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杭州名点“片儿川”,却鲜有人知道汤溪也有一道名菜叫“片儿川”。虽然是土菜,用料却十分讲究,一定要用当年腌制的“雪里蕻”咸菜和山里挖的冬笋,加上猪肚片或肉片一起爆炒,再加少许虾皮提鲜,一道鲜美可口的汤溪特色菜——“片儿川”就新鲜出炉了。
这道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吃过的汤溪菜,出自汤溪镇“十间楼”一位潘姓大厨之手。所谓“十间楼”是计划经济时代汤溪镇一家合作饭店,后合并到供销社。因为它是由十间一排连在一起的商铺组成,所以汤溪人习惯地称其为“十间楼饭店”。相传这里有潘、沈两位大厨,因做着一手正宗地道的汤溪菜而远近闻名。当时物资匮乏,店里的菜谱其实很简单,只供应炒猪肝、炒肉丝、烧三鲜、片儿川等家常小菜,却代表着汤溪菜烹饪技术的高水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1987年“十间楼”饭店正式停业,掌勺大厨也都各奔东西,手艺大多失传,让许多汤溪老人想要回味一下儿时的味道都成为了奢望。今年73岁的汤溪民俗研究会会长谢光俊就是其中之一,每当回想起年轻时在“十间楼”吃过的7毛钱一大盘的“片儿川”,他就感慨万千。
进入21世纪初,随着汤溪人到金华市区从事餐饮行业的增多,以及学校机构对烹饪餐饮职业人员的大力培养。如当时罗埠高中第一届烹饪班,是全市最早开展烹饪专业烹饪教育,随后,实验中学、九峰职校开展了烹饪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从事餐饮行业的人才,为汤溪餐饮在21世纪初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逐渐“打响”汤溪菜名头,汤溪菜在市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葱花肉、萝卜肉圆、烂松菜滚豆腐、汤溪汤圆、拉面等汤溪名菜小吃被金华人所熟知。据2006年数据显示,市区包括小吃店在内,汤溪人经营的汤溪餐饮网点有500多家,从事汤溪菜厨师的人员就有上千人,“汤溪帮”成为市区餐饮行业的领军地位。
然而,这一繁荣局面却在近两年被打破。市场原材料成本、门面租金的大幅度上涨让向来以薄利实惠为本的汤溪餐馆不堪重负;国家推出QS建设后,人们对汤溪土菜产生过油、过咸、不利健康的误解;老一辈汤溪大厨相继退出餐饮行业和新生代汤溪厨师的缺失,导致传承正宗汤溪菜的人才出现“断层”;再加上一直以来人们对“汤溪菜上不了大台面”这一观点的认知,这一切都导致很多经营多年的汤溪老店纷纷退出市区,许多打着汤溪招牌的餐厅也都改头换面。
“我是从小吃汤溪菜、做汤溪菜长大的,十几年前在金华双鹊路开起了自己的汤溪饭馆,生意还不错,但后来生意慢慢不好做了,家里父母也需要照顾,就萌生了回老家的想法。”在汤溪经营家农家乐的范小平说。回到汤溪后,范小平不想放弃自己的老本行,一家三口在镇上开了家农家乐,依然坚守正宗的汤溪风味,一直有着一群相对固定的老主顾,生意也是相当红火。
如何打破“汤溪菜上不了大台面”的传统认知,如何让汤溪菜立足本土、走出婺城、名扬中外,是现今金华学界、业界及百姓热议的话题。
汤溪菜行业商会副会长陶百熔认为,产业化、标准化经营是实现汤溪菜行业现代转型的关键;在汤溪镇九峰职校从事烹饪专业教学20多年的钱根源则认为,要发扬汤溪菜蕴含的勤劳、简朴的核心价值观,让更多外乡人认同和喜爱汤溪菜。
随着金西开发区的旅游行业和现代新城的快速崛起,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金西,这无疑给推广汤溪菜、拓宽汤溪菜市场、提升汤溪菜档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于是,今年6月金西将推出的“金西十周年反哺惠民系列活动之汤溪菜烹饪大赛”,届时将成立汤溪菜研发小组,注册汤溪菜商标,与九峰职校合作,开设汤溪菜培训课程,研讨汤溪土菜运作模式,市场化运营汤溪土菜。
同时,近期,市民可登陆广众网http://topic.36tv.cn/jxmsj/评选您心目中的地道汤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