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乾西乡湖头村的西湖边。初春的阳光下,湖水依然有些寒凉,勤劳的村妇却毫不顾忌,麻利地洗涮着衣物、家什,相互间还不忘高声闲谈;湖岸,有老人带着孩童悠闲地晒着太阳,目光落在本村文化礼堂中的励志廊上,忍不住“啧啧”称赞家乡的能人学子……
这一幅“水乡春趣”图,对湖头村民来说,已一别经年,如今再现,令人感慨万千。该村文化员沈争鸣特意为此赋诗《儿忆》,称邻里在西湖浣衣、戏水是“梦中儿时景,重现在当今”。
湖头村内的西湖是长湖支流,也是该村的母亲湖。她曾经清流潺潺,是村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水源。可是,近三十年来,养殖污染,生产、生活污水直排,使她变成了污水池。尤其21世纪以来,一些以收废品为生的外来人口聚居西湖边,将大量垃圾、废品直接抛入西湖,更令她成了人人躲避的臭水沟、垃圾池。对此,家住西湖边71岁的陈兆湘深有感触:“天气一热,我们家就只能紧闭门窗,因为西湖实在太臭了!”
2013年5月,湖头村两委上马了西湖中段(住宅区段,下同)整治工程。本该是令村民拍手称快的好事,最初却引来无数质疑的声音。“上百年没清淤了,不是嘴上说整治就治得好的”;“这样一个垃圾湖,整治起来可不是5万元、10万元就够的,别到最后事情做不好,钱也没了”……面对这样的压力,村两委没有动摇,认为“这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要做就要做好”。
工程启动之后,第一关的清淤就遇到了难题。湖头村党支部书记陈加平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垃圾湖’,淤泥怎么清,大家都没经验。一开始,我们认为人工速度慢,就找来了挖掘机。没想到,挖掘机一下去——陷泥里了,花了不少心思才给弄上岸。”吃一堑,长一智。湖头村两委成员四处求教,在吸取各方面经验后,胸有成竹开始了再一次清淤作业:先用水冲洗第一层淤泥,使其成为泥浆,然后用吸泵吸入罐车运走。这一步,把湖里的淤泥‘洗’掉了一米深。接下来是多年积成垃圾污泥,质地较硬,此时才动用挖掘机作业,又下挖了1.5米,这才彻底完成清淤工作。
西湖清淤圆满收官,湖头人奔走相告,齐声叫好,所有质疑在那一刻烟消云散。民心所向,村两委也对西湖整治的决心更坚定了。这份决心,让他们克服了其后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使整治得以全面完成。
数据显示,至去年10月底西湖整治完成时,整个工程共计投入资金240万元,挖掘、清运淤泥约11000立方米,新建水泥道路约800米,青石驳坎修复约300米,沿线铺设污水管道约500米,拆除农用房10户、面积约850平方米。另外,西湖两岸还安装了青石栏杆、设置了水泥埠头;湖上的百年古桥宁寿桥作了拓宽加固;东岸的二十多棵古树采取了保护措施,并栽种了西岸绿化带;还结合村文化礼堂建设,在沿湖竖起了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和艺术廊……
如今,湖头西湖不仅重现了“浣衣景”,还形成了一个“环湖文化景观带”,吸引了周边上陈、雅宅、联合等村村民前来休闲、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