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是加快婺城都市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让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婺城举全区之力,全民动员,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文明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守护者,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不仅是测评的重要标准,也是市民文明素质体现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彰显,更是事关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眼下,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在创建过程中,市民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昨日,记者分组就此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对文明城区创建的感悟和体会
张路前:参与文明创建 共享文明成果
一大早来到乾西乡湖头村人流密集的湖头综合市场,记者看到菜农们将摊位都各自统一摆放在规划好的位置内,道路边环境十分干净,也不存在占道经营现象,村民们购买菜品也变得一目了然,整个市场整洁有序,而几年前的湖头综合市场,因人流密集,占道经营现象十分普遍,环境卫生的保洁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能有前后这么大的变化,不仅仅得益于乡、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洁美村创建、四治两化等工作,跟村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也分不开。”乾西乡湖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路前告诉记者。
湖头村拥有7个自然村,1100多家农户、2700余人口的大村,存在自然村分散、复杂情况多等特点,文明创建难度可想而知。自开展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以来,环境整治是重要内容,让村民了解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目的也至关重要。“这边你刚打扫完,过一会儿就又有人随意扔垃圾,这不是做无用功了吗?”为此,湖头村专门成立宣传小组,一遍又一遍上门给村民宣传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性,不断助推村民“讲文明、树新风”。
“你们天天在菜市场摆摊,边上都是烂菜叶,你们看着不舒服,人家看到了也不愿意到你摊位上买菜吧。”“都是自己的家门口,建筑垃圾这么一堆,影响也不好”……
“经过乡、村干部一遍一遍地宣传,大家总算意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了,也更愿意配合村两委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了,村民素质提高了,村里环境自然也变好了。”张路前说。
以前,湖头村菜市场周边,商家摊贩占道经营的情况十分普遍。如今,在乡、村联合行动后,不仅拆除商铺门前违法搭建物的,还不断完善日常监管机制,保持市场内24小时环境卫生的整洁。
以前,湖头村村民不懂垃圾分类,有垃圾之前塑料袋一装一起扔在垃圾桶。如今,村庄内每幢房屋前放置着统一规划的垃圾桶,打开一看,村民们都自发将会烂、不会烂分类放置进不同的垃圾桶。
以前,湖头村没有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晚上只能在村周围散散步、聊聊天。如今,村里建成农村文化礼堂,村民们不仅可以跳广场舞,还可以在舞台下欣赏到精彩的节目。
为了进一步推进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湖头村在成立宣传小组的前提下,又成立了防火防盗小组、卫生小组,分别负责道路保洁、车辆停放、两路两侧、文化宣传督导和应急等方面的工作。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各小组人员除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问题以外,还随身携带各种工具,捡垃圾、清杂物、除“牛皮癣”,定期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排查和整改……
经历了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前后湖头村的大变化,张路前表示湖头村还可以更好。“下一步希望能够借着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东风,将湖头村综合市场重新改造,解决环境卫生保洁的问题,重新规范综合市场。”(记者苏晓婕)
李标兴:涵养文明素质 提升城市品位
每天一大早,家住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的李标兴就会戴上红袖套出门,绕着辖区走上一圈,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不文明的现象,就会上前劝导。“小街小巷整洁了,大家心里自然舒畅了。”李标兴告诉记者,这些年,在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影响和社区的宣传引导下,居民们都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不随手乱丢垃圾,实行“门前三包”等,有效保持了小街小巷的干净整洁。
李标兴今年75岁,自1993年就在西市街社区居住,现为该社区通渠巷支部书记、楼道长。他曾是尖峰集团医务室的医师,60岁退休后就开始在社区当义工。可以说,他既是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亲历者,又是参与者,是一步步看着社区越变越好的。
