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琳虹 通讯员 倪晓益)今年5月以来,婺城区两家制造企业金华市明星气门有限公司和浙江海蜜机械有限公司,分别迎来了全国劳模张小彬和省级劳模姚海涛的技术支援。两位劳模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思维为企业提供了难题解决方案。这是婺城区总工会联合区经商局、区科技局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暨揭榜挂帅活动的生动体现。
“用输送链板直接替换现有设备的轨道,支气门淬火后掉在低处输送链上,经过油箱冷却后高处出料。”在金华市明星气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姚海涛经仔细查验问题后发现,设备支气门只有20%左右掉到轨道中,大部分都掉落在设备下方,掉在轨道里面的也经常出现淬火后气门卡在下滑通道中情况,存在火灾隐患。他提出建议:“两边设置隔板防止支气门掉出输送链可以实现100%收集,输送链上装有挡板可以带出支气门,输送链下方打孔出油,收集箱上层收集支气门,下层收集冷却油。”这一建议为企业解决难题打开了新思路。姚海涛表示,技术攻关离不开一线工人的经验,产学研用协同才能实现突破。截至目前,他培养的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八婺金匠、特级技师、高级技师等多达30余人。
与此同时,张小彬带领团队深入浙江海蜜机械有限公司,针对其手动搬运车总装车间技改的一条装配流水线翻转台出现的齿轮箱卡死、变速箱滚轮损坏等问题,开展机器全面检查。“我告诉海蜜的朱师傅不用担心、大胆拆机,我们可以兜底负责修复或制作损坏部件。现场拆机后,我们发现只是轴承传递座掉落,导致齿轮箱内部卡死,重新装回后设备也已经正常运行了。”
“钉好一枚纽扣,比缝好一件粗衣更重要”,这是张小彬作为师傅,常常对徒弟们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影响下,团队形成了师傅给力、徒弟肯学的氛围,成为了企业的“精英队”。目前,团队中有5人获得省级以上技能荣誉,9人获得技师技能等级证书,35人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近年来,婺城区总工会创新“2+4+4”劳模工匠助企帮扶模式,围绕“组团式服务、组团式攻关”两种形式,完善“排摸、创新、培训、保障”四项机制,夯实“资源整合、劳动竞赛、师徒结对、创新创造”四项举措。
自4月起,婺城区创新增设劳模工匠揭榜挂帅项目,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需求,助力企业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区总工会创新对接企业与劳模工匠,企业“点单”,劳模工匠“接单”,对于婺城区劳模工匠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上级工会或邀请其他地区劳模工匠共同攻克,疏通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