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小上规”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着眼于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可以说是又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也是一次发展的大提升。从我区的层面来说,“小上规”工作是工业企业规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今年以来,公司的产销形势稳中有升,订单不愁。”浙江金华爱德织物有限公司汪经理说,遇到忙的时候,还要加班加点赶工。爱德织物是一家新企业,规模不大,主要生产地垫、地毯等家庭装饰产品。由于产品新颖时尚,质优价廉,畅销国内外市场。成立不到三年,该企业去年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万元。这家落户金西的小企业因此摇身一变成为规上企业。
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爱德织物只是婺城众多默默努力的2400多家小微企业大军中的一员。对于企业来说,2000万的年销售额是一根线,越过这根线就是规模以上企业。能否上规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坎,越过这个坎,预示着小微企业跃上了发展的新台阶,迎来了发展的新起点。
婺城高度重视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工作。9月6日,我区先后在金西开发区和区行政中心召开“小上规”工作推进会。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利群到会讲话,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小上规”推进工作。区经济商务局局长施群毅通报了我区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情况,并介绍了我区最新出台的“小上规”政策。与会的有关部门、企业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同时开展了“小上规”业务指导。
“小上规”是“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支撑
“能否上规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坎,过了这个坎小微企业一般就能上一个台阶。”在当天的会上,公布了新出台的《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的实施意见》,新政策切入小微企业创业成长的关键点,紧扣小微企业上规前后一段时间的政策需求,量身定制,重点扶持拟上规和新上规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根据市政府下达给我区“小上规”的目标,我区将在今年内完成培育60家“小上规”企业,力争达到80家。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小上规”的概念。
所谓“小上规”,就是推动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推动小微企业迈入“规上企业”的门槛,实现质的变化。譬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如果实现了从小微企业向规上企业的华丽转型,对企业来说其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在小微企业创业成长的这个关键节点,如果政府能够助推一把,“丑小鸭”就有了变小天鹅的可能性。
近年来,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大背景下,不少工业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婺城有2400多家小微企业,其数量占全区工业企业的绝大部分。这些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婺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势所在和活力之源。近年来,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区小微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但是,我区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抵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截至目前,工业中小微企业达2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179家,仅占不到7%,也就是说规模以下企业还占了93%以上,占了绝大多数。要保持婺城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现有179家规上企业是重要支撑,同时,规模以下小微企业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支撑所在,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为规上企业步伐。
力促小微企业晋位升级
近年来,我区以小微企业领衔的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奋斗和政府有力的扶持。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特别是贷款融资难、用地指标紧,导致企业始终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毋庸置疑,小微企业在初创时期,由于产品单一、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选择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经营方式,这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企业发展了,做大了,必须及时进行升级,换一顶更大更合适的帽子,才能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这些年“工业强区”战略的探索实践,我区已经培育和发展了特色鲜明的七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七大产业都是我区小微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最具地方特色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领域。但从这些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还停留在粗放发展的阶段,“低、小、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同质化、低水平竞争问题日益加剧,布局规划和产业引导滞后……这种依赖低端市场、低水平制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就显得难以为继了,亟待转型升级。
但不可否认,小微企业是我区工业的生力军,是我区工业经济强筋壮骨的“活力源”。推进“小上规”,不仅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做大做强、推动主导产业提升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婺城对小微企业发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小微企业走“小上规”之路,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服务全区工业企业的“保姆”,今年,区经济商务局把培育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与开展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工作紧密结合,对全区200余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摸排,并筛选出80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望达到规模企业,作为“小上规”重点培育对象。
倾力帮扶,有序推进“小上规”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区有各类市场主体两万多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78万户,工业企业2600家左右。小微企业数量合计占全区工业企业的9成,他们吸纳了大批就业人口,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税收。
今年以来,通过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80家入库小微企业中已有15家实现上规升级。按今年市里下达的60家目标任务,区里按各乡镇实际情况下达指标。为了确保今年小上规目标任务能够圆满完成,由分管领导带队走访各个乡镇街道,着重针对现有的小微企业重新排摸,然后再从中选取63家为关注跟踪点。目前,全区已经有19家企业实现“小上规”,其中白龙桥镇7家、罗埠镇6家、汤溪镇3家,竹马、城西街道、雅畈镇各1家。
不过,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已经达到升级规模的企业,存在“不愿升、不想升、不敢升”的心理,有些企业小富即安,或者害怕上规后管理要求高,导致负担增加,担心不适应升规以后的各项要求,因此一直迟迟不肯主动升级。究其原因,在于企业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担心税收增加,由于要按规定完善财税和统计工作,不得不增加人力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在实施鼓励引导措施的同时,我区还将建立倒逼机制、加强督查,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一批生产规模实际已达到规模以上的小微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
“实际上,出台政策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一系列困难问题。‘小上规’工作立足于培育,本着扶幼、扶小、扶微成长发展的原则,会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水平,其重点是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规模以下小微企业,企业实力确实不足的,不会拔苗助长。”区经济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不仅着眼于小微企业“上规”,更注重推进小微企业“升级”。下一步,我区将通过实时、动态的全过程跟踪,以及“一企一策”服务等举措,全力冲刺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同时对不少明确已具备“小上规”的潜力和实力的企业,政府部门也要采取“倒逼”机制,推动企业积极上规升级,早日实现“小上规”。
“小上规”政策亮点
“小上规”政策是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根据婺城实际和省、市部署要求研究制订的,具有很多特点和亮点。一是“小上规”政策切入小微企业创业成长的关键点。能否上规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坎,过了这个坎小微企业一般就能上一个台阶。政策抓住小微企业创业成长这个关键点,紧扣小微企业上规前后一段时间的政策需求,量身定制,重点扶持拟上规(重点培育对象)和新上规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二是政策明确了“小上规”的基本路径。实施分类指导,对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提出了“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和引导促进一批”的思路,政策不仅着眼于小微企业“上规”,更注重推进小微企业“升级”。三是政策具有较高含金量。在税费优惠、财政扶持、融资支持等都有较大力度的政策举措。
“小上规”政策的含金量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费政策更加优惠
从前期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小微企业对“小上规”有一些顾虑:如上规后税收负担会加重、程序手续麻烦。为此,婺城区在税费减免和办理手续等关键环节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和变通,使本次政策“含金量”更高,更具有可操作性。举措之一:入库直接奖励。对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以上,一次性给予奖励10万元。举措之二:给予社保优待。经财政、人力社保、地税部门批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单位缴纳部分三年内给予优惠,第一年减按应缴部分的30%缴纳,第二年减按50%缴纳,第三年减按70%缴纳。举措之三:实行税费减免。经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优惠,第一年减按应纳税款的30%征收,第二年减按50%征收,第三年减按70%征收;三年内水利建设基金减半征收。
●扶持措施更加有力
主要是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扶持。财政奖励方面:对“小上规”的,以上年实缴税款为基数,三年内对实缴税款地方留成新增部分给予优惠,第一年按100%给予奖励,第二年按50%给予奖励,第三年按30%给予奖励。金融扶持方面:我们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纳入规上的企业,优先考虑享受市区贷款周转金和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支持。
●准入条件更加便捷
相关部门从“小上规”对象的角度出发,优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率,为纳入“小上规”培育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转前要提供良好的咨询、政策讲解等服务,让“小上规”对象明白为什么上、怎么上;转后加强跟踪后续服务,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确保“小上规”对象上得了、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