“以前啊,我们这片老小区,由于没有物管,环境、治安都不太好,尤其是在小码头周边及夜市这些核心区块,脏乱差的问题时有发生。”李标兴说,那时候,由于缺少公共厕所,很多人会“钻”到他们的巷子里方便,居民自己的环保意识也不太强,经常把垃圾乱堆乱放。小偷也特别爱“光顾”他们这里,常常把偷来的皮夹子丢在小区花坛或垃圾桶内,“最多时,我们一天就捡到了12个空钱包。”
不过,因为文明城区创建,这些“顽疾”正在慢慢消除。李标兴告诉记者,这些年,社区积极发挥志愿者的力量,进行义务卫生检查和治安巡逻。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每天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巡查,看见路面脏乱,就拿起手中的工具,将垃圾清理干净;看见墙面的牛皮癣,就一点点用铲子将它清除。今年,李标兴还在行政执法局、交警队的组织下,多次走上街头、路口,参与“礼让斑马线”、“你丢我捡”等志愿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不仅提高了社区的卫生环境,也维护了一方平安。
“现在,在社区的带动下,志愿服务俨然成为了西市街文明创建的一道风景。人人充当热心志愿者、文明劝导员,文明创建的氛围很浓厚,居民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李标兴笑道。
这不,今年年初,西市街辖区的中山路进行路面改造,导致垃圾车没办法正常驶入,郑家弄的一处垃圾站暂时不能使用。这处垃圾池附近共有7个单位,住着三百来户居民,为了防止居民继续往此处扔垃圾,社区干部用木板将垃圾站围了个圈,并在木板上写明原因,希望居民配合工作。李标兴本以为这是徒劳的无用功,没想到大家都很自觉遵守这个“约定”,宁愿绕远路将垃圾扔在外面的垃圾站,也不愿意破坏小区环境,让李标兴深有感触。
“在我看来,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不仅让小区的环境变好了,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居民的素质提高了。”如今,走在西市街,街巷干净整洁、居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互助、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是越过越幸福。展望未来,李标兴也希望更多的居民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让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记者郦莎)
楼耀旋:文明添底蕴城市树形象
“你看,现在我们村口就是公园,宽敞的道路,茂盛的绿植,环境明显改善了很多,老百姓都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在新狮街道勤俭社区居住了一辈子的楼耀旋谈到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感受时说道。
新狮街道勤俭社区位于市区迎宾大道“杭金衢”高速市区出口,是金华城市的北大门。但回忆起以前的“北大门”,不少市民都是连连摇头。
楼耀旋告诉记者;“以前这边各种车乱停,垃圾乱扔,东西乱堆。还记得有一次一家人开着小车自驾来金华,下了高速向我问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们随口说的一句话‘金华不是宜居城市吗?这门面也太差了点吧’。现在我很希望能再遇到他们,让他们看看现在的环境,想骄傲地跟他们说,现在的金华门面高大上吧。”
如今,沿着宽敞的迎宾大道行驶,远远地就能看到在路边树立着“勤俭社区”四个大字的景观石,能容纳四车交汇的村中宽敞道路,被修剪地整整齐齐的道路绿化……从该入口向村中走去,一个占地约有5300平方米的公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位大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村上新修建的公园,晚上有灯光,有供大家休息的石椅和凉亭,还有供小孩子玩耍的滑滑梯……一到晚上,大家聊天的聊天,跳舞的跳舞,都喜欢聚在公园里呢,不少人都戏称这是勤俭的小‘婺州公园’呢。”
每天傍晚时分,居民们在公园内唱起新歌演起小品,各式各样的广场舞催生了文化惠民新模式,真正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一个小小公园,连接着邻里乡亲的心,文明歌舞中矛盾少了,陋习少了,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了,老百姓充分感受到文明城区建设的乐趣,尝到了文明创建的“甜头”。
勤俭社区的保洁员张爷爷每天早上4点多,他都会准时起床工作,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对城市环境的变化也深有体会。“以前,大家都是一堆垃圾放在那边,垃圾散落一地的情况很多。现在家家户户都进行了垃圾分类,大家主动地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地点,还会清理好自家的垃圾箱。大家的文明意识提高了,我们没以前那么辛苦了。”
“以前很多人会觉得打扫卫生是保洁员才做的,现在好了,大家的环境意识都上来了,也不随地乱扔垃圾了,自家门口的三包工作做的可干净了,有时候社区还会组织志愿者们进行大清扫,这些改变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文明创建的好处。”张爷爷说。
而谈起勤俭社区未来的规划,该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邵建国充满了信心。“目前,我们正在对社区内的一些乱搭乱建和危旧房进行整治。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在社区周边建两个休闲娱乐公园,从而将勤俭社区打造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让居民们真正地体会到创建文明城市,改变的不仅仅是市容市貌,还有人与人的关系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记者 朱慧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