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洋埠镇大坟头村,一辆辆运送鱼苗的卡车穿梭于田埂之间,4000多斤鲫鱼、白鲢、草鱼鱼苗被放进了250亩的鱼塘。看着活蹦乱跳的鱼苗,鱼塘负责人胡谷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建造的两层建筑说:“那是马上完工的招待大厅,别看周围除了鱼塘还比较简陋,再过几个月这里就是集生态养殖、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级渔业精品园了。”
这里是位于婺城区洋埠镇大坟头村的焦墩鱼鳖混养示范基地,由金华市焦墩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该合作社的负责人胡谷军,同时也是大坟头村的村书记。
2011年,洋埠镇政府为更好发挥该村特有的优势,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填补洋埠镇在渔类产业方面空白,特向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申请,成立焦墩名优鱼类精品园。同年,正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创建点名单。
从当初连年亏损的小户家庭承包养殖,到如今现代化的省级渔业精品园,洋埠镇大坟头村的渔业养殖实现了质的跨越。这样的华丽逆转得益于政策扶持,更离不开村领导和渔民们的勤劳品质与创新意识。
2000年合作社创建以来,一直以珍珠养殖为主,起初效益还不错,后来因为整体市场环境不景气而一落千丈。于是合作社萌生了改造鱼塘的想法。但是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水电路配套不齐全,再加上年久失修,塘坝大多已坍塌,进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塘底淤泥堆积,水质极差。胡谷军回想道:“别说先进的养殖设备了,连一条像样的机耕路都没有。”
于是,在原有设施和传统养殖模式基础上,合作社开始进行设施现代化、品种特色化、养殖生态化、质量安全化、管理制度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造。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养殖设备;引进中华鳖、翘嘴鲌、太阳鱼等优质品种;并引入生态混养、养殖尾水生物处理等健康养殖模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双改善;在产品质量方面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也改变了以往散户养殖、小户经营的局面。
“水质决定鱼的品质”,为改善水质,合作社专门从莘畈引水,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将渔业基地提档升级,在养殖品种结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上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渔业目标。
改革很快取得了成效,村集体富裕了,村民口袋鼓了,然而焦墩渔业专业合作又有了“新动作”。胡谷军心想,周边乡镇都在风风火火地搞农家乐、乡村游,洋埠镇虽农业基础雄厚,却缺少品牌化的农业观光项目。
于是依托省级渔业精品园,预算在300万的洋埠特色渔业观光项目正式启动了。目前,面积450平方米,设置15个包厢,具备餐饮、土特产展示等功能的招待大厅已基本完工,各项基础设施和景观设计也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