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8日,一位老人让“雷锋”在金华安了家——金华雷锋事迹馆(以下简称“金华雷锋馆”)开馆。
十五载春秋流转,十五度岁月如歌。当历史的年轮刻下第15道印记,金华雷锋事迹馆以一座精神灯塔的姿态,矗立在八婺大地,向时代诉说着永恒的信仰与坚守。
5年来,金华雷锋馆广播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全国播种下29个传播雷锋精神的基地,在八婺大地锻造起照亮时代的火炬。
15年来,这座以传承雷锋精神为使命的红色殿堂,始终以创新实践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创新“讲写藏做”求真务实学雷锋,在全国学雷锋的浩荡队伍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示范之路。
15年来,馆内珍藏的3.2万余件红色藏品,其中1.5万份与雷锋相关的珍贵史料,为全国学雷锋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15年的坚守,是传承与升华的淬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曹荣安,和他创办的金华雷锋馆。
1示范引领50多家学雷锋团队齐点赞
“金华雷锋馆要以建馆15周年为新的起点,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月5日上午,在金华雷锋馆成立15周年暨学雷锋活动推进会上,金华雷锋馆副馆长王平宣读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传承雷锋精神委员会(简称“全国学雷锋两会”)发来的贺信。
“全国学雷锋两会”在贺信中称赞金华雷锋馆既深耕本土,更心怀天下,支持各地创建雷锋纪念馆,将雷锋精神的火种播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让更多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与力量。这种无私奉献和开拓精神,展现出非凡的格局与担当,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贺信中提出,希望更好地推进学雷锋活动“升级版”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道路上再创辉煌,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湖南雷锋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辽阳雷锋纪念馆,“草原英雄小姐妹”展览馆四座国家级展馆也发来贺信,祝贺金华雷锋馆以“学走雷锋路永做雷锋人”为主题,“讲写藏做”学雷锋取得的成绩。全国雷锋主题藏友联谊会、贵州省雷锋精神研究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等单位也分别发来贺信。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雷锋生前班、排长薛三元,雷锋团第11任团长孙承彦,雷锋班第8任班长曾树林、第11任班长宋若波,85岁的雷锋生前战友梁友德,全军一级英模张子祥,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94岁高龄、最早采访雷锋的《解放军画报》记者吴加昌老人等发来贺信,共话学雷锋,弘扬社会正能量。山东、广东、湖北、贵州、江西、河北、江苏南京、吉林长春、辽宁锦州、陕西宝鸡、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石河子等全国各地50多个全国学雷锋单位(个人)或发来贺信,或寄送书法作品、雷锋主题藏品,共话新征程上学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芒。
“金华学雷锋的氛围特别浓厚,志愿者团队特别有担当,堪称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的优秀践行者。”15年前,“抚顺百姓雷锋”张文立不远千里,专程赶到金华,参加金华雷锋馆的开馆活动。今年“五一”前夕,他就从辽宁抚顺给金华雷锋馆寄来100套雷锋徽章,希望金华和抚顺加强学雷锋活动的交流和合作,把雷锋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薪火相传高校“雷锋班”结对传承
“青春呀,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在当天活动现场,从杭州赶来参加活动的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向曹荣安老人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该校婺城籍“雷锋班”大三学生金一珵珺抄写的一幅雷锋日记书法作品。
“8年前,我在青春中学读书时,就到曹爷爷创办的金华雷锋馆参观过,还听过曹爷爷的讲课。”金一珵珺说,到大学后,随着对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了解的深入,雷锋的形象在心中也越来越立体。这次,作为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的代表,金一珵珺十分开心。她说:“雷锋精神已经渗入到婺城的每个角落,在文明建设中熠熠生辉。未来,我也会去传播雷锋精神,让更多的青年人一起来学雷锋、做雷锋。”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是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今年3月,由浙江农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全省34所高校联合成立了“浙江省高校学雷锋联盟”。“我们‘雷锋班’在布置雷锋相关主题藏品,筹建高校学雷锋联盟期间,曹荣安老人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雷锋班”所在的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说。她还代表34所高校学雷锋联盟,授予金华雷锋馆“学雷锋校外合作单位”。
