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一个码头,来往的船只和客商络绎不绝;这里曾是商业中心,米行、布店、盐行、理发店、茶馆、寺庙、警察局和税务局,都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荣兴盛——
米行街位于洋埠镇洋埠村,长约400米。由于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当地人也叫它“老街”。这一天,我们来到这里,一同寻找老街上的那些回忆。
历史上的洋埠村是衢江的重要码头,水运业十分发达,来往的商船和客船络绎不绝。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米行街上百年的繁荣。
“以前这里有很多家米店,因此这条街也就取名为米行街。”据住在街上的胡成富老人介绍,在明清时期,洋埠就被外人称为“粮仓”了,老街最多的店面就是米店,一条街上就有几十家。不仅如此,借助水路交通便利的优势,这里的大米销往杭州、富阳、桐庐、萧山和绍兴等地,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米商。
除了米店,林立的茶馆也是老街的另一道风景。那时的茶馆是商人和村民当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商人们在那里谈生意,村民们在那里唠家常、听说书。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老街上还有20多家茶馆,但到了现在,街上仅剩下3家茶馆。
12年前,村民金新雪家的茶馆就开业了,现在和老街上仅有的3家茶馆一样默默地开着,不招揽生意,不提供茶点,仅仅向茶客收取一点点茶费。“以前还能听说书,茶馆里有上百人,现在只能看看电视、聊聊天了,也不再那么热闹了。”对于茶馆前后的变化,金新雪感触颇深。
除了米店和茶馆,老街上还曾有多家的布店、盐行、理发店和一座寺庙。“那时,寺庙里的香客是一批接着一批,很是热闹。”胡成富告诉笔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也慢慢地变得破旧,最后也由于种种原因被拆除了。
到了民国时期,老街的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为加强对老街的管理,当时的政府在老街上建起了专门的警察局和税务局,负责老街商业运转的治安和税收工作。可见,当时的老街是多么繁华与昌盛。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陆路交通以其便捷性渐渐取代了水路交通,码头也渐渐衰弱,只留下仅有几家店铺。
现在,老街上的理发店仅剩3家,徐基有的理发店的就是其中一家。走进徐基有的理发店,笔者发现,理发店依然保持着原先的面貌。在理发台上,摆放着很是简陋的理发工具,梳子、剪刀、剃刀、电动剃须刀,所有的东西都理得整整齐齐。一把座椅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扶手被磨得锈迹斑斑。一个铁脸盆也被补了一次又一次,上面贴满了补丁。
“我开这家理发店已经50多年了,是3家理发店中开得最久的一家。”徐基有告诉笔者,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理发,到了现在,他的手艺变得更加精湛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还是会来到他的店里,叫他帮忙打理头发、刮胡子。
“他们都是老顾客了,来自全镇的各个村。”提起这些老顾客,徐基有心里充满了感激,“多亏他们的照顾,我的店才能开到现在。”
今年59岁的胡建军在老街上开了一家馒头店,这也是老街上唯一的一家馒头店。“做馒头的手艺是我岳父传给我的。”20多年前,胡建军便向自己的岳父学习如何制作馒头,并跟着岳父一起打理馒头店。
“本来是可以把店搬到新街那边去的,但那边店面太小,没法做。”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店铺都搬离了老街,但胡建军的馒头店却依然坚守在老街上,“生意也比之前难做了,主要是老顾客还常来我这里买馒头。”
老街曾经的繁荣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这其中包括来自江西省的客商。他们来到这里从事面食生意,包括面粉店、拉面馆和馄饨馆。慢慢地,制作拉面、馄饨的手艺从这里传开了。现在,洋埠的拉面在金华一带也小有名气。
现在,老街上的老人渐渐逝去了,年轻人渐渐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定居、工作,老街也变得更加安静,理发店和馒头店的生意也变得冷清,但那些老顾客和老一辈们依然没有离去。对于他们来说,老街上有他们永久的记忆。
胡成富老人退休前是一名老师,常年都住在城里。退休后的他,和老伴从城里搬回了老街,一住就是20多年。回到这里后,老人开始迷上了画画,寻找这其中乐趣。渐渐地,屋里也摆满了自己的作品。除了画画,老人还在屋前屋后种满了各种花草。
“每天种种花、除除草,生活乐无忧。”对于胡成富来说,在老街的生活让他感到非常快乐和充实,“感到快乐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我的家,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我的房子是我的太爷爷传下来的,现在都快有100年的历史了,这可是宝贝。”在村民张宝明老人眼里,自家在老街上的老房子就是“宝贝”,自己对老房子也很有感情,“毕竟出生在这里,这里是我的家。”
和胡成富、张宝明一样,很多老人都不愿离开这里,老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家,一个记忆深处未曾老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