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8日是第十七个记者节,是一个属于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然而对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工作的我们来说,似乎每一天都奔走在婺城大地上。是的,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现场,永远在倾听,永远在记录,精神时刻紧绷,步伐时刻准备,这就是记者的真实写照。
在记者节前夕,本报四位记者特意分赴四处,体验四种不同社会角色。本报在此特推出记者节特别报道,让亲历记者说出体验故事,与读者朋友共飨。
10:30-张易全媒体工作室:
看“五改”焕发“青春”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婺城区城中街道的明月街。我身后的这个墙面,就是这次明月街改造的重头戏。改造前,这片墙面因为建造年代比较久远,不少地方已经破损剥落,一到下雨天,墙体就会渗水,既难看又影响市民出行。改造过程中,婺城区“五改”指挥部对原有的墙体进行重新喷砂、粉刷,设计制作了宣传栏,让原本破旧的墙面“旧貌换新颜”,成了明月街上一处靓丽的风景线。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记者,从今年四月借用到婺城区“五改”工作指挥部,每天和指挥部工作人员一起走街串巷,深入老城区改造现场,蹲点拍摄、采访、跟踪报道,获得最鲜活的素材,报道记录婺城区“五改”工作的点点滴滴。
让破旧小区焕发“青春”的是婺城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以来,婺城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做优老城区”的重点民生实事来抓,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提档升级。一方面,铺管网、改道路、搞绿化、修墙体、增配套,帮助蜗居于此的市民,极大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了幸福指数。另一方面,通过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的同步配套完善,提升城市内涵和颜值,促进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在不大拆大建的情况下,旧小区变身新小区,一举两得,实现了市民与城市的双赢。
今年,婺城区共有35个居民小区列入老旧小区提档改造项目,由政府出资实施改造,涉及户数4128户,惠及近2万市民。其中,青春路、明月街两侧老旧小区是婺城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区块。目前,婺城区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期已基本完工;项目二期三标已上招标平台,一标二标正在开展各项准备工作。(记者周金权)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