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简奢风格的建筑群落在山野间错落有致,巨大的窑炉飘散着麦香,咖啡与美食的香气交融,落地窗外是苍翠的尖峰山景,一座名为“见山造悟”的多元业态空间,即将在婺城区罗店镇大岭村揭开面纱。
“从艺术教育到乡村创业,我们想证明艺术青年在乡村同样能绽放光彩。”杨柠站在即将试营业的“见山造悟”庭院中,语气中充满期待。
杨柠曾因“画板消失术”系列短视频走红、被人民网点赞,与两位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从事艺术教育的朋友共同跨界创业,将艺术理念融入乡村建设,在大岭村打造了一个集咖啡馆、西餐厅、窑烤面包馆于一体的艺术空间。
艺术青年的乡村梦想
在许多人追逐城市生活的当下,这个跨年龄段的创业团队选择了回归乡村。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有充满创意的年轻人,虽然年龄不同,但对艺术振兴乡村有着共同的理想。
“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既有实践经验,又有创新思维。”年纪稍长的陈晓明表示,“年轻人带来新理念、新业态,而我则提供管理和运营经验。”这种中青搭配的模式,使项目在创新性和可行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选择乡村,其实答案很简单——乡村有城市无法替代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这里需要年轻人带来新理念、新业态。”杨柠表示,虽然自己在兰溪已开了画室,但一直渴望找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实现艺术与乡村融合的梦想。
他们的项目名为“见山造悟”,取意“见尖峰山而造悟艺术”,“见山”既是看见尖峰山,也是遇见山野乡村;“造悟”则是创造与悟道,在自然中感悟艺术真谛。
“见山造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休闲场所,而是融合了多种业态的艺术空间。这里有由蓝带主厨掌厨的西餐厅,还有专业的窑烤面包馆和品质咖啡馆。
窑烤面包是近年来乡村文旅的新兴业态,在上海等地的乡村,窑烤面包店已经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新亮点,“见山造悟”的面包馆采用传统窑烤工艺,用果木柴火燃烧的余温进行烘烤,使面包外皮香脆内馅柔软,别有风味。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见山造悟”的建筑风格采用北欧简奢风,有点像“大山里的里约热内卢”。建筑群依托山势而建,使用玻璃和原生材料,使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杨柠介绍:“我们受到北欧荒野建筑美学的启发,整座建筑全部覆盖着统一的木质镶板,与周围的岩石和松树和谐统一。”这种设计保护了周围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建筑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实用性,雨水排水系统巧妙地隐藏在镶板背后,简洁纯粹的极简主义外形赋予了一种现代且抽象的气质。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见山造悟”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项目与政府合作,在业态边上开设了一家乡村美术馆,将不定期展出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的优秀采风作品。
陈晓明表示:“我们计划9月中旬试营业,开业后除了接待散客,还将接待浙师大艺术学院的采风活动以及单位的疗养团。”这种模式不仅能带来稳定的客源,也能促进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
婺城区近年来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打造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婺城区已经建立了12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引进了40位青年入驻。
“单靠我们一个项目可能难以带动整个乡村的发展,我们希望成为第一颗星火,吸引更多人来这里经营各种业态,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杨柠说。谈到未来,杨柠和他的伙伴们有着长远的规划,他们希望将“见山造悟”打造成一个平台,吸引更多艺术人才来到乡村,形成集聚效应。(记者 毛晨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