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婺城区坚持以“十大专项整治”为重点、落实“河长制”为抓手,下决心、定目标,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工作,逐步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景线,让全区各条河流的水质都有了明显改善。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成为吸引市民的一道靓丽风景。
今天,就让记者带您飞越婺城区的四条最美河流,感受婺城“五水共治”后赏心悦目的美景。
白沙溪:
水清岸绿宜人宜居
金秋九月,暑气未消,上午十点,漫步在白沙溪旁,细碎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散发出粼粼波光。清澈的溪水沿着错落有致的阶梯潺潺而下,吸引着过路的少年嬉戏玩耍,丰美的水草则独添了一抹绿色的灵动,将白沙溪点缀得更加可爱。
“经过这几年的整治,白沙溪是越来越美了,现在,我们没事都爱来水边走一走,看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家住白龙桥镇华核新村社区的王大爷如是说。
环境整治让母亲河“清”起来
白沙溪,又名白龙溪,为金华江主要支流,长65公里,流域面积348平方公里。它发源于遂昌、武义交界的狮子岩,流经沙畈、琅琊、白龙桥三个乡镇,并于白龙桥后杜村汇入金华江。
自古以来,白龙桥镇便是水陆商贸重镇,白龙古廊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道枢纽。古廊桥下潺潺流过的白沙溪,则是很多白龙桥人心中朦胧的“乡愁”。
然而,不知何时,白沙溪美丽不再,塑料袋、废弃的瓶罐等垃圾落入溪中,清澈的溪水变绿、变臭。渐渐地,白沙溪畔人烟稀少,没有人再提起,它是哺育了白龙桥人祖祖辈辈千百年的母亲河。
一场拯救“母亲河”的行动迫在眉睫。
本着“治河先治污”的理念,在白沙溪治理中,该镇全面关停、整治了沿线的砂石厂、小加工作坊、畜禽养殖场以及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完成了沿线12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工程。除了污染源治理,该镇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对白沙溪的河道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组织镇里的党员干部、企业员工、妇女组成志愿者队伍,做好“五水共治”宣传,营造人人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2015年元旦,白沙堰上方举行了以“五水共治,泳者归来”为主题的冬泳活动。当时经水务部门检测,白沙溪水质已达到III类。这无疑是对白龙桥镇治水成果最好的证明。
如今,白沙溪溪水清澈、堤坝平整。每到夏季,就会吸引不少市民来这儿游泳,在附近居住多年的陈师傅说:“治理前后可真是天壤之别!以前河道、河坝杂草丛生,垃圾遍野,经过一次次清理,现在河道变得干干净净,大家也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
细化举措让母亲河“亮”起来
今年,对于居住在华核新村社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令人高兴的,因为,困扰了他们多年的污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据了解,位于白沙溪附近的华核新村社区,占地面积207亩,居住人口近3000人。社区建设时,受当时市政配套工程不完善等条件制约,社区排水系统按地势和方向向外自然排放。经过40多年的使用,社区的地下排水管网断裂、老化等情况也较为严重,导致污水混流、渗漏,成为白沙溪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居民改造的呼声日渐强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自2016年9月起,该社区对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进行改造,并于今年1月竣工验收。如今,雨污分流管网运行已经大半年,不止没有污水再排入白沙溪,社区的环境也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我们不仅完成了华核新村社区附近的市政排污口改造,对宾虹桥下游的市政排污口也进行了截污纳管工程改造,确保流入白沙溪的水质达到环保标准。”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几年,镇区内10.81公里白沙溪的治理一直是全镇干部的头等大事。虽然白沙溪的水质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治理工作并未结束。“长效保洁,防止反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从细节入手,将污染源彻底消灭。”
突出特色让母亲河“美”起来