“把雷锋精神融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校教育中去,是浙江新时代学雷锋的一件大好事,值得点赞。”曹荣安说,学雷锋,重在坚持,贵在行动,用行动帮助他人,弘扬真善美。作为感谢,曹老将珍藏了多年的70年代《解放军画报》赠送给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进一步丰富“雷锋班”的主题藏品,让雷锋的故事、雷锋的精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
其实,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6届毕业生,曹荣安一直在推动大学开展学雷锋活动。今年3月,杭电大副校长马国进带领该校26名师生代表,到金华雷锋馆看望曹老,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我们为拥有曹老这样的校友而骄傲。学习传播雷锋精神,也将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项优良传统,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育广大师生争当新时代奋勇向前的先锋。”马国进表示。
而在金华,浙师大、金职大、上海财大浙江学院、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等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周末到金华雷锋馆打卡学雷锋,也成为大学生们的必修课。当天,来自婺城青春小学雷锋中队、浙师大地环学院“西藏班”、金职大、金华科贸学院的学生代表,现场表演了打鼓手势舞《学习雷锋好榜样》、诗朗诵《雷锋精神永恒的时代灯塔》等精彩的节目。
3深耕本土“雷锋之家”开满八婺大地
15年来,金华雷锋馆开展雷锋精神等红色主题宣讲2500余场次,听众超过20余万人次;共接待全国各地观众27万余人次,54个政企单位、学校将金华雷锋馆作为德育教育或社会实践基地,曹荣安被52个单位聘为荣誉馆长(辅导员)。2022年,金华雷锋馆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
“曹老从80年代开始宣传环保,90年代把‘学雷锋做环保’事业相结合,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山山家企业负责人王平说,在曹老的引领带动下,山山家也成立了学雷锋小分队,打造了“一碗粥温暖一座城”的公益品牌。创办了山山家雷锋文化展陈馆,把雷锋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提高了员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24年3月,在金华召开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升级版”推进会上,山山家被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传承雷锋精神委员会授予“传播雷锋精神特殊贡献奖”。
“雷锋,永远的榜样;温暖,成长的力量。”金华市环城小学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雷锋事迹展览室,把学雷锋活动与学校构建温暖校园,推行温暖德育相结合,开发“雷锋主题”项目,推动了学生德育全面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雷锋是永远的榜样,以榜样凝聚力量,让善行善举蔚然成风。”环城小学党委书记姚晓芳说。
在金华,不仅是学校、企业,各级公益组织也把学雷锋与志愿活动相结合,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去年3月,幸福家人公益协会筹建了“幸福家人传承雷锋精神展陈馆”,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以邻助邻关爱独居老人”项目服务活动。把学雷锋与服务社区相结合,开展家电维修、义诊、义剪等服务,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在乡村,由小星球公益协会成立的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雷锋文化站,立足乡村振兴,打造“自然课堂”,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让孩子们在植树、乡村环保等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悟雷锋精神。而作为市交投公交集团27路雷锋服务线,多年来以“学习雷锋精神,共建和谐车厢”为服务理念,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目前,由金华雷锋馆支持创办的雷锋展馆(室)就达到28个,其中,金华就有15个。这些馆(室)遍布婺城、金东、义乌、永康等地,成为八婺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5月8日,市区首个社区学雷锋事迹展馆在婺城区白龙桥镇金奥社区开馆。该馆也是曹荣安老人捐赠雷锋主题藏品创办的第29个雷锋展馆,由金奥社区退役军人、金华雷锋馆志愿者孙武斌创办。“我将以曹老为榜样,向雷锋同志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用平凡善举为建设新时代美好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孙武斌表示。
“我在2009年金华市首届道德(榜样)模范的颁奖典礼上,当众表态,要在有生之年办个雷锋馆。”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曹荣安老人回忆起办馆的初衷。他说,15年的坚持,源自兴趣爱好,来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来自“全国学雷锋两会”和全国学雷锋战友们的支持,来自各级媒体的鼓励和推动,同时,也十分感谢工商银行金华分行的鼎力相助。
“平凡的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变不平凡,普通的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会不普通,简单的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会不简单,小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变成不小的成果。”曹老表示,余生将以雷锋为榜样,只争朝夕学雷锋,争分夺秒做雷锋,为雷锋争光,让学雷锋的故事永远流传。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