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真牛,连新华社和央视记者都一起赶来采访了!”这几天,一提起蒋堂镇泽口村,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这样说。原来,近日,新华社和央视工作人员在该村用镜头记录了一场以“婺剧传承、孝义传承、廉政传承”为主题的走亲活动。
素有“婺剧进校园”之传统的东市街小学,是这场走亲活动的主角之一。一直以来,该校以婺剧中的德育价值和音乐之美为内涵,以阅读和视听相配合为手段,让学生们在婺剧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领略当地人民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和特有的风俗、审美观。
而此次走亲活动的另一主角泽口村,因村民历来爱看、爱演并爱创作婺剧,婺剧氛围十分浓厚。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婺剧文化,2015年该村建成了全省首个农村婺剧文化园。该园占地2000平方米,内有婺剧知识普及廊、经典婺剧墙画廊、婺剧坐唱班活动室、婺剧剧本创作室、婺剧传承陈列室、婺剧节目排练室、婺剧演出小广场,以及当地婺剧人才榜、民间婺剧典故栏等,是金华市和婺城区的婺剧文化传承基地之一。
因为共同的特色,此前东市街小学和泽口村形成合作——学校在村里设置了婺剧研学实践基地,一校一村联手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德育课堂”,定期开展婺剧普及、唱演观摩等各类研学活动。
据悉,此次走亲还是蒋堂镇政府和东市街小学落实“双堂双进”,以德育教育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蒋堂镇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内容,通过培育礼堂文化传播队伍,打造礼堂德育精品课程,加强礼堂文化的熏陶教化功能,以及深入挖掘各村文化内涵、特色背景、历史名人等手段,探索中小学德育实践特色课程、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优秀文化“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走亲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熟悉历史典故,提高学生分辨是非曲直、判断好恶的能力。同时,丰富的活动内容,也能让德育‘润物细无声,点滴入心田’。”蒋堂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还将挖掘农村文化对村民乃至村干部的教育功能,把党的阵地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融入到婺剧和其他形式中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