然而,想要将白沙溪打造成“最美河流”,仅仅是水质的提升,还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白沙溪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它有东汉建成的三十六堰坝,自然风光曾得到历代名人赞赏。治理白沙溪,还要着力突出它的特色之美。
为此,该镇遵循历史特色,对现存的古堰坝进行保护并实施了第三古堰恢复工程。同时,治理河道与美化生态互相促进。对河道两岸进行了生态修复,因地制宜种植绿化;学习芦苇生态净水模式原理,在有需要的河段种植芦苇。
未来,根据场地现状资源特点、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需求,白沙溪还将在不同河段流域展示不同的景观风貌,打造蓄洪湿地、亲水平台、慢行系统等既美观又实用的设施和风景带,并计划建设相应的公园、园区,以丰富流域人文景观,实现水清、岸绿的整治目标,让母亲河真正“美”起来。
(记者郦莎)
走生态廊道看最美梅溪
实施梅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推动治水与旅游经济、生态经济齐头并进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安地镇高度重视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相继实施了梅溪流域水利工程、“清三河”、截污纳管等工作,截至目前,整治成效初显。
漫步梅溪看最美风景
乘车沿着梅溪一路驶来,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折射着阳光泛出朵朵涟漪,滩涂上的芦苇随风摇曳,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此情此景,不禁让人驻足观看。站在梅溪河畔,看着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闻着堤岸上泥土混合着青草的芳香,心情也随之变得轻快起来。
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交相辉映,在溪岸上,有静坐垂钓的老者,带着齐全的装备等着鱼儿上钩。走上前一番询问,这位老者等待了数小时都无收获,也依旧满面春风,“风景这么好,钓不到鱼在这里吹吹风看看景也很舒服。”老人笑着说。的确,在如此秀丽的风景之中,即使是有满腹的烦恼,大概也能抵消大半了吧!
走下河岸,来到水边,溪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游过,随手一抓,又全都迅速散开,展开双手只有一捧清澈的溪水。不远处,有全家一起亦或是好友三五成群在水中嬉戏,一解初秋时节的燥热。水面上,还不时有飞累了驻足休息的鸟群,一边休闲地梳理着羽毛,一边捕捉水中的鱼虾充饥。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汪碧水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马当先创最美河流
梅溪被誉为金华的“西溪”,河道蜿蜒曲折。去年,金华启动梅溪综合治理工程,整治河道14.3千米,实施堤防工程23.6千米,在沿线建设湿地公园、景观湖公园以及结合堤防堰坝进行景观公园等建设。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梅溪流域打造成为集景观、休闲、旅游、生态“四位一体”的最美景观廊道。
在梅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安地镇一马当先。自去年起,安地镇就以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为指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梅溪进行全面整治,对河道及两岸进行集中清理,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通过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梅溪水环境,再加上近年来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畜禽养殖整治等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污染水环境的不利因素。
除了配合梅溪指挥部工作部署,确保梅溪流域安地段工程无障碍施工,安地镇还以建设打造最美河流、最美生态廊道、最美村庄为要求,高标准、高定位推进梅溪沿线7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由点连成线,再覆盖梅溪两岸整个面,打造宜居、宜游的高端民宿区、休闲旅游区。
以水为媒建最美水乡
安地镇岩头村,西邻梅溪,自从梅溪廊道精品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村庄结合“五水共治”、“四治两化”、乱搭乱建治理等重点工程,拆除违建25户,拆除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对村中多处水质进行提升,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从今年八月开始,岩头村精品村开始施工,预计将于十月底完工。通过村庄建筑立面改造,强弱电线路规整入地,道路白改黑及青石板、鹅卵石铺面,景观带布置等措施打造宜游、宜居村落。
