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春:莫让文化遗产失传
![]() |
每个晴朗的早晨,竹马乡金店村附近的北山脚下都会出现这样一幕:丈夫吹着长萧,清冽、悠扬;妻子唱着山歌,高亢、透彻。歌声穿过山坡,穿过林地,飘荡在乡野田间,和着青山绿水、清风淡云,美妙而不可言。
这对夫妻就是金店村人金志春、吴梅华,他们对竹马山歌情有独钟,配合传唱多年,并一起参加了2011年婺城区山歌会和元宵晚会。
我们就是爱唱歌
金志春也是婺城区的农民歌王,在区首届农民歌王选拔赛上折魁,他是个性情爽朗的大伯。“我就是爱唱歌,打小就爱,还时不时就学几段婺剧、京剧什么的。像我这样的文艺爱好者一听到朗朗上口的山歌,自然一下子就爱上了。”问起怎么唱上山歌的,金志春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上世纪70年代,金志春当着村里的民兵连长,时常参加公社里的会议。当时的山歌代表人物方耀生每次来参会都会唱上几段——“贫下中农一条心,天南海北一家人……”“受他影响,我就对山歌感兴趣了,有事没事就唱上了,就把他的调子记下了。”金志春还特地拜方耀生为师,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喜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金志春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讲,唱山歌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更需要有些兴趣爱好来消磨时光,而很多活动太累,老年人身体吃不消,但是唱唱歌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竹马山歌就一个调子,记住调子就可以随心唱来,什么形势唱什么歌,什么环境唱什么歌,甚至可以现做现唱。比如说,省领导来调研文化建设,就编曲“省委领导下乡来,竹马村民喜洋洋……”;过年时就唱“欢庆锣鼓阵阵响,嘹亮歌声去去扬;老汉高兴诶唱山歌,唱唱农村新气象……”
找回遗失的曲调
然而如此贴近群众,方便易学的竹马山歌也曾经断代。“上世纪90年代之后就基本上没人唱了,当我们费尽心思把曲调找回来时已是2005年。”说起这件事情,金志春很是感慨。当时,村民条件好起来了,文化活动也多了起来。提到文化活动,乡里、村里就都想到了当年方耀生的山歌,找了几个精通音律的人根据印象把竹马山歌的曲谱下来传唱。“为了保证曲调的正宗,我们还到市文化馆去核实过,确定和我们所谱的曲调和市文化馆的记录一样,才大范围重新传唱起来。当然,现在是有活动就唱。”金志春说。
金志春第一次正宗唱山歌是在2007年,当时,央视《乡约》栏目组来到竹马做节目,主持人肖东坡采访金志春时让他唱了一段竹马山歌。几千人的场面让金志春很紧张,但也让他回味无穷,让他对山歌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并开始自己填写歌词。2010年,肖东坡再次来到竹马时,金志春和他一道唱起了自己编的曲:“金华婺城竹马乡,山清水秀好风光,承办茶花艺术节,茶花文化远流长……”
莫让文化再失传
曾经遗失的曲调能够找回来是比较幸运的,金志春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相关部门能办个竹马山歌培训班,找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相对固定的地点,招几个人一起学学、唱唱竹马山歌,好让这个调子传承下去,不要又让它失传了。
“我们老了,快唱不动了,需要年轻人接上来了。”金志春说虽然近年来,竹马乡非常重视对本地山歌的挖掘,在收集山歌词曲和发现人才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乡里做的只能是保护性的工作,竹马山歌要传承还得有年轻人唱。目前,金志春和竹马乡另外几位老歌手金志馀、李建强和李东升也计划收几个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做学生,他们免费教,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竹马山歌一代代传下去。“不管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只要想学山歌,都可以到竹马来找我们。”金志春说不管效果如何,他都会努力去做这件事。
(记者周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