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政府出点子 农民办文化

婺城首创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新样板

2016-10-26 08:49:4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报道组 陈汝平 月映红

  时节已是深秋,尽管天气转凉,但婺城区蒋堂镇上的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却是热度不减、门庭若市。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这里就会汇聚起大量的当地农民、附近企业工人,或载歌载舞,或读书看报,简直像一个乡村文化大超市。在蒋堂做木材生意的福建人张晓娟几乎每天都会到这里会朋友、运动和娱乐,她称:“这里是我们小老百姓娱乐的最好去处。”

  张晓娟口中称赞的“好去处”就是蒋堂镇农民陈纪祥个人创办的镇文化礼堂,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尚属首家,且已被省文化厅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案例申报为文化部今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

  蒋堂镇素有浙中粮仓的美誉,历史上该镇的粮食产量曾超过浦江一个县。发达的农耕经济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乡村传统文化,形成了浓郁的农村文化氛围,既有现代小戏,又有全市首个婺剧特色村,还有特色鲜明的新安江水库、沙畈水库的移民文化,在当地民间过去曾流传着“上有天堂,下有蒋堂”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鼓励和支持,使该镇大量洗脚上岸的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由此全镇涌现了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的人。现年53岁的陈纪祥就是典型代表,他多年来对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情有独钟,一心想打造一个属于当地人民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

  说起搭上“农村文化礼堂”这班车,个人创办乡镇文化礼堂这事,陈纪祥心存感激:“是党委政府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支持,让我吃下了‘定心丸’,要做吃‘文化螃蟹’的人。”

  据介绍,蒋堂镇文化礼堂的前身是文化大院,位于集镇上,地理位置优越。2009年,有着农村文化梦想的陈纪祥砸锅卖铁,卖掉了自建房,转让了网吧股份,几乎投入了家庭所有的积蓄,在集镇买下了占地1800余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起了集多种文化服务内容为一体、面向农村百姓的文化大院,后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蒋堂老百姓的天堂。为更好服务百姓文化生活,陈纪祥还将厂房的部分场地出租,以此来支撑和发展文化大院。创办之初,因为场地宽敞,且娱乐设施采取免费或低消费经营,文化大院客人盈门,一度红红火火,深受当地百姓的喜欢。但好景不长,由于低收费甚至免费,导致发展面临经费不足的瓶颈,再加上娱乐项目单一,网络快速发展,这个原本老少皆宜的文化大院,来者稀少,整个大院的运行日渐惨淡,直至去年,陈纪祥在十分迷茫中甚至想过放弃,将部分房子出租出去。

  一个老文化大院的衰败,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奔走呼号,也引起了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今年年初,婺城区宣传文化部门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为契机,顺势而为,对陈纪祥的文化大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给其支招——转型升级为以民办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民办公助型乡镇文化礼堂,并派出一名有经验的老文化站长全程参与指导文化礼堂建设。有了党委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陈纪祥信心十足,下定决心再加大投入,对文化大院进行全面提升和改造,并在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将文化大院里的农家书屋成功升级为婺城图书分馆,藏书2万多册,安装起健身器械。

  截至目前,该文化礼堂一期累计投入260万元,相继建好了百姓讲堂、文化墙廊、民间文艺馆、非遗传承馆、乡村记忆馆、祖训家规馆、书画创作室、文体小广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接下来,还将建设塑胶羽毛球场、气排球场、青少年科普馆。

  如今,已华丽转身的文化场所,辐射功能强,已经成为了展示全镇人文历史风貌、宣传政府工作、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举办的项目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日服务农村群众达百人以上。昨天,来自蒋堂镇的金华捷特包装公司的周明,慕名来到已修葺一新的文化礼堂,他带着孩子花了小半天的时间,既看了文化礼堂里有关本地的家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而且还陪孩子玩了各种游乐设施,他连说“没想到”,称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本地博览馆,寓教于乐,太有创意了。当听说是本地农民建设的,他又伸出大拇指说:“蒋堂农民,真了不起!”

  农民办文化礼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仅首开了婺城民间力量参与乡镇文化礼堂的先河,而且也激发了民间办文化的热情。目前,在婺城区,民间自觉要求或主动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企业和个人不断涌现。婺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鹰说,民间自主办文化礼堂,是百姓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然。他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完善经验做法,进一步创造条件,使民间办文化的热情充分涌流。

  编后:民间来办文化礼堂,是婺城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文化礼堂建设新成果。它一改过去文化礼堂由政府主导的建设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全省文化礼堂建设模式,对调动民间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仅靠民间的文化自觉还远远不够,党委政府部门要积极给予引导和支持,帮助群众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这一点,婺城的做法无疑值得各地借鉴。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