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刚过的那4天,永康五星社区小东陈村南面的一片空地上,9个木制大舞台成“L”型排开,来自永康、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武义、磐安、婺城八个县(市、区)的9个民营婺剧团摆开了擂台。四天时间9个团共演出了63场精彩的婺剧剧目,高亢激昂的婺剧旋律环绕着数万观众的欢呼雀跃,写下了一段令人惊喜的婺剧传奇!
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婺剧“斗台”
这是一次由省、市婺剧促进会及金华下属的各县(市、区)婺剧促进会共同主办,中月集团承办的“金华市婺剧擂台赛”,也是婺剧观众十分喜爱又难得一见的“斗台”演出。
据《中国婺剧史》介绍:“斗台”俗称“拼会场”、“唱对台戏”,盛行于金、衢、严一带。每逢大庙会和“兴社会”(社火),为了热闹,往往聘请几个戏曲班社同时同地演出,多的时候十多个班子,少的亦有两个。
有文字记载,金华鞋塘在1928年的农历十月,在当地六十年一次的“孝课”活动中,曾有过一次11个戏班子的斗台演出,不过规模甚小,有的戏班子一边演出一边跑去买欠缺的行头,经过三天四夜的比拼,最终胜出的是“吴洪福班”。建国以来,婺剧流传地区仍有“斗台”、“拼台”的盛况,但往往是两三个剧团为多。最近的几次大型婺剧斗台,可数东阳横店农民旅游节上的六台同演;金华市文化艺术节上曾邀请6个剧团分两个台打擂台;在农村职业剧团的集聚地缙云,去年在火车站广场搭了两个戏台,请了8个剧团“拼会场”。这次在永康小东陈举行的金华市婺剧擂台赛,无疑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婺剧“斗台”。
慕名赶到现场的《中国婺剧史》副主编、金华艺术研究所所长包华生说,我们在收集婺剧史料时,没听说过有这么大规模的婺剧盛会;与共和国同龄的金华市婺剧促进会会长杨守春也说,我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看到9个剧团同场竞技,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游走在一个场地上,轮换观看着不同的婺剧节目;永康城区83岁的胡大爷说,这么多剧团斗台,没见过,没见过……
令人惊叹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数以万计的来自永康各地的观众和周边县市的婺剧戏迷。那几日的永康城西,连接小东陈村的330国道及花城路、西塔路、九铃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一片繁忙景象。成千上万的车辆和行人目的地只有一个,就是小东陈村南的那个广场。他们在享受着过节的气氛,他们和着戏装的艺人还有小商小贩们,勾画出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每个舞台前都挤满了观众,现场免费派送年糕的简易房前,也排了几条长长的人龙,里面有顽皮的儿童,也有八旬老太。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和乐曲声牵动着人们的脚步和神情,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一直喜欢婺剧音乐,大赛的第二天,他带了6个师大研究生住在小东陈,布置他们好好了解婺剧文化,研究婺剧音乐,看看这里的老百姓对婺剧的热情,考察草根婺剧为什么会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
这场婺剧盛会也通过网络传向全国各地。在当地戏迷上传擂台赛的消息和照片后,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确实挺好的视角。先富起来的居民,对文化自发式的索取及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回归及文脉传承。”“斗台只有耳闻并未目睹,这种天桥式的民间艺术汇聚,应该是一大奇观了!实在难得。”网名“番茄匠”的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微博发言:“我倒是觉得他们可以在经济活跃与文化繁荣之间找点联系看看。是互补式的,还是有先后的?进一步探讨婺剧等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及生命力。在京剧越剧盆景化的同时,婺剧为何如此生机盎然?”
舞台上,那些可敬的婺剧艺人们
婺剧传统意义上的“斗台”,最开心的是戏迷,还有那些青年男女、孩童和各式商贩们。而剧团的老板、艺人,对斗台是既喜欢又害怕,喜的是可以得到一次艺术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如果获胜可以一鸣惊人,名利双收;怕的是一旦败北,可能累及今后戏路,生存艰难。
报名参加这次比赛的9个剧团无一不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壮大的。从剧团到演员,他们都渴望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所以各个剧团赶在大赛前,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有的添置了高质量的灯光设备,有的租用了先进的音响,有的临时借来了高水平的演奏员,有的精心准备了广告牌,推出本团的当家演员和保留剧目……
如今的“斗台”,已摒弃了过去的“团拜”(按班社声腔历史逐级拜贴)、“两头红”(首夜从日未落演到日出)等习俗。但还是有一些规矩继续沿用,这次擂台赛也同样。开演时间以大炮仗为信号,各团同时演奏《花头台》,然后是《文武八仙》,在这期间关公上场捧元宝时,全场燃放鞭炮烟花,接下来是统一加演《百寿图》,最后由各团推出一个正本演出。斗台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各团都不事先公布演出正本的剧名,意图设个悬念,留下更多观众;抑或是想等其他剧团公布演出内容后,随时调整自己的剧目,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过去的斗台以戏演到子时铳响,哪个台前的观众最多为胜。这次擂台赛,组办方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按艺术质量(占60%)、剧团形象、内部管理、演员素质、观众人次进行打分。各团事先都知道了评分标准,所以大家各自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排出最强的演出阵容和拿手的演出剧目,每个演职员都投入十二分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一场场演出。
