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 通讯员 祁雪)盛夏时节,稻浪翻滚,又是一年稻谷飘香丰收时。日前,婺城区拉开早稻收割“第一镰”的序幕,较去年提前5天,为晚稻种植抢出黄金“窗口期”。
在白龙桥镇杨桂芳家庭农场的早稻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3台收割机在广袤的稻田中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稻穗被卷入收割机“腹中”迅速脱粒。
当天,区农业农村局邀请市专家组开展实割测产。农技人员先测出早稻精确种植面积,再通过收割、装袋、称重、计算等一系列操作,让带着泥土芬芳的数字新鲜出炉——“两个早熟新品种,平均亩产均在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655.3公斤,比目标产量高25.8%。”当农技人员报出测产结果,种粮大户杨桂芳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今年我共种植788亩早稻,预计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60公斤左右,这成绩我很满意。”望着奔忙的收割机,杨桂芳说,从收割到烘干、机插,预计“双抢”将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这几年,受益于良种、良机、良法、良田,农民种粮质效提高了不少,再加上政策护航,粮食稳产有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婺城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挖足粮地生产潜力,全力以赴抓好早稻扩面增产工作。
早稻的扩面增产源于多方面支撑。婺城区实施规模粮油补贴、早稻订单全覆盖等政策,大大稳定了农户种植早稻收益预期。尤其是今年,通过政策激励调整了早稻育秧补贴,由每盘3元提高到每盘5元,农户机插积极性明显提高。经统计,今年早稻机插面积2.6万亩,机插率比2024年提高10.7%。
婺城区还大力推广机插秧基质育苗和“叠盘出苗”等主推技术,秧苗素质和出苗率明显提高,同时积极推进省级粮油高产高效行动和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助力早稻丰产增收。
在早稻生产关键期,婺城区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落实农技人员联大户制度,点对点指导大户进行田间管理,并组织召开全区水稻生产技术观摩培训会,对规模补贴申报审核流程进行培训,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授课,让种粮大户吃透政策同时提高种粮水平。
今年,全区早稻种植面积5.03万亩,任务完成率129%,比去年增长13.5%。从目前全区早稻整体情况来看,长势均匀,病害和虫害发生率低,结实率明显提高,预计单产较去年将提高10%左右。
下一步,婺城区将总结好早稻高产种植技术经验,继续加强技术服务,依托粮食高产高效行动和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不断提高水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实现粮食单产整体性提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