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一株“金草”种出致富路

2025-07-16 09:07:3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舒婷

  本报讯(记者 王舒婷)近日,在婺城区沙畈乡谭背村,只见层峦叠翠,茂密的灌木丛及林边草丛旁,金线莲、三叶青、黄精、铁皮石斛等中药材长势正旺。

  “这些就是金线莲,它的生长环境较为严苛,一般适合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山坡或沟谷的密林下阴湿处培育,我们村的海拔相对低了一些,种植比较有难度。”2017年,包根玉刚刚成为潭背村村委会副主任,当时村内缺乏特色产业,他便想着能不能为村里找到一条“致富路”。机缘巧合之下,“林下经济”这个新鲜词闯入包根玉的视野,他也了解到了林下种植的中药材价值高、前景广。

  2018年,包根玉在山上租了5亩地开始试种,是全村第一个仿野生金线莲种植户。他回忆道,刚开始由于管理和技术跟不上,金线莲的长势并不好,被动物吃光、被雨水冲走以及冻伤等是常有的事,这让他伤透了脑筋,也就在这时,金华市农科院为他送来了技术支持,在专家的帮助下,他逐渐摸透了金线莲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种植方法,品质逐年提升,市场销路逐渐打开。

  与温室人工栽培的中药材不同,林下种植的仿野生中药材,由于生长在野生环境下,全程不施肥不用药,在品质和药效上也更加接近野生中药材,而这就是它们“高身价”的原因。“今年,基地共种植了120亩左右的中药材,其中以仿野生金线莲、黄精为主。相对来说,仿野生种植的中药材价格都会更高,比如仿野生金线莲干品的价格就达到了1万元每斤。”包根玉说。

  在包根玉的林下“产业”初具规模后,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目前,村内已有十多户村民种植金线莲等中药材,共同发展“林下经济”。而经验丰富的包根玉不仅帮助村内种植户改善种植技术,还将仿野生金线莲种植技术带到了箬阳乡、安地镇以及宁波、衢州等地。

  多年来,包根玉也从原来的中药材种植“门外汉”成了“土专家”。如今,走进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就像踏入了一座中药材“宝库”,除了金线莲、黄精,基地还种有白芨、兔儿草、单叶铁线莲等其他仿野生中药材数十种。“这个是七叶一枝花,就是大家常说的‘重楼’;这株是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个我们土话叫‘白毛草’,一般关节疼痛可以用……”每种药材的采收时节和药用价值包根玉都能准确说出。

  在一处遮阳棚下,包根玉蹲下身仔细查看新技术培育的金线莲。“里面用的是丹麦进口的泥炭土,这种方法主要是便于管理。”包根玉兴致勃勃地展示着一袋“袋装”金线莲。

  如今的谭背村,山间藏着的不只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更藏着村民们沉甸甸的“致富梦”,“林下经济”成了村里响当当的特色产业,中药材从深山密林走向了广阔市场,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这座小山村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包根玉望着漫山遍野的中药材,眼里满是憧憬:“接下来,我们打算引进更多仿野生中药材品种,带动更多村民持续发展‘林下经济’,让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