另外,村中还将建成水系联通激活项目,该项目依托梅溪古河道,工程建设河道长650米,宽35米,水面面积约22750平方米。整个工程将打造成特色古梅溪河道,通过水系激活,绕村而流,形成“青山环抱、客在画中游”的意境,打造“蓄水润村、引水入村、活水兴村”的浙中水乡。
“我们村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水’,曾经的梅溪古河道是从我们村中穿村而过的,现在遗址还留存着,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梅溪,充分挖掘村庄特色,将岩头打造成一个江南水乡古村落。”说到岩头村未来的发展,村书记陈秋平满怀希冀。
水育人,人治水,在千百年的发展当中,人和水和谐共存,创造出一个个佳话。
(见习记者吕璐)
“十里长湖”的今昔蝶变
近几日,乾西乡长湖正在进行清淤工作。工人们穿着防水裤,在被抽干了水的河道里忙活。河道中间,有工人拿着水管冲洗,河底的淤泥被抽入沉淀池,岸边一担担的垃圾被倒入清运车。“经过这几年的治理,长湖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乾西乡的水务员金晓剑说道。
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婺城区委、区政府关于“五水共治”的战略布局,乾西乡以长湖整治为重点,结合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内容,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从河水到岸边景色,长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湖水:从黑脏臭到碧波荡
长湖是金华的古河道,全长约12公里,贯穿城西街道、乾西乡、竹马乡三个乡镇(街道)的12个行政村(社区)。在长湖边土生土长的乾西人心里,长湖就是他们的“母亲河”。但是,近几年为了发展经济,大家忽略了对长湖的保护。企业、工厂随意排放生产污水,周边生活的百姓们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散发着阵阵恶臭的长湖给人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
为此,乾西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下定决心要给长湖来个“大换装”,重现长湖河水清澈、鱼儿成群的美景。
首先,为配合“五水共治”,乾西乡提出“全民共治,全面攻坚”的口号,努力打造婺城区“五水共治”的乾西样板。治水要“拔草除根”,乾西乡从污染源头抓起,坚决关停污染水源的畜禽养殖场,推行生态养殖。并对全乡所有河道、水库、池塘、沟渠等进行细致排查,减少污水流入长湖。
近几年,该乡又全面开展检测劣V类小微水体,并制定“一塘一策”剿灭方案。此外,各个村庄、街道安装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为了净化水体,长湖在城西街道流段引入婺江水。循环往复,长湖水最后又再并入婺江。如今的长湖,河水碧波荡漾,河底红鲤鱼则在水草里摇曳着尾巴,自在惬意。
长湖人:出钱出力严整“母亲河”
长湖贯穿乾西几大村落,生长在长湖边的人们对长湖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乾西乡雅宅村党支部书记陈春燕,生于长湖长于长湖,对长湖的治理十分重视。她说小时候总会到长湖里戏水游泳,而家里喝的用的水都取自长湖。
在整治长湖的过程中,陈春燕处处以身作则。2014年6月的一天,由于接连几天的大雨,让长湖湖水暴涨,河里的水葫芦、垃圾都被冲到进村的桥上,在陈春燕的带头下,村民们齐心协力清理了一大堆水葫芦。除了乡干部,乾西百姓们也身体力行,保卫“母亲河”。
在长湖综合治理工作中,乾西乡的“巾帼护水队”分外亮眼。乾西各村的妇女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捡垃圾、清河道、自发担任宣传员,真正做到巾帼不让须眉。2016年,金华市妇联六届五次执委会上,来自长湖之畔的上陈社区、湖头村和雅宅村成为了金华市治水护水巾帼示范村(社区)。
在这些榜样人物的带头下,带着对“母亲河”的热爱,在长湖治理行动过程中,乾西百姓万众一心,既出钱又出力。冒着严寒打捞垃圾,下到腥臭的河道清理淤泥……长湖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誓必要长湖重现儿时景。
长湖景:诗意长湖点睛乾西
“情筒一敲响嘭嘭,放开喉咙唱开场,台前观众听端详,今天别的都不唱,五水共治是方向,十里长湖摆战场,人山人海好闹忙,千军万马共治水,整治长湖还原样,绿水青山共分享……”乾西老人葛德成用金华传统曲种编唱了一首《十里长湖》。自打响长湖保卫战开始,长湖蝶变让这位老人有感而发。
如今,走在长湖边,随处可见两岸绿柳垂条,阳光下河水粼粼。站在工贸街桥头,时不时可见河岸绿堤上飞过几只白鹭。到傍晚,附近的居民三三两两来散步消食,长湖景观公园里,大妈们的广场舞早就开场了……
