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时就面临这样的局面了,好不容易搞了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正式搞,属于预备期,可是预备期内阁怎么都是皇亲国戚呢?再加上孙中山在1905年成立同盟会,又在武昌设了个同盟会中部组织,准备革命。辛亥革命直接的导火线是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清政府犯了个错误,川汉铁路原来是民间开造,这个铁路是最难造的,造了多少年?近年才造通。清朝要把川汉铁路让国家来造,当时清朝也没钱,只能外国贷款,修铁路。这样一来,老百姓就造反了,追杀四川巡抚。武昌的军队就派过去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昌就空虚了,只剩下一些清军学生兵新军。清朝的军队是这样一个体制,八旗兵、湘军、淮军、新军。八旗兵到了后来就不行了,前面是很剽悍的,李自成他们也被八旗兵一下子打败。入关以后八旗兵都成贵族,八旗子弟,正红旗、镶红旗......,后来都是唱戏的唱戏,逗鸟的逗鸟,玩古董的玩古董,没人会打仗。太平天国起义时,清朝只能叫曾国藩、李鸿章,给你们钱,去家乡招募军队,湘军啊、淮军啊,就这么一批人。后来湘军是没了,淮军也落后了,传统的训练方式不行了,那个时候要用西式的洋枪样炮,出现新军。加上洋务派张之洞在湖北汉阳搞兵工厂,枪也很多。但是两种军队之间有矛盾,新军起来之后,淮军就变成了警察一样的部队。新军受西方新思想影响比较多,清朝对他们有戒备,子弹也不给他们,有枪没子弹。所以军队里有矛盾,有矛盾就可以利用。文学社、共进会这些革命组织在那里发展。本来武昌起义也不会马上爆发,还要晚一点,结果起义密谋被发现了,三人被抓,搜查时还发现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清朝花名册拿到手了,三个人一枪毙,这对湖北新军压力太大了,不知道自己名字是否在花名册上,花名册没拿走,大家也许还不会马上起来革命。大家想,等死还不如现在就起事,1911年,辛亥年,10月10号晚上,开始行动。武汉这个城市称之为武汉三镇,长江以南是武昌,湖北的中心,长江以北是汉口镇,被列为通商口岸,所以外国人在那里投资、建海关、建新式街道,所以汉口慢慢变成一个经济中心,超过武昌了。今天你去武汉,武汉的中心在汉口,不在武昌。汉水的西面是汉阳,汉阳有铁矿、兵工厂。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支持下长江大桥建起来了,那么三个镇就变成了一个城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