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一碗雅畈面 撑起一方烟火江湖

2025-07-17 08:34:5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舒婷

  俗话说,南米北面。而金华这座吃惯了稻米的南方城市,却对面条情有独钟,甚至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面代表”。裹着肉丝、青菜、豆腐鲜香的东阳沃面,巧手下化作筋道银丝的兰溪手擀面,卧在酱色老汤里的汤溪面……从家常到特色,每一种面条都有自己的滋味。

  在婺城,雅畈人则用一碗回味无穷的雅畈面,稳稳占据了一方食客的心。热气蒸腾间,弥漫在空气里的面香,便是最地道的乡土味道。

  最初的“雅畈面”

  说起雅畈面的起源,雅畈人各有各的说法,但唯一绕不开的就是“雪菜肉丝面”。

  “最早的雅畈面就是雪菜肉丝面,我记得刚开店的时候,一碗雪菜肉丝面才9毛钱。”1991年,叶卫宣和徐建平夫妻俩在雅畈菜场内开了一家面馆——建平面馆,是镇上最早的一批面馆之一,“我做面的手艺是姑姑教的,可以说雅畈面的魂就在代代相传的手艺里。”

  三十多年前,雅畈面没有现在这么多花样,就靠着雪菜的鲜、猪油的香、面条的滑,让这口酸鲜成了无数雅畈人舌尖上最早的“乡味”启蒙,雪菜肉丝面也是食客们认定的“雅畈面”最地道的起点。那时,顾客一进面馆就说:“来碗雪菜肉丝面!”

  那么,现在大家常说的雅畈黄鳝牛肉面又是怎么产生,成为雅畈的一道特色美食的呢?

  “十几年前,开始有顾客自己带牛肉、黄鳝等食材,来叫我们加工。”叶卫宣说,随着大家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顾客在“面”上更加讲究口感和营养,开始不满足于雪菜肉丝这一种口味,“那时候加工费是5毛钱,要求面里加东西的人很多,为了节省备料时间,我们开始自己准备食材,‘雅畈黄鳝牛肉面’慢慢成了一道特色美食。”

  爆香的黄鳝与牛肉在滚烫面汤里相逢,搭配上手工制作的拉面,让建平面馆的生意更上一层楼。8年前,建平面馆因雅畈菜场改造,搬到了一条居民小巷内,叶卫宣原本担心生意可能会受到影响,结果营业一个月后发现一如往常,老客带着新客络绎不绝。

  早上10点40分,建平面馆内已坐得满满当当。后厨里,叶卫宣备料、徐建平下面,而灶台前正掌勺的则是儿子徐夏晨。“我们把手艺教给儿子,现在他已经是面馆的‘顶梁柱’了,这也算是一种传承。”叶卫宣说。

  面的灵魂是浇头

  中午11点,雅畈综合市场旁的雅南一路上,各家面馆迎来了一天中的热闹时刻。

  “老板娘,来碗河虾面”“要一碗老坛酸菜牛腩面,一碗黄鳝面”“我那碗面要细一点的”……锦英面馆内,点单声不断,收银台前已排起队,老板娘柯金英一边麻利地写单子,一边高声向后厨“传达”客人的要求。

  灶台区,两口炒锅火力全开、“滋啦”爆响,一份喷香的浇头几分钟就能出锅。服务员高喊着:“河虾面——当心烫!老坛酸菜牛腩来喽!”老客埋头吸溜,额角沁汗也顾不得擦;新客先拿起手机打卡拍照,尝一口便赞口不绝。方寸之间的喧嚣鼎沸,正是锦英面馆多年来的常态。

  “我18岁就开始做面,到现在也有30多年了。不夸张地说,有顾客从小就吃我们家的面,现在都已经是成家的年纪了,还在我们这吃面。”柯金英笑着说,她最早在雅畈镇雅兴中街开面馆,2017年搬到了雅南一路,“我们雅畈面是最近十几年出名的,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吃,镇上面馆也越来越多了,光雅南一路这边就有五六家。”

  锦英面馆是雅畈镇的“网红面馆”,吸引了众多来自市区和周边县市的面食爱好者,每到饭点,面馆里、店门口的十几张桌子都坐满顾客,柯金英说,店里每天至少卖出150碗面条,基本一年到头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说到雅畈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柯金英表示,面是根基,浇头是灵魂,雅畈面的原材料只有盐和面粉,且需要纯手工拉制,而浇头则是多种多样。

  “最出名的浇头就是黄鳝牛肉,还有不少店会研究特色浇头,比如我们的特色浇头就是秘制的老坛酸菜牛腩和牛肉。”一碗雅畈面,搭配丰俭由己、多寡随意,既可简单果腹,又可搭配任何食材,容纳万千滋味。

  面里的家乡味

  要说特色面,不少雅畈人还会提起一家店——老李面馆,这家店离锦英面馆不远,店内除了传统的雅畈汤面,特色牛肉酱拌面也是大家的“心头好”。

  走进老李面馆后厨,老板娘项国香正在拉面,她将一根备好的粗面往案板上一甩,一扯一搓,一扭一打,很快就成了粗细均匀、弹性十足的面条。煮面也有讲究,大锅中面条翻滚的时候,她看一眼就知道面煮软了还是煮硬了,千万别小瞧这一眼,没有几年功夫,练不会这样的技能。

  “有的人不太喜欢汤面,我和老李就想着能不能做成拌面,尝试了很多种,最后我们的秘制牛肉酱大家都很喜欢,就用这个做浇头。”项国香表示,牛肉酱需要2至3小时的小火慢熬,她和丈夫老李一般会在清晨四五点就开始备料。

  项国香是隔壁的安地镇人,不过在雅畈镇也已经住了二十多年,开面馆是八年前的事儿。“那时候雅畈面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了,我们是赶着雅畈面的红火开了这家店的。”她说,这些年雅畈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人也更多了,雅畈面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条件。

  说着,项国香将煮得恰到好处的面条捞起,沥水、入碗,浇上厚厚一勺秘制牛肉酱,撒把翠绿葱花,帮顾客用筷子一搅一拌,酱香、面香、葱香瞬间升腾。常有熟客问:“老板娘,你这安地人做的雅畈面,咋这么地道?”她总是笑着说:“住了二十多年,雅畈早就是家了,做家乡面当然地道。”项国香的面条,揉进去的不光是手艺,还有过日子的滋味。

  一碗雅畈面,从三十多年前那碗雪菜肉丝,到如今浇头万千的“面江湖”,它滚烫的汤汁里,翻滚的不只是筋道的面条与鲜香的浇头,更煮透了一方烟火。千种风味,万般故事,最终都在这氤氲的热气里,香气升腾的那一刻,尝到的,早已不只是一餐饱足,而是热气腾腾的生活诗篇。

  (记者 王舒婷)

责任编辑:许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