料这些必备工具,到钓鱼伞、钓鱼凳、钓鱼箱等“周边”产品,佳钓尼能一站式满足钓鱼人的需求。紧贴佳钓尼垂钓文化产业园,就设有一家佳钓尼国际钓具连锁门店,里面陈列的产品琳琅满目,这里似乎也是谢小忠深度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沿阵地之一。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顾客进店选购,见到谢小忠,总会攀谈几句,语气很是熟稔。谢小忠也都笑着应答,热情为他们推介产品。“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深入客户群体,广泛收集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做设计生产,让装备外观越来越精美,装备性能越来越好,垂钓生活越来越有体验。”谢小忠如是说。
技术革新,直击钓鱼人“痛点”难题
谢小忠本身就是钓鱼爱好者,说起钓鱼侃侃而谈。“为让消费者垂钓越来越便捷、舒适,解决用户钓鱼难、钓鱼累、鱼竿易折损等‘痛点’,近年来,佳钓尼先后推出八重碳纤工艺、高密度碳素纤维等新技术、新材料,让渔具更具韧性与硬度,经久耐用。”
企业即将推出的“海棠”鱼竿,就是佳钓尼针对喜欢钓大鱼的用户开发的一款材料更轻、手感更好、钓重更大的产品。“传统的7.2米鱼竿,重量在350克左右,但‘海棠’使用碳纤维材料,将克重降至280克,持感更舒适。同时,‘海棠’提升了韧性,将鱼竿钓重从原来的30斤提升至50—60斤,做到了轻而不断。”谢小忠告诉记者,鱼竿推出前,企业不仅会在内部组织多轮测试,还会在粉丝群体中招聘“先享官”进行体验评估,力争产品最优化。“我们的产品从研发到上线基本要经历6—12个月的打磨,有些甚至需要更久。这款‘海棠’鱼竿我们就打磨了1年多。”边说着,谢小忠边拿出测评视频向记者展示。视频中,一条重达50斤的大鱼咬饵,岸边的钓鱼人快速收线,渔线绷紧,鱼竿被带得弯曲出漂亮的弧度。水中,慌不择路的大鱼左右逃窜,带着渔线和水刮出“呼呼”的响声,听得人血脉偾张,好一场人与鱼博弈的场景。
除了对资深钓鱼人需求的精准把握,佳钓尼还洞察钓鱼新手的痛点。一方面开发智能鱼漂,通过蓝牙将鱼漂和手机App进行连接,当鱼咬钩时,App会发出提醒,从而提高钓鱼者的上鱼概率,降低新手的钓鱼难度。另一方面,推出小物钓套盒,收纳有鱼钩、渔线、鱼漂等钓鱼所需基础物件,遇到小溪小河,拿出套盒,即取即用,适用于情侣出游、一家人踏春出行等休闲场景,让消费者在垂钓运动中享受温馨时光。
在鱼竿之外,佳钓尼在钓鱼伞、钓鱼服等产品上也不断创新。谢小忠介绍:“我们即将推出一款钓鱼专用的防溺水涉水裤。穿涉水裤可以去别人钓不到的地方钓鱼,在夏天使用更添加一份凉爽感。我们这款产品能做到长时间涉水但不漏水,产品上安装了安全气囊,穿着者在水中失去平衡时,气囊会自动弹开,气囊也可手动拉开,通过双重保险保障钓鱼安全。”
文化赋能,推动钓具行业跨界升级
“不仅为鱼,更为了‘娱’。”这是佳钓尼对钓鱼运动和垂钓行业的热爱。近年来,佳钓尼先后推出行业公益大片《渔途》、新型游钓教学类栏目《最佳钓技》等;在产业园,佳钓尼开辟专区打造佳钓尼垂钓文化馆,里面除了陈列有一些鱼类标本、渔具,还详述了垂钓的文化和历史;在官方网站,佳钓尼开设“垂钓课程”板块,教授垂钓技巧。
“2020年10月,我们在燕语湖成功举办的首届全国钓鱼人运动会,赛事参赛选手800人,奖金奖品总额超500万元。这也开启了佳钓尼向垂钓赛事运营商的转型。”谢小忠告诉记者,此后每年,佳钓尼都会与全国各地的文旅单位争取合作,通过开展垂钓赛事、垂钓嘉年华活动等,提升垂钓运动的全民知晓度。相关的赛事精彩花絮等还会同步分享至主流互动平台。仅抖音平台,佳钓尼所属“民间有高手大鱼争霸赛”“佳钓尼谢小忠”等账号就发布作品近4000条,收获粉丝近200万。
当下,钓具行业正从“小众垂钓”向“泛户外经济”拓展。展望未来,谢小忠说道:“金华是全国地级市钓具产业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行业大市,佳钓尼将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当地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希望,在未来,全球钓鱼爱好者能够睡着金华产的户外帐篷,坐着金华产的户外椅,用着金华产的户外厨具,喝着金华产的保温杯装的水,手里拿着金华产的钓具,让金华的‘泛户外经济’熠熠生辉。”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