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新宅村“幸福公寓”是婺城区最早建立的残疾人公寓之一,共居住着12位残疾人,由于群体比较特殊,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但他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幸福公寓”里的幸福生活
在汤溪镇下新宅村残疾人公寓里,住着一个以聋、哑、残为主体的特殊人群,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轻松地看电视、听音乐,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观看日出与晚霞,但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体会生活的方式,他们集体生活在这个大院里,互帮互助,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2010年,为了改善残疾人的居住条件,使他们可以集中托养,由婺城区残联牵头下拨资金、村集体出资,共同建立了“残疾人公寓”,居民以村里无人照顾的残疾人或者居住在危房的残疾人为主,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残疾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
因为邻里间很熟悉,所以大家都相信对方,如果谁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助。在下新宅村“幸福公寓”里,12位老人就像是一家人,互帮互助,快乐地生活。64岁的戴如东居住在这里已经3年了,他是一位低保户,也没有子女照顾,每当想起自己单独生活,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快,住到“幸福公寓”以后,老人多了一些笑容。他拉起记者的手说,村里很关心我们,我们生活在此非常快乐。我们大家没有歧视,只有包容,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我们会一直相亲相爱地生活。
邵海根也是居住在这里的独居老人,见到他时,他正和老伙伴们在院子里闲聊,望着院子里生机勃勃的树木,老人脸上溢满笑容。说起居住在“幸福公寓”里的幸福生活,他高兴地说,“平时,我们大家都一块做饭,谁不方便,老伙伴们都会帮忙,时间久了,我们谁都离不开谁了,谁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帮忙,生活非常快乐。”
记者注意到,在下新宅的“幸福公寓”里,老人们直接享受到了健康与快乐。公寓的翻新装修也做了充分的细节考虑,地板、衣柜、床等一应俱全。该村党支部书记戴晓明告诉记者,为残疾人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既是推进扶残助残工作的需要,又是关爱残疾人的一种具体体现,看到老人们生活的幸福快乐,我们心里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