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白龙桥镇黄碧塘村,有个人人夸的女会计,叫盛玉珍。2009年10月,盛玉珍经村民一致票选担任了该村的会计,工作认真负责的她,同时做到了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热心于妇女儿童工作,经常代表妇女向村委会领导反映妇女的心声,成为妇女和村委会沟通的桥梁,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然而盛玉珍可不是一名普通的女会计,她还是黄碧塘村的养猪致富带头人。
盛玉珍是雅绕村人,与隔壁黄碧塘村的丈夫自由恋爱。回忆起以前,那时的黄碧塘村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村路窄到只允许一人通行,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盛玉珍还是毅然决然地嫁了,可婚后艰苦的生活让她傻了眼:“当时如果走在路上掉了钱,一天后再回来找还能找到,因为村子实在太小,村民也少。”但是盛玉珍和丈夫白手起家,从务农到养蜜蜂,再到砖瓦厂开票员,儿子出生后,盛玉珍辞了工作,回家专心带起了孩子,丈夫在外地开拖拉机搞运输。
因为丈夫经常不在家,想着家里剩下的饭菜丢了可惜,盛玉珍就从邻居家里抓了一头猪仔,邻居劝她:“只养一头猪不抢食可长不肥。”盛玉珍就又从邻居家“借”了一头,两层的砖头房,楼下养猪,楼上睡人,剩菜剩饭再配点豆腐作坊里买来的豆腐渣,两头猪仔的个头是一天比一天大。第一批两头猪卖了个好价钱,盛玉珍全部买入,猪栏里就有了四头小猪仔,养大后卖了的钱又买了六头,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卖出买入,盛玉珍的养猪之路越走越宽。
养猪多年,盛玉珍已经与这些肥头大耳的动物有了特殊感情。有一次,她听到清塘下村一个养猪户要把一头已经怀了孕却无法站立行走的老母猪送到屠宰场去,她心疼不已,就立马出钱买了下来,可把猪拉回家后,盛玉珍才知道这困难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时值五月,天气转热,蚊虫也多,因为老母猪无法行走,盛玉珍每天每餐都要一口口地喂食,等猪吃完后,还要把猪嘴边的残留擦干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比照顾亲人还用心”。就这样足足喂了半个多月,加上田里的劳作,盛玉珍的身体早已超负荷运作,她终于忍不住对着老母猪说:“我身体吃不消了,食物就放这里,你自己起来吃!”说罢就转身离开了。到了第二天,盛玉珍到了猪栏里一看,惊奇地发现老母猪真的能自己爬起来吃东西了。
随着养猪规模越来越大,盛玉珍又重新建造了三间猪舍,截至目前,她的养猪场已有毛猪160余头,年出栏数达400多头。曾经吃过文化亏的盛玉珍还在平时认真学习和钻研起了毛猪饲养技术,成了一名“没证的兽医”,并热心为其他妇女姐妹提供养殖技术辅导和服务,带领村上妇女共同致富,被村民誉为黄碧塘村的“养猪状元”。
如今,这么多年的辛苦养殖,有人问她累吗,盛玉珍想了一下,还是感慨道:“这么多年,说不累是假话,但是看着猪栏的猪,我依然是劲头十足,我还要用自己多年的经验,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