评委们不停地巡回观看各团演出情况,既想看到每个行当演员水平的高低,也想看到该团文戏武戏的功力如何;既要评判乐队的实力,也要看舞台美术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剧情需要;常常也会走上后台,看一下服装和戏箱的摆放,接触演职员了解剧团管理和演员素质;还要根据舞台地理位置的好坏和演出剧目的情况,分析观众流向。难怪团长们都说,这样的擂台赛对剧团的艺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一次很大的促进。那些着戏装的演员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回串场观看,都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当前多数农村民营剧团的老板,还有那些普通演职员,现在能够坚守舞台的最大原因是出于对婺剧的热爱,他们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远远不能成正比。一到演出季节,每天两场,三四天转个场子,每天睡在不同的大房间里,吃的是大锅饭,不能与家人团聚、小孩得不到关照是他们最大的烦恼。要说经济收入,只有团里少数的台柱子还可以,多数演员的工资并不高,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特别希望自己的艺术价值能在舞台上充分体现。所以,当擂台赛提供的展示机会摆在面前时,他们铆足了劲,努力争取得到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颁奖仪式安排在最后一天演出结束后,各团演职员全都集中在小东陈礼堂。宣布结果前,评委对各团的表现进行了专业评价,从艺术的角度指出了擂台赛的特点、各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想不到,短短十多分钟点评博得大家数次掌声,看来最终的评选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因为他们在擂台赛上得到的东西太多了,不仅仅是活动组织者给予的丰厚戏金和奖金,还有专家和观众给予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或许,婺剧促进会领导最后所说的“积极建议政府加大对民营剧团的扶持力度、希望企业家们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书写传奇的还有一个永康版的“恒大许家印”
这次婺剧擂台赛,是小东陈第二届文化节的重头戏。富裕起来的小东陈村是“两富”建设的先行者,龙年岁末举办了首届文化节,当时邀请了两个剧团来村上演出。村民还组织了大型踩街活动,全村老少几乎全都穿上节日盛装,或擂鼓、或跳舞,跟着几辆大型彩车,行走在村里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房间,尽情享受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喜悦。
在这里,人们说起村里的快速发展和村民的富裕生活,都不约而同地说到同一个名字——俞朝忠!
俞朝忠先生是小东陈村委主任,也是中月集团的创始人,一位远近闻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他从夫妻俩一起磨豆腐起家,凭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创建了拥有3000多员工,集能源、建材、房产、制造、休闲为一体的中月集团,总资产逾50亿。在开创事业的同时,为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他牵头组合周边5个自然村成立五星社区,亲自担任社区主任,通过建设物流基地、汽车城、观光城,壮大集体经济,富裕百姓生活。近年来,他创立的中月慈善总会,已向社会捐助善款2000多万元。
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后,他把企业的重担交给了子女,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社区建设和文化建设。他出资组建了中月-五星民乐团,招聘了永康本地的一批婺剧音乐爱好者,并向省外专业院团、音乐学院引进了10多个专业艺术人才。乐团成立一年半来,它以婺剧音乐为基础、以日渐强大的艺术实力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赴台湾参加“丝竹相和宝岛行——两岸三地中国民族乐队展演”获第一名;参加第八届“长三角地区民族乐团展演邀请赛”,又以一曲气势恢宏的《花头台》震撼全场,荣获“保护传统文化优秀演奏奖”;两次举办大型中秋音乐晚会;在著名的永康《花溪春潮》第28届春节晚会上,乐团组织100人的演奏阵容,以一曲自创的大型音乐演奏《十八大春风暖丽州》为晚会拉开序幕;今年9月,乐团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称号。目前,中月-五星民乐团是永康的一大文化品牌,已深入各乡镇和兄弟县市免费演出30多场,还不断收到各地演出邀请,明年正月将与上海音乐学院一起赴欧洲进行文化交流。
到目前为止,中月集团组建运营民乐团已投入资金上千万元,经济收益几乎是零。但俞朝忠先生认为企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价的,花在乐团上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他觉得乐团目前的运营模式非常成功,做大做强文化团队的决心也与日俱增。
在中月集团出资创办的小东陈文化节上,刚选上永康市婺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俞朝忠,想联合省、市婺剧促进会举行一场大型婺剧擂台赛的活动。在省市婺剧促进会的支持下,通过各地婺促会的联络,9个参赛剧团立马确定。为了有一个容纳数万观众的场地,中月集团花了600多万元把一块规划市场建设用地进行了平整,租用了9个一样大小的木制舞台,邀请专家详细制订了一套擂台赛比赛规则……短短的一个月,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擂台赛的四天时间里,喜爱婺剧的俞朝忠和普通观众一起,在每个舞台前都停下来认真观看过,他惊喜于婺剧的强大魅力,惊喜于演员们的忘我拼搏。在不断地接受外地观众敬慕的眼光中,他朴实的脸上笑容更灿烂了。他笑着对我们说,与他一起磨豆腐的老太婆都说我这次花的钱值,他接下去就是想组建一个拥有最好演员的婺剧团,经常要为老百姓免费演出。
擂台赛的第二天,是广州恒大队夺得亚冠冠军的日子,恒大老板许家印三年投入23亿,把一支中超升班马打造成一支亚洲足球强队,通过“广州恒大”的广告效应,恒大房产的年销售额从三年前的300多亿上升为现在的900多亿,许家印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一个极具商业头脑的文化经营人才。俞朝忠花大手笔投入文化事业的,创建中月乐团(将来还有最好的民营婺剧团)的手法与许家印的广州恒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俞先生办文化不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境界更高于恒大!
发展婺剧事业,建设文化强市,我们需要俞朝忠这样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