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跨越提升
全面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核心区
——在中国共产党金华市婺城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区委书记 陈 晓
(2012年1月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金华市婺城区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区奋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区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选举产生中共金华市婺城区第六届委员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的代表;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团结拼搏、锐意开拓,向全面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奋勇前进!圆满完成这些任务,是本次大会庄严的政治使命。
现在,我代表中共金华市婺城区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区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加快崛起争先、推动繁荣发展”战略目标,解放思想谋发展,攻坚克难促项目,求真务实抓统筹,尽心尽力惠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夯实基础强党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2011年预计实现区属生产总值21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3500元,都是2006年的1.9倍;财政总收入16.8亿元,区级财政收入5.3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1.7倍和2.4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3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经济转型稳步推进的五年,是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是社会建设活力迸发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婺城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五年来,以转型发展为引领,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入开展“经济转型升级年”等活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7.4:39.5:53.1调整为6.4:36:57.6。农业发展突出高效生态。实施农业“六大提升行动”,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长。2009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出台“168”政策扶持体系,成功举办全省现场会,农业“两区”建设卓有成效。工业发展突出扩量提质。坚持“工业强区”理念不动摇,围绕构建“3+5”产业体系,制定出台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乡镇功能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强化扶工强工举措,有效促进汽摩配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1.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66.6亿元。服务业发展突出培育提升。浙中信息产业园列入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入园企业达84家。成功举办三届桂花节、两届茶花节和油菜花节,努力打响“三花烂漫在婺城”品牌,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理顺九峰山管理体制,旅游业快速发展。2011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5.6亿元。科技创新持续深化。大力发展、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推动企业与60多所高校院所科技合作,预计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5.3亿元,是2006年的5倍。全力推进专利、品牌建设,2011年专利申请量1820件,专利授权量857件,分别是2006年的5倍和3.8倍。五年来新增国家级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3件,市著名商标38件,创市级以上知名商号42家。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五年来,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4亿美元。外资引进成效明显,实到外资1.7亿美元。万里扬、巨龙管业两家企业成功上市。
五年来,以集聚集约为重点,实现了园区开发的有效推进,优化了婺城发展的空间布局。坚持“西进开发”思路,致力于构筑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园区开发全面推进。婺城新城区拉开城市道路框架15平方公里,建成商品房125万平方米,学校、车站、酒店、商贸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配套日益完善,区行政中心、人才市场、交通指挥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城防工程、中轴景观带等城市景观相继完成,初具现代新城形象,城市副中心作用日益显现。金西开发区规划设立五大特色产业园,统筹划分四大功能区块,初步形成新型开发区的规划体系和形态格局。黄土丘陵开发快速推进,形成8平方公里产业平台,成为潜力迸发的投资热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建项目有序推进,现代工业新城建设初显成效。双龙风景区实施景点提档改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大盘天景区、智者寺建设全面启动,“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三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五年来接待游客超过65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并列入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仙源湖度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十里桂花长廊、四顾坪游步道、金华动物园和“美地南山漂流”等景点和项目,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场所。6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开发面积达3.8平方公里,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区27%,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五年来,以统筹协调为目标,实现了环境格局的优化完善,推动了城乡发展的互动融合。高起点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城镇集聚带动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成城市社区规模调整,积极打造精品示范社区,逐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优美环境社区、绿化示范社区和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提高社区“洁化、绿化、美化”度,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作出了贡献。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城乡交通环境显著改善,虹戴公路、白沙公路建成通车,330国道白龙桥收费站停止收费,康庄工程提前完成,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83.2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干堤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洪抗旱能力切实提高。九峰水库成功蓄水,汤溪水厂基本建成。创建新农村电气化村443个,被命名为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区。镇村面貌显著变化。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加快白龙桥、汤溪等中心镇建设步伐,道路、排污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促进各项公共服务体系向中心村覆盖延伸,发展节点作用日益显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完成整区整治工作,95%以上的农民从中受益,农房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饮用水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依法关停一批排污企业,十一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3.8%,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5%。积极开展生态区创建和绿化婺城行动,创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14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全区绿化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五年累计植树造林2.6万亩,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达5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1%。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4个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全面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以普惠民生为核心,实现了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完成每年的惠民实事,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29.2亿元,年均增长27.6%。2011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80元,分别是2006年的1.6倍和1.9倍。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被省政府授予“五保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先进集体”。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低保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农业政策性保险更加健全,农村安居工程与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稳步实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群众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4万人次。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累计发放加工费23.7亿元。扎实推进山区扶贫开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服务整合优化。名校集团化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医药卫生改革不断推进,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城乡文化进一步繁荣。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全区计划生育率保持97%以上,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谐社会深入创建。深入开展“法治婺城”建设,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平安婺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白龙桥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大信访”格局、“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连续六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区”。
五年来,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实现了执政能力的巩固提升,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得到提升。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党派、工商联、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和老龄工作取得新成效。党管武装工作得到加强,2009年征兵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全员聘任、竞聘上岗和公开比选等机制不断完善,干部考察制度进一步健全。重视在一线锻炼培养干部,重视从基层选拔任用干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优化和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取得新成效。机关党建工作围绕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全区党建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努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