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的军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是鸦片输入引起的,以前清朝和外国没有大的经济贸易。乾隆时期,英国曾经派遣特使马格尔尼访问中国谈贸易,被乾隆皇帝所拒绝,他认为我天朝大国物产丰富,不愿意与别国做生意。当时中国的习惯是,若是有国家来进献贡品,那么欢迎,并且回报的赏赐比贡品还多。因此一些小国家也非常愿意来中国进献贡品。
从做生意来讲,外国人需要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而我们向西方进口的东西很少。皇宫里虽然有许多西方生产的钟表之类,但那基本都是礼品,即使少量要买也多是皇室里面使用,因此外国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很小。所以,中国在外贸上是顺差的。外国人就想用鸦片输入来改变贸易状况,特别是英国占领印度以后,开始在那里大片种植鸦片,此后又有东印度公司成立,便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众所周知,鸦片是毒品,我们肯定是要禁止的。就是在英国,贩卖鸦片也是要处绞刑的。于是就出现了林则徐禁烟。禁烟虽然成功了,但是英国人却把这样的一件贸易事件变成了一次政治事件。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的军舰开了过来,与大清国展开了战争,中国落败后就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京条约》。当时南京称江宁府,今天南京简称为宁,便是由此而出。
《南京条约》作为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非常不利,中国人也是恨之入骨的。但其实《南京条约》公开以后,有些中国人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过去这个对外贸易主要由广东人来做,说白了就是广州的十三行来做。当时清朝对外贸易都是有固定税额,即4%,但是广州的商人以及地方官员,并没有把清朝4%的税额告诉英国人,而往往要收20%左右,而《南京条约》定下来的税额5%,比原来的要高,对大清国来讲总体税收反而增加了,但对广东人来说却是损失。因为原来生意只有广东人可以做,如今其他通商口岸也可以做了,别地的商人自然是高兴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刚开始英国人看中的还不一定是香港,而是浙江的舟山岛。因为舟山岛在中国的东部的长江口,地处海岸线的中点,面积又大,但是由于浙江人民的抗英斗争很激烈,英国人在浙江呆不住,便又跑到广东,所以舟山没有变成英国的殖民地。今天看来,香港拉动了广东的发展、深圳的崛起,如果那时殖民地是在舟山,宁波也许就是另外一种风貌了,但是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是没完没了的割地赔款。从鸦片战争到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出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出台,光俄罗斯就掠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国陷入了危机。国家出现危机了,有识之士肯定要想办法拯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人民怨言,而外国人的武器是那么好,怎么办?那么我们就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要学习外国好的东西来进行反制,所以出现了救国自强的“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机器、技术,在中国发展工业,民用、军用都有,所以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很多海军军舰、大炮都是向国外进口,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海军训练也是由英国海军教官训练。即使甲午战败后的大清国海军,如1911年大清“海圻”号军舰还开到美国纽约,去给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墓献花圈。听到墨西哥政府在迫害华侨,我们的军舰马上向南进发,墨西哥听到中国军舰要过来,马上抚恤赔偿。《纽约时报》等专门刊登了中国海军的照片。当时大清国海军的服装与现代的海军服基本没区别,除了帽子上是“大清国海军”,披肩、蓝条领等与后来的海军几乎一模一样。当时外国人拍了许多清国海军的照片,现在很多人看了都不相信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大清国的海军吗?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海军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全世界至少可以排到第七名,超过日本。
当清朝发生政治危机时,新式的军队就要拉出来溜溜,比如当朝鲜出现问题时。朝鲜这个国家比较特殊,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属于中国的疆域,特别是朝鲜半岛北部,秦汉时期我们就在那里设立郡县。到了明朝开始,朝鲜很明显成为我们的附属国,也叫藩篱国,每年要向中国敬献贡品,国王登基时还需要中国给他批文。当它发生内乱时,我们国家就要出兵制止。到后来清朝时,曾经命令袁世凯带兵进驻朝鲜。当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从封建的帝国变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开始强大了。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皇帝虽在,但是不具体掌管国家事务,而是由内阁进行具体管理。所以日本后来发展很快,它也派军队渗透到了朝鲜,中日两国军队都在朝鲜便容易发生摩擦。再加上后来朝鲜又发生东学党起义,在朝鲜问题上中日都想管,而且日本也强迫朝鲜政府同自己建立亲密关系。中日发生矛盾后,双方就会开打。当时,清朝很多大臣觉得我们的海军超过日本,看不起小日本,最后1894年在黄海同日本开战。
清朝的海军装备是比较先进,但是领导人是丁汝昌,他的背景是陆军淮军出身,是李鸿章手下的爱将,实际上并不是海军出身。刘步蟾虽是海军出身的,但是书生气很重。最初我们的海军是由英国海军军官来训练的,由于李鸿章比较迷信德国人,他特别喜欢德国的克鲁特大炮,便把中国海军的训练官也换成了陆军出身的德国人,训练上也出现了点问题。于是黄海海战最后是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还有数倍于日本国库收入的赔款。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又付给日本银子三千万两。
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检验,大清还是失败。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想到了政治问题,日本是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我们大清是个专制帝国,制度上日本比我们先进。所以后来出现了戊戌变法。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海军打败了,军舰报废了,还赔了那么多钱。一些知识分子即进京考试的举人开始给皇帝上书,称为“公车上书”,“公车”即举人。当时光绪皇帝很年轻,他听了大家的建议后也觉得应该改革、变法。然而,一些旧知识分子觉得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政策让他们不适应,还要学习物理、化学等新东西,而他们原来学的知识却不受用了。此外,变法触动利益最大的是满族的贵族们,这样一来满族皇族、贵族的利益就要被削弱,因此反对变法势力很强大。最后慈禧太后出面,停止了改革。改革持续了100天时间,也就是我们说的“百日维新”,后来还杀了带头的戊戌六君子。虽然这次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失败告终了,但是这种势潮已经产生了,想要完全抑制也是不可能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