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0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110宣传日”。今年“110宣传日”主题是“亲民、爱民、为民,110在您身边”。这一活动将全面展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110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新形象。
记者从婺城公安分局了解到,2012年5月份以来,婺城公安严格把握“规范+高效”、“速度+态度”的努力方向,在110接处警工作中推行了集化解、救助、处置、打击、防范、控制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工作模式,切实提高了110接处警快速反应能力,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效:“可视化”调度
“我都还没来得及报警,你们就知道了?”这是婺城洪源社区的一名电动车主接到民警电话通知时的惊讶反应。2012年7月19日,婺城公安分局监控中心在巡控过程中发现两名男子正在撬一辆停放在路边的电动车车锁,当即通知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此时,该电动车车主甚至还未来得及报警,民警就通过视频监控录像资料,迅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破获了辖区内的这起盗窃电动车案。
第一时间发现违法犯罪,第一时间发出处警指令,从“等待式”被动警务变为“寻找式”主动警务,这就是110扁平化指挥调度工作模式的威力。婺城公安通过街面治安监控探头、巡逻处警车辆GPS定位系统、3G视频传输系统,实现重点部位警情可视化、警力分布可视化、处警现场可视化,全程跟踪掌握处警现场情况,从而达到调度“可视化”,确保“点对点指挥”警令畅通。
规范:“网格化”巡逻
“每天我出去买菜的时候,那辆婺城公安8号巡逻车一定会从我们小区门口经过。我去金师附小接外孙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附近也能看见这辆巡逻车”,家住市区江北宾虹广场的刘大妈介绍,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好奇,会去特别留意它。现在都已经习惯它在我们周围转来转去了。
早晚高峰“定线巡逻”,中小学校“定点驻巡”,这些都是婺城公安开展“网格化”巡逻的具体内容。
各派出所按照“城区五分钟、主要集镇十分钟”处警圈划分巡区、巡段,设置必巡线和必到点。专人专车,定时定路对自己所管辖的处警区进行巡逻,接到处警指令后立即赶往报警地点进行前期处置。婺城公安分局巡防大队大队长朱仁波告诉记者,“网格化”巡逻的好处就在于通过规范巡逻范围、路线,使公安警力动态布防,巡逻处警合二为一,有效震慑不法分子,降低辖区发案量,有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升警情处置效率。
速度:“零时差”服务
去年12月9日上午,金华市区某小学四年级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们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行40多人到莘畈水库乘坐游船。快到中饭时间了,家长和孩子们坐船返回,哪晓得游船开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船员说“发动机坏了,需要修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但船一直没能继续前进。有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拨打了110。
婺城公安分局汤溪派出所接到报警,立即指令民警前往处置。同时,联系水库方面,及时调用冲锋舟,分5批把家长和孩子转移上岸。
“二十多里的山区公路,四十多名被困群众,从我们接到报警到全部转移被困人员,仅花了两个小时。我自己都感觉挺有成就感的”。回想起那次警情处置,戴警官还是一脸的满足。
时间就是生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也无论是打架斗殴还是群众求助,接到指令的责任民警必须立即处警,确保快速到场、“零时差”提供帮助。
态度:“百分百”真诚
“您好!我是婺城公安110,有什么需要帮助?”这是到达处警地点的规范用语。
“您好!本次报警已处理完毕。对本次处警是否满意?”这是处警完毕时,对当事人的现场访问。
“您好!我是婺城公安110,你对昨天的处警工作是否满意?”这是警情处置完毕24小时内的电话随机回访。
通过规范110接处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把接处警作为向公众展示婺城公安职业风貌的重要载体,使每一名民警、巡防队员都成为婺城公安的“形象大使”,在处理每一起警情中树立婺城公安形象。
严格落实110接处警“三项规范”,督察大队、巡防大队开展每日视频巡查、每周视频点名以及接处警每月排名点评工作。婺城公安分局副局长吕宏宇介绍,能够让群众感受到我们婺城公安民警的真心、诚心,更有利于我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回应群众的新期待。
据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婺城公安还将继续“查漏补缺”,整改一些不规范、不文明、不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接处警行为。在实践中持续优化完善110接处警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更加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