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婺州窑“夫妻档”的文创涅槃

2025-04-24 08:57:1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日前,婺城区婺州窑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涛、胡晶夫妇在“2025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创作大赛”上捧回大奖,方涛的作品《蚀光般若》和胡晶的作品《青蓬摇影》均荣获银奖。

  夫妻俩同为二级广告设计师、金华工艺美术大师,均师从“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顾童,学习陶瓷雕刻,是国家级“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新华的第三代弟子。二十载峥嵘岁月,他们携手揭开了文创经济的神秘面纱。

  踏浪而行,广告人的爱与传承

  “我刚毕业那会儿,广告基本上是人工徒手画出来的,金华市区许多大型广告牌都是我画的。”聊及往昔,方涛难掩兴奋。1997年,19岁的方涛从美术专业毕业,在金华万达企划公司担任美工。随着不干胶、喷绘、写真……各色新兴工艺涌入广告市场,手绘广告迎来现代科技的冲击。

  “我大学读的是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就做了平面设计师。广告业是跟着汽车、地产行业一起在短期内急速发展起来的,我加入了《车族家族》杂志的设计团队。”胡晶说。时代的浪潮裹挟着行业的命运,也悄悄为两个年轻人牵起了红线。此后,夫妻俩创办“指南针标识”,共同穿越广告业的起起伏伏。

  在女儿十岁生日那天,夫妻俩取女儿名字里的“禾”字,创办了“禾十文创”,紧跟时代浪潮,开始了从广告业向文创经济的新探索。

  涅槃而生,千帆过尽的文创探路

  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文创到底是什么”成了这对广告人夫妻不曾停歇的自我追问。持续数年,胡晶带着作品参加全国各地的文创大赛。“在看了那么多项目之后,我们发现,文创包罗万象。从本质看,文创应是文化内核与设计美学的融合。”胡晶说。

  于是,他们定位“文化+设计”的目标,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尝试过竹制品系列、马克杯系列,也尝试过将光电科技融入文创设计,却始终没有收获理想的效果,直到看见非遗,看见婺州窑。

  “婺州窑是金华当地出产的陶瓷,而我记忆里的家乡陶瓷就是小时候家里正厅八仙桌上的黑茶壶。”胡晶说。他们打破固有认知框架,对传统婺州窑进行了一场大胆的解构与涅槃,她要做的就是保留黑茶壶的原生态,并为之设计匹配现代生活情境的新器型。

  很快,黑陶为体,文化为魂,胡晶的黑陶凉茶壶作品《山水间》和《小满》于2023年、2024年相继问世,并分别荣获2023“快鹿杯”浙江省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奖和“第十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精品创作大赛银奖。

  科技赋能,现代视角下的文创经济

  胡晶投身于黑茶壶的涅槃时,方涛则一头扎进了婺州窑瓷板画的文创开发。他的婺州窑瓷板画《蜜香茶语》也斩获了浙江省首届工艺美术创新创意设计展银奖。这幅瓷版画取材于春日里蜜蜂勤劳采蜜于茶花间的温馨场景。

  而这次探索也给方涛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和黑茶壶一样,婺州窑是载体,它有极好的稳定性,它可以完美保留名家作品,并且实现传世。”方涛说。眼下,方涛已将婺州窑瓷板画循序应用于日常业务,《山水间》和《小满》的量产也提上了日程。

  那么,如何将量产的文创产品推向市场?方涛瞄准了礼品经济,胡晶则锁定了文化输出。“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很难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礼品。于是,我们利用在工艺美术圈和非遗圈的接触,实现跨界整合和资源互补。”方涛说。

  在打磨产品的过程中,胡晶也时常请来AI帮忙,这种合作方式打消了她最初因AI而生的职业焦虑。“AI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但是AI并不知道哪个设计可以打动大家,而文创本质上就是做能打动人的设计。”胡晶说,后续他们将继续探索,设计打动人心的文创。(记者 张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