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叶红花的山茶树之间,穿行着一条来自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的竹节龙。它有着绿色龙翼、红色龙鳞、黄色龙腹、黑色龙纹,组成蜿蜒20余米长的龙身,搭配瞠目张须、气势不凡的龙头,再辅以黄灿灿的佛手灯、红艳艳的茶花灯、传统造型的牌灯……这样一幅美丽大气的“茶乡龙舞”图,在今年金华市庆元宵文化活动中颇出风头,市民观者如潮。事后,记者采访得知,这个“竹节龙”已有近一百多年历史,而它的发明和传承就源于后溪河。
在这个山花烂漫的季节里,记者见到了后溪河村村民何忠炉,它就是“茶乡龙舞”(竹节龙灯组)的主要制作人。何忠炉今年已经78岁了,虽然是爷爷辈,可他面对记者时依然有些拘束,他说:“竹节龙的渊源,听说和金彩兰(村里另外一位老年村民)的祖宗有关,具体情况我并不太清楚。不过,真要说起来,我和金彩兰勉强称得上是竹节龙制作工艺的第三代传人。”
竹节龙 从百年前的后溪河起舞
84岁的金彩兰,因为疾病,腿脚都已经不太便利,多数时候躺在床上。当记者和她说起竹节龙,她却立即来了兴致,思路也很清晰:
我的亲生父亲姓金,他去世后,母亲改嫁到后溪河,我就跟着过来了。那时候,我大概只有五六岁吧。我的继父很宠我,从小经常给我讲故事,都是一些真人真事。继父讲的最多的,就是何正瑞祖宗的事,而我们村的竹节龙,就是正瑞祖宗手上做出来的。
很多人都要叫正瑞祖宗“太爷爷”,但具体辈份我已经搞不清楚了。当时,他是后溪河的首富,养着一大帮长工。我继父说,有一年,正瑞祖宗做整寿,可能是50岁,也可能是60岁,家里的长工决定给他舞龙助兴。当时民间舞的龙都是板凳龙,长工大多会一点木工活,准备做条新的板凳龙。那时候,正巧有个手艺师傅住在正瑞祖宗家,做一些竹簸箕、箩的修补,编制新竹席之类。当时,后溪河后山有一片竹林,都是正瑞祖宗家的。因为家里正做竹编工具,正瑞祖宗吩咐砍了一大堆竹子堆在家里。而要做木制的板凳龙,需要大家上山砍树备料,这就让几位机灵的长工动起了脑子:能不能用竹子做条龙呢?
一开始,长工们偷偷用竹子按板凳龙的样子做着试了试,结果竹子易裂,接榫位置总是做不好。这事被正瑞祖宗知道了,不但没有骂长工浪费材料,还笑眯眯地说:“好,好,竹子做龙轻便,你们干脆别做板凳龙了,换个样子做吧。”一听东家支持,长工们更来劲了,和那个竹篾师傅又是讨论,又是试验,最后想出了用竹圈圈做龙身骨架的办法。据说,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直接在一个接一个的竹圈圈上包纸皮,结果纸皮一破,龙就断了。后来,一看正瑞祖宗的寿诞马上到了,就狠狠心改用布包了龙身,还想着舞过龙后再拆下来做衣服。那时候,用的都是土布,很厚重,龙身里虽然点了蜡烛,可透光度不好,晚上舞一点也不亮堂。舞龙的时候,有几个长工动作大了些,“呲啦”一声,布破了一个大口子,还好龙身没全断开,只是之后大家不敢再用力,只能意思意思地在村里舞了一个来回。事后,正瑞祖宗还算开心,但也觉得这个竹节龙还需要改进。过了几天,他突然叫来几位做竹节龙的长工,让他们把所有龙身上的竹圈圈先用绳子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然后再包上纸皮。就这样,一条比板凳龙轻便、灵巧,又同样耐用的竹节龙诞生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舞竹节龙成了后溪河村庆元宵的保留节目,甚至附近乡镇村庄有村民特意赶到后溪河村,向正瑞祖宗借竹节龙给长辈做寿时舞着闹一闹,也有人学着自己新做一条竹节龙的。
依葫芦画瓢 第三代制作者自学成才
