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手段出台最终成效仍待观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0日报道,4月17日,国务院再发10号文要求,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调控措施出台前,相关部门曾多方调研。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政策的出台不是为了打压房地产业,令市场低迷,国务院调控的目标很明确:一是为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二是为了让房地产业更平稳发展。
记者了解到,调控新政出台后,北京传出浙江投资客单笔抛售上亿的消息,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副董事长卢航告诉记者,实际情况还没有那么夸张,目前消息造成的效果还在发酵。
没有人怀疑此波政策的威力,但政策成效多大仍有待观察。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房价不久后会下降,但否会出现2008年那样显著下降的走势?广发证券分析师沈爱卿认为未必如此。他指出,首先宏观背景不同。2008年是收货币,而现在是货币过度宽松。从一些草根证据来看,很多浙江、福建的商人或小业主在近期的购房大军中出现,证明资金从实体向房产市场流动,这是新的动向。这部分需求对信贷的依赖也没想象的大。其次从供应层面看。当前可售房源的紧张程度、开发商资金的宽裕程度都非当年可比;虽然中央政府加大土地供应的要求很明确,但是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将被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的普通住宅建设,商品住宅的用地到底会增加多少还不得而知。因此,即使是在政策调控的高压下,市场也许只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平衡,而不太会出现供远大于求的局面。房价将从快速上涨转向横盘或小幅下跌走势,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资料来源:2010年4月23日《报刊文摘》
社会评论
访民跪“倒”市长,更该追问为何非要找市长
中共大连市委、市政府认为庄河市市长孙明对4月13日上千人集体上访事件处置失当,造成恶劣影响,应负主要责任,24日做出决定,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责令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明辞去现任的庄河市委副书记、庄河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并对其实施问责。(4月25日新华社)
正如温总理所言,“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对老百姓的疾苦充耳不闻,就应该从台上下来。
市长被跪“倒”,一点都不冤。此前有媒体报道,4月13日,上千村民到辽宁省庄河市政府反映村干部涉嫌腐败的问题,要求市长出面接待但遭拒,于是在政府大楼门口集体下跪。村民等了很久,也未如愿。处理不可谓不失当,影响不可谓不恶劣。孙明被责令辞职,符合权力伦理的本义,既是对下跪村民的一个交代,也是保持政府公信力、取信于民的一个修补之举。
但是,市长被跪“倒”,值得欣慰,但不必狂欢。面对这起公共事件,笔者认为还应从三个方面予以剖析。其一,市长被“跪倒”,会不会给其他访民一个错觉和幻觉,认为下跪具有极大的威力,从而在以后的上访中,面见主要官员而不得时,也选择下跪?正如有网友所说,以后老百姓该更喜欢跪了。其实,在此之前,也有访民下跪的,但并未因下跪就感化了官员,也未因下跪就使官员被免职。此次孙明被免职,一方面固然是相关部门顺应民意,不护犊子,另一方面也与舆论监督有关。如果没有媒体的跟进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施压,没有“造成恶劣影响”,孙明能否被免职将是未知数。
其二,市长被跪倒,能够引起类似官员的警惕吗?平心而论,拒见上访百姓,孙明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的一个,但就笔者目之所及,他是第一个因访民下跪而被免职的市长。不妨换一种表述,每年贪官被判死刑的不少,但一些官员不照样“前腐后继”吗?由是观之,切莫认为孙市长被问责会引起类似官员引以为鉴。
其三,最不妙的情况是,一些官员不仅没有受到触动,从而善待访民,反而加大了控访、截访的力度。比如,不让上访的村民有机会进入市里,刚一出村或出乡镇就被拦截下来,一些访民“被精神病”、被送进学习班就是例证。如果不这么做,最基层的官员就会被问责,日前媒体不就报道过某镇长疑因控访不力被撤职吗?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浩浩荡荡的千人上访场面将不复存在,自然也就无需市长亲自接访了。
其实,更该追问的是,为何访民非要找市长?如果维权渠道通畅,还需费神费力地找市长?找市长解决本质上仍是一种人治,但法治行不通,就必然信访不信法,渴求更高领导关注从而督促和推动问题解决。
有学者说,目前信访制度不太可靠,它的本质缺陷如功能错位、消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如信访部门责重权轻、问题解决过程中人治色彩浓厚,如程序缺失、终结机制不完善等,使其在问题解决上缺乏规范性和可预期性。这正是问题所在,也许重新审视和梳理当前的信访制度,改革相关体制,让访民信法而不是信权力,对市长来说是解脱,对访民来说也是解脱。
——资料来源:2010年4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