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婺城已是一派春耕生产的胜景。农机在田间地头纵横驰骋,植保无人机精准作业,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广袤的田野勾勒出一幅繁忙的春耕图。
科技赋能,农业绘就新图景。从人力畜力到全程机械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科技进步正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在婺城区好乐耕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育秧期间,3条全自动智能育秧生产线高速运转,30秒内即完成填基质、注水、精量播种、覆土等作业,秧盘成品鱼贯而出;在盛桂有家庭农场,空中植保无人机穿梭往返,把肥料均匀播撒在稻田里,1分钟即可完成3亩农田施肥作业;在种粮大户郑旭东近2000亩稻田里,插秧机的取秧器高速运转,6行秧苗快速向前延伸,高效完成插秧作业。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也让“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科技的春风拂过婺城大地,传统农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人才扎根,田野涌动新活力。科技的赋能固然重要,但真正让土地焕发生机的,是那些带着新思维扎根田野的人才。在白龙桥镇下杨村,“00后”杨馨躬身耕耘,引入新技术与新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努力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在琅琊镇上盛村,“新农人”张俊礼在农机与农技上双向发力,让粮田成为了增收致富田;在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所在地,虞东红承包了6000多亩集中连片土地种粮,在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环节推行数字化农业,开展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信息化经营、平台化营销,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今的婺城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和强力支撑。
政策加码,种粮增添新底气。从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到粮油机械化生产补贴,从水稻病虫害无人机防控作业补助到水稻机插育秧补贴,婺城区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方位为春耕保驾护航。以2025年为例,婺城区出台粮油生产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计划安排补贴资金6000余万元,范围涵盖机械化生产补贴、种粮金融保险等7类。强化“藏粮于技”奖补导向,单项早稻机插育秧补贴由每盘3元提升至5元,每亩补贴最高175元。新增50升以上植保无人机以旧换新补贴,30升换50升可享受每台1.44万元的补贴,减轻农户以旧换新成本。政策的“甘霖”与市场的“活水”双重浇灌,让春耕生产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春耕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不仅承载着农民群众的期望,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春耕生产,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丰”景。在婺城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的辛勤耕耘,加上科技的有力支撑、人才的不断加入、政策的保驾护航,共同汇聚成保障粮食生产的澎湃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片金黄的稻浪奔涌而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