自学做花灯、龙珠的金彩兰
金彩兰回忆,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阁楼上就有一条很破旧的竹节龙,据说已经不是正瑞祖宗手上做的那一条,“好像是正瑞祖宗家长工的子女后来制作的”。也因为这个说法,金彩兰和何忠炉都自认,“自己勉强称得上是竹节龙的第三代制作传人”。
据金彩兰的同龄人介绍,金彩兰从小很聪明,也很手巧。而金彩兰自己回忆,小时候,她对于那条长长的、破旧的竹节龙没有太大的兴趣,却对舞龙时配合使用的那件花灯、龙珠异常着迷,“觉得那些花灯造型很漂亮、龙珠很精致”。
经常把玩花灯、龙珠,金彩兰忍不住对它们比较破旧的地方进行了修修补补,后来干脆照着样子开始自己制作。一只又一只花灯,从七歪八扭到精致美丽;一个又一个龙珠,从里面的珠子怎么也不会转,到转动灵巧……金彩兰靠着祖宗留下的实物,自学成了竹节龙灯组中,花灯、龙珠的制作传人。
令她引以为豪的是,30多年前,金华曾举办过花灯制作比赛,正是她制作的牡丹花灯夺得了头筹。她告诉记者:“当时,金华有个地方的牡丹花灯非常有名气,人人都说做的精致、漂亮。我有心和那里的牡丹花灯比一比,所以也用心制作了几盏牡丹花灯,中间红、外圈绿,中间点上蜡烛……最后,评委和观众都说我做的牡丹花灯更漂亮。”
遗憾的是,金彩兰老人如今手脚不便,已无法亲手制作花灯和龙珠。
自学做竹节龙的何忠炉
而何忠炉的竹节龙制作传人身份,与金彩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小时候见过金彩兰家的那条旧‘竹节龙’,只是后来时间久了,那条龙就不见了。从解放前到解放后,有很长时间,大家为国家发展、为生活奔波、忙碌。没有人有心思舞什么龙灯,直到80年代。”何忠炉回忆,改革开放后,大家的生活渐渐好转,一些农村娱乐项目开始复苏。春节的时候,有村民提出,“元宵也该弄条龙舞一舞了”。于是,有点年纪的村民们开始怀念曾经在十里八乡传出名气的“竹节龙”。
因为何忠炉从小手巧,竹木制品、泥塑之类的工艺品大多难不倒他,村里便找他帮忙,“再做一条‘竹节龙’起来”。“没有样品,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呀!”何忠炉为难了。最后,经过多处打听,他得知当时乾西乡有个村子里还保存着一条“竹节龙”,而那条龙“正是照着后溪河的‘竹节龙’制作起来的”。何忠炉和村干部一道,跑到那个村子,好说歹说借来了那条“竹节龙”,接着依葫芦画瓢,他制作了人生中第一条“竹节龙”。这条“竹节龙”,龙珠、花灯、牌灯等配件则由金彩兰制作。
去年元宵,后溪河人准备舞“竹节龙”的时候,发现那条“竹节龙”历经几十年风雨,已经显得破旧不堪,“不再具有修补的价值”,更令人心疼的是,配件中最难制作的龙珠已完全损坏了。在村民们的提议下,去年,何忠炉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在村里一些大妈、大爷的帮衬下,重新制作了一条“竹节龙”。这条龙,就是前文提到的“茶乡龙舞”图中的“竹节龙”,被作为婺城区非物质遗产的龙灯灯组,参加在金华市人民广场举办的庆元宵文化活动。
何忠炉说:“这条新的‘竹节龙’,龙珠、花灯等配件也是我制作的。为了能做好最难的‘龙珠’配件,我多次向金彩兰请教,她也很耐心、仔细地给我讲解了制作方法。可是,因为她不能动手示范,我最终没能做出里外两层,而且里层可以灵活转动的龙珠,只能做一个外观精致一些的单层龙珠凑数。”他还担心:“村里的年轻人对做龙灯都没什么兴趣,找人帮忙也只能找那些年纪大的人,我今年已经78岁了,如果再没人学‘竹节龙’的制作方法,它会不会就此失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