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集中培训和实地指导双结合
“农林局技术人员到我们稻田进行检查,还开出了防治病虫处方,不用再担心水稻病虫为害了。”琅琊镇种粮大户滕勤男十分感激地说。昨天上午,婺城区农林局组织全区农技人员、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共60余人召开晚稻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农技人员现场为农民开出防治“处方”,指导农民群众做好晚稻病虫害防控工作。
受气候条件、病虫基数和前期防治工作不平衡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区晚稻病虫害情况发生复杂,成灾态势严重。部分田块褐飞虱基数庞大,虫量比近几年同期都高。褐飞虱是一种爆发性和致害性极强的迁飞性害虫,也是晚稻中后期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具有突发和爆发性特点。根据田间虫情调查,近日多数田块已进入低龄若虫高峰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区植保土肥站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农户,防治农药可选用50%吡蚜酮粉剂20克加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10%烯啶虫胺水剂50-60毫升;或80%吡蚜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6克;或50%吡蚜酮粉剂20克加20%仲丁威乳油200毫升或25%异丙威乳油200毫升,兑水60-80公斤喷粗雾,确保防治效果。对虫量特别高的田块(需先排干田水),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400-500毫升拌均细潮沙土20公斤,在晴天上午露干后撒施,并注意农药轮换使用和用药安全。
对下一步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乡镇农技人员,要高度重视当前水稻病虫害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并及时发布信息;要扩大巡查范围,开展田间普查、系统调查,牢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趋势,密切注意防控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防治办法;要坚持科学防控,严防大面积暴发、危害,要科学准确判断,科学选用药剂,科学采用模式,科学调度力量,科学重视安全,在讲求防治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水稻质量安全和严防环境污染;要加强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农民信箱、散发传单等途径发动广大农户积极开展病虫防治工作,确保今年粮食全面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