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干群齐参与美化自家园
在5月29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后,竹马乡迅速行动,掀起了整治热潮。会后,竹马乡开展了“党员公益日”活动,全体乡干部深入到16个村,对各个村进行了全面打扫。经过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打扫,各村的卫生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在“党员公益日”活动结束后,16个行政村按照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继续推进整治工作,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及热心村民纷纷参与到行动中,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的浓厚氛围。
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了李经堂、向家源、下张家和方下店等村,了解了这几村个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镜头一
李经堂村:房前屋后柴火整齐堆放
“现在,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了,房前屋后的杂物少了,柴火也堆放的整整齐齐,整个村大变样。”采访那天,李经堂村主任李文军向记者说起了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村子环境好了,村民住得也更舒心了。”
据了解,李经堂村是距离竹马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全村共有村民400多人。一直以来,村民都习惯到村子附近的山里捡一些柴火拿回家使用。拿回家后,很多村民便把柴火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这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这几年,李经堂村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契机,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督促村民做好房前屋后柴火清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对自家的柴火进行了清理,对于一时清理不掉的柴火,村民们就把柴火堆放整齐。
“接下来,我们村将把环境卫生保护列入村规民约,以增强对村民的约束力。”李文军说。
镜头二
向家源村:鸡鸭由散养变圈养
这几天,向家源村的公开栏里贴出了一张通知,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眼球。通知内容是要求村民对家中的鸡鸭在6月15日前进行圈养或自行处理,不得散养。
“鸡鸭以后不能散养了,路面上鸡粪、鸭粪就少了,这是好事。”“现在路面垃圾是少了,但鸡粪、鸭粪却成了主要的卫生问题。”“村两委想得真细,这样一来,以后村里会更加干净,应该支持”……站在公告栏前,村民们议论纷纷。
在5月29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后,向家源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积极行动起来,对村子进行了“大扫除”。经过连续几天的清扫,向家源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路面的鸡粪、鸭粪却难以及时清理,影响了整治效果。对此,向家源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最终,村两委发布通知,要求村民对自己的鸡和鸭进行圈养,并将其列入村规民约。
同时,针对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放的问题,向家源村两委与每一户重新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要求村民及时清理杂物,将一时难以清理的柴火堆放整齐。
此外,按照精品村的创建要求,向家源村拆除了村内所有的养殖场,对村庄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
镜头三
下张家:垃圾入桶已成村民习惯
“与以前相比,现在大家都会自觉把垃圾倒进垃圾桶内,我的工作也轻松多了。”说起村民们卫生习惯的变化,在下张家村做了10多年保洁员的梅云仙深有感触,“村子干净了,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的确,走进下张家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修剪精致的树木、整齐划一的草坪……都会让你印象深刻。2006年,在各地陆续开展村庄整治行动时,下张家村支书钱瑞华考虑到村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建房问题,便决定进行旧村改造,将村内的老房子进行集中拆除,腾出地基用于建设新房。在拆除老房子的同时,钱瑞华和村干部对村庄的整体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内容包括了绿化种植和水泥路修筑等方面。同时,针对村里卫生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钱瑞华又完善了卫生保洁制度,聘请村民每天打扫村里卫生,并向村民发放了垃圾桶,引导村民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经过努力,下张家村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下张家村将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推进精品村创建,力争在6月底通过验收。
镜头四
方下店村:绿化提档建美丽村庄
作为竹马乡“一户多宅”整治试点村,方下店村对“一户多宅”及危旧房进行了集中拆除。经前期调查摸排,方下店村将拆除一户多宅及危房共计4280余平方米。经过前期的努力,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6月3日,全村共拆除“一户多宅”及危旧房43户,共计3988平方米。
而在拆除“一户多宅”及危旧房后,方下村按照秀美村创建的相关要求,结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对村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为此,方下店村两委在做好拆除房屋和清理建筑垃圾的同时,在村内的空地上种植苗木,预计种植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为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杜鹃王”方永根将自家的杜鹃花免费提供给村里,让杜鹃花点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另外,方下店村两委还聘用了4位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庄路面、水塘、沟渠垃圾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