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五一路这家包子店,用三十年蒸出生活滋味

2025-08-07 08:47:4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静姝

 

  在金华五一路菜市场旁,有一家名为“龙传菜包”的包子店。每天清晨,这里的蒸笼便冒着热气,老主顾们排着队,熟稔地点单取餐。这家由孙小龙和徐早娟夫妇经营的小店,已在市井烟火中坚守了三十多年,用一笼笼手工包子,留住了不少市民记忆里的味道。

  1993年,孙小龙夫妇在金华七中食堂经营。“一开始卖的是快餐,后面早餐也做,包子比较受欢迎。”老板孙小龙说,那时候早餐有包子,包子馅多又实惠,来食堂的老师和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吸引了学校周边的居民。当时,食堂里的包子只有青菜、肉、豆腐三种馅料,口味比较少,于是,他们便开始了研究包子之路,越琢磨越深,研究的笋干包第一次出炉,就被附近的居民一抢而空。

  2000年,夫妇俩在五一路菜市场旁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店,“龙传菜包”在此扎根。谈及选址五一路的原因,老板娘徐早娟表示,这里离火车站近,周边还有菜市场、医院和工厂,人流量大,客源稳定。“刚迁来时,这边还是新造的房子,人相对不多,后来住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龙传菜包能留住顾客,靠的是多样的品种和始终如一的品质。徐早娟经常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顾客的意见,琢磨着研发新口味,如今,店里的包子已有16个品种,既有笋干、香辣粉丝、木耳瘦肉等常年供应的馅料,也有茄子、冬瓜等随季节变化的时令品种,此外还有南瓜、玉米等口味的杂粮馒头。面对顾客的喜爱,夫妇俩始终坚持初心。他们保持着传统口味,像笋干包的配方,二十多年来几乎没变过,同时也会根据顾客的反馈调整菜品。

  “菜包、菜包,菜要鲜。”这是徐早娟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每天凌晨两点,夫妇俩和店员们就开始忙活起来。挑选新鲜的蔬菜,当天炒制馅料,现拌现用,绝不隔夜。包子的面皮选用传统的老面,不加泡打粉和增白剂,面团揪成小团子,擀得比饺子皮还大,揪下多余的面团,挑起一大团馅料,往里一塞,旋转一周,然后轻轻一按压,就捏出了一个包子形状。

  在店内的餐桌上,家住五一路附近的李先生正带着女儿用餐。他对记者说:“我在这儿吃早餐已经七八年了,每周会过来好几次。这家的包子馅料足、味道正,所有工序都是开放式制作,真材实料看得见。现在带孩子来吃也特别放心,她特别喜欢吃球菜馅的。”

  三十余年的坚守,让小店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有顾客从恋爱时吃到儿孙绕膝,有在外工作的游子回乡必来打包,更有上班族把这里当作每日早餐的固定据点。“看到老顾客带着孩子来,就像看着自家亲戚。”徐早娟笑着说。

  “只要顾客喜欢,我们就一直做下去。”这是夫妇俩内心一致的想法。如今,龙传菜包的蒸笼依旧每天清晨准时冒出热气,在升腾的蒸汽中,不仅有包子的香气,更有夫妇俩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以及对市井生活的温情。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