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东田十字谣犹颂胡超清廉事
他是金衢两地致仕还乡后唯一一位享受每年发米四石的官员
今年二月,我受同事的委托,研读与翻译了洋埠镇东田村历史名人胡超的行状、像赞和墓志铭(古人写人记事的文体)。无形中,在脑海里浮现出海瑞式清官形象,对胡超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胡超字彦超,号耻菴(1425-1488)。祖籍龙游,衢州府的大族。高祖、曾祖以下的后代子孙都居住在偏僻的溪畔山村。一向从事农业,不向往读书做官,发家致富。
自明初洪武年以后的百余年,龙游科考功名,异常冷落,默默无闻。然而,唯独胡超幼年时就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地攻读四书五经。他参加秀才选拔考试,因诗经科多次未被主考官通过。为此,他把自己的文稿呈报礼部。很荣幸,获礼部恩准,进入南京国子监(简称南监)所属的太学学习,并取得乡试资格。他于成化戊子年(1468年)参加应天府考试。一考中举,名列第六名。主考官抄录他的文章,作为往后录取举人的范文。第二年,胡超赴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又顺利通过,取得贡士资格。时隔三年,于成化壬辰年(1472)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金榜题名,荣登进士,宪宗皇帝钦定赐进士出身。
胡超荣登进士,开创了龙游考进士的先河。同时又给了胡氏家族很大的启示:认识到“学而优则仕”的重要,要使子孙成为文化人,应从偏僻的山村向平原迁徙。于是在汤溪购置房产,移居汤溪。据说《汤溪县志》记载,胡超是汤溪县首位进士。
胡超金榜题名,吏部授予工部员外郎官职,不久晋升营缮员外郎(正四品),被朝廷派往通州主政。
明朝中叶,兼并土地之风盛行,权贵与豪族,巧取豪夺,霸占农民田地。通州的漕河,沿河两岸均为膏腴之地(肥沃的良田),往往被权贵豪族所霸占。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权贵豪族的农奴,或卖儿鬻女流落他乡。胡超一到任,就着手治理通州。亲自深入民间,把失地的农民户数,被强占土地的亩数,一一稽查清楚,登记造册,并详情呈报户部,由户部下文件,勒令退田,归还农民。
这是一场贯穿退田反退田的激烈斗争,胡超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冒丢乌纱帽之险,与权贵、豪族展开较量,终于使户部文件得以落实,使农民失而复得土地,胡超不愧为功高如山的清官。
通州有许多国家粮仓,经常要修理。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胡超为减轻百姓负担,革除强派徭役的弊端,采用工程包干,工值抵税,责任到人的措施。既减轻黎民百姓纳税的重负,又调动了民工积极性。因此,民工蜂集,功效倍增。胡超的才能与名望,为上至朝廷下至民众所信服与赞扬。
胡超任工部官吏期间,湖广华阳王逝世,皇上赐葬。他奉命前往澧州,主持、监督与管理丧葬事宜。办丧事,造陵墓。不到半年,丧事办妥,陵墓竣工,安葬停当,华阳王家族赠送白金和绸缎酬谢,胡超婉拒。
第二年,胡超奉命赴江西,监督营造王尚书的坟墓。王尚书家酬谢钱财,胡超再次谢辞,婉拒而归。胡超为官之道:奉命办事,职责所在,不应享受分外之利禄。因此,朝廷官员与平民百姓,无不称叹胡超清廉。
按照名朝礼制,父母去世,朝廷文武官员皆须回归故里,服丧守孝三年。胡超母亲病故,在服丧守孝期间,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做善事,办好事。一是修葺胡氏宗祠。祠堂是宗族祭祀先祖的场所,也是逢年过节村民集聚之地。由于风吹雨淋,墙壁斑驳,瓦片受损,胡超发动宗族成员,群策群力,将祠堂修葺一新。二是东田村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洪水泛滥,冲毁良田,胡超动员村民修筑堤坝,以防洪灾。三是桥梁倒塌,交通中断,出入不便,胡超当即召集石匠、民工加以修复。四是乡里百姓,父母病故,因贫困不能办丧事,胡超主动赠地、出钱帮助安葬。
胡超的善行懿德,感动了父老乡亲,纷纷以《十字谣》赞美他。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十字谣》早已失传,它的内容与形式不得而知。也许是茶楼酒肆说书人对胡超的颂词,也是是民间唱道情的艺人手执管鼓、五指弹击,口中念念有词:梆梆梆,梆梆梆,东不唱嘞,西不唱,专唱东田清官胡超的功绩……
胡超一生专心好学,发奋攻读,永不自满。撰文赋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家藏《耻菴稿》、《和唐诗》和《拙夫外集》等著作。弱冠之年,胡超在金华教授前监察御史严叔门下学习,博览史书,专攻经学,对经学的理解认识有独到的见解。进入国子监深造之后,已经成为明代天顺至成化年间研究经学造诣精深的学者。当时的文人学士,不远千里幕名前来登门拜访,叩问难题,探求古代圣君贤臣的哲理与意旨。来访者对胡超的释疑与阐述十分佩服。
胡超致仕(退休)还乡,在家乡教育子弟,名声远扬,许多远地的学生纷纷投奔胡超门下。这些学生相继科考,荣登科甲。翰林学院侍讲刘忠,就是他的门生。
明朝吏部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吏致仕(退休)还乡,晋升一级官阶,胡超被封为奉议大夫。当年胡超恰逢皇上下诏,凡致仕还乡,特别廉洁而贫困的官吏,每年发给大米四石。衢州、婺州两府,只有胡超享受此待遇。
胡超回归故里,过田园生活,绝口不谈政事。一年到头,吃黄米或鸡头米(一种类似高粱的杂粮),与平民百姓一样,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
胡超器量宏大,敬老爱幼,行不违乎温良恭俭让。朋友之间交往,对上不讨好巴结,对下诚恳不轻视。一生不嗜酒,不玩物。喜怒不形于色,有古代君子、长者的风度,堪称胡氏后裔之楷模,黎民百姓的清官。
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东田村的父老乡亲,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不忘先祖恩典,重修重德堂(祠堂),隆重举行竖功名旗杆的仪式纪念胡超,学习胡超的崇高品德,推进建设更加美好的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