而在长湖景观公园小广场边上,一条Z字型长廊里游人来来往往,或驻足观看廊画,或坐着小憩。这是长湖治水长廊,廊画上记录2013年7月至今长湖治水的完美蜕变,下河捞泥、宣传标语、景观设计……
而在不久的将来,长湖还将根据自身的特色,以“生态城西、诗意长湖”的理念,建设长湖湿地公园,传承长湖周边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金华最美西大门。
“道情一曲传佳音,长湖成为风景线,十里长湖水边清,清清流水可游泳……”正如戏文里唱的那样,长湖会是乾西最美的风景线,会是婺城的“最美河流”。(见习记者陈晓倩)
蜕变的桐溪——
家门口的风景
桐溪,系金华江支流,发源于长山、安地、沙畈三个乡镇边界的大坪尖。桐溪流经沙畈乡、长山乡、白龙桥镇和婺城新城区,总长22公里。长山乡辖区内的桐溪从思村到邵村约14.8公里,流域宽度4~20米,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
前几年桐溪沿线的畜禽养殖户不断增加,由于污水排放不达标,加上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少量工业污水的排放,一度造成了桐溪污染严重,使之成为了婺城区的“最差河流”。
针对桐溪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婺城大力推进“清水治污”、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专项整治工作,此外,还大力推进了桐溪的截污纳管建设以及河道景观建设……
全体干部上下齐心整治工作稳扎稳打
长山乡是金华的畜牧大乡,曾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南方奶牛之乡”,乡里的养殖场一度多达500多家。这条在长山辖区的桐溪,曾被命名为“最差河流”河面上垃圾漂浮、黑臭不堪。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自2013年起,长山乡干部们迎难而上,深入一线排摸情况、制定方案。去年10月,结合剿灭劣V类水工作,长山乡又对剩余养殖场进行关停和整治。此后,全乡干部们几乎放弃了节假日,天天在乡里加班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今年4月,为了帮助养殖户卖掉滞销的鸭子,全乡干部更是在微信里吆喝起了“卖鸭”生意,短短几天,销量上万。
长山乡的乡、村两级河长们严格落实巡河要求,定期查看河道及两侧保洁、排水口情况,做到动态掌握、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并在巡河手册或是手机端APP上记录下实时情况。此外,长山乡还进一步组织完善了河长例会制、考核督查制、河长巡查制、举报受理制等相关制度,推进长效管理。
吴靓是长山乡党委书记,也是桐溪长山乡段的河长,在完成定期巡查工作之余,在河道卫生的集中整治行动中,她都带头参与,“这是给村民一个示范带头作用,给他们一个导向和信号,实际行动永远比任何宣传标语都有用。”在她的带领下,长山乡全体干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按时完成了全乡范围内248家畜牧养殖场的关停、拆除、复垦工作及6家生态牧场的提升改造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畜牧业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加强长效监管,切实防止畜禽养殖污染新增与反弹。
与此同时,长山乡有序铺开生活污水扩面提升工程、河道长效保洁、河道清淤疏浚、洁水养鱼等工作,各项措施齐头并进,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今年,我们治水力度不减,做到巩固现有治水成果,着力打造更绿色、更美好的人居环境。”吴靓站在初显成效的河道旁自信满满地说道。
变化有目共睹现状赏心悦目
现如今,桐溪的水质已能达到三类水以上,近几个月更是稳定在了二类水质。在全乡剿灭劣V类小微水体的工作中,通过多轮的排查,认定的25个劣Ⅴ类水体已全部完成销号报结,通过了区督查组初步复核验收。
此外,长山乡还全面深化建立了小微水体的“池塘长”制度,在显眼位置竖立河长、池塘长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开展石道溪三村段、石道畈碗塘、张思桥村中水塘等小微水体的清淤工作,做到进一步深化巩固提升水质。
桐溪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溪水的颜色就像酱油一样,夏天人还没走近,就能闻到阵阵臭味。可现在桐溪的溪水清澈见底,溪里时不时还游着一尾尾红鲤鱼,呈现出了一派“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一到傍晚就有村里人来此嬉戏,周末更是有人开车过来游泳玩水。
一名正在溪边洗菜的妇女告诉记者:“以前桐溪很脏、水很臭,手伸进溪里就看不到手指头,大家都避开走,但是经过治理,现在的桐溪又清澈见底了,我们又能像以前那样在这里洗菜了。”村民们真真切切见证了往日的臭水沟蜕变成了家门口的风景。 (记者胡艳)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