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在原办公场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在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专门腾出二楼作为社会工作室,并聘请了浙师大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的教授为督导。社区工作室日渐完善。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运行良好,并获得社区居民一致的肯定。
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81岁的老人徐友初,每天都会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老年朋友度过愉快的一天。考虑到多年来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红湖路社区特筹资购买了20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设置了图书室、书画室、康复健身室、视听室、棋牌室等,并配备了厨房、餐饮设施,并有专人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康复、护理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好去处。
据悉,红湖路社区内住宅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国有企业建造的单位宿舍为主,设施陈旧,配套不全,长期居住社区的大都是原国有企业的老职工,老年人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户籍在红湖路社区的60岁老年人有2895人,其中独居老人102人,孤寡老人1人,空巢老人587人。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要,红湖路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
红湖路社区通过挖掘人才资源,把有一技之长又有热心的居民集中起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开办了市民学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市民学校一年设置两个学期,每学期少则5节课,多则7节课。每学期课程结束,社区还组织学员展示成果。“这几年,我参加了书画、剪纸、唱歌、越剧、中医养生等课程,学到了很多的知识。”76岁的李奶奶说,参加各类课程的学习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而且学到了技能而受到了朋友的羡慕。
同时,红湖路社区还通过各类传统节日,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春节组织写春联、举行舞龙拜年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秋节举办猜灯谜活动……作为活动主力军的老年朋友们纷纷参与各类文娱活动,为老年人生活平添的色彩,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热情。在社区举办的每年的“邻居节”活动,老年人主动展示其才艺,为大家带来欢乐。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红湖路社区不定期地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咨询、家电维修、免费理发、法律援助、心理调适等服务。还对年老体弱,独居、孤寡老人,按照居住宿舍楼道,按支部跟党员结对,对他们的生活进行力所能及的照顾。还把70岁以下的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组建了义务巡逻队伍。
“下一步,将开展老年人送餐服务、空巢老人安全教育‘KAP’我们社区干预项目等居家养老服务。”红湖路社区书记张明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