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毛晨凯)7月24日中午,外卖骑手陈晓辉顶着太阳匆匆踏入河盘桥社区工会驿站,灌满水杯,擦去汗水,将手机接入充电器。这短暂的十分钟喘息,为他注入了奔赴下一单的能量。“以前没有驿站,休息只能坐在马路边。夏天晒得发晕,冬天冻得哆嗦。”陈晓辉畅饮着驿站提供的免费矿泉水感叹,“现在好了,跑累了来喝口水、充个电,手机满格,人也更有精神了!”
这处约30平方米的驿站,正是婺城区今年倾力推进民生实事的生动缩影。区总工会牵头对13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实施提档升级,其中12家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步入焕然一新的站点,歇脚座椅更舒适,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一应俱全,部分还增设充电设备与阅读角,让奔波的环卫工、快递员真切体会到“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的温馨。
“服务站点是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郑宏晟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需求,提升服务,真正让驿站成为劳动者愿意来、经常来的温馨之家,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民生温度不仅洋溢于街头巷尾的驿站,而且深深织入守护生命的急救网络。今年6月,随着新增的2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安装到位,婺城区如期完成2025年度省级民生实事相关配置目标。全区AED总数达224台,配置密度跃升至每10万人口45台,守护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综合考量流动人口、值守条件、急救需求等因素,优先覆盖学校、交通枢纽、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并培训值守人员,为生命安全增添坚实保障。”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俞嘉辉介绍。如今在雅畈镇初级中学、铁路文化中心等地,那抹醒目的“救命橙”日益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
从驿站小空间折射大关怀,到“救命神器”织密急救安全网,婺城区系统谋划、强力推进,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群众心头的“温暖大事”。每一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都在默默夯实这座城市幸福生活的基石,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据悉,今年以来,婺城区持续推进省级民生实事10个方面34个项目268个点位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7.12%,多项民生工程已提前完成。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