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婺城答卷人”大调研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在婺城的乡野田间,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村访户的忙碌身影;经常可以听到一个个党员干部蹲点调研、助力发展的动人故事。干部们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深入一线蹲点调研,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体恤民意。他们在村里与村干部商议村务,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拉家常,在农户家中访民情解民忧……这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婺城答卷人”大调研活动带来的一幕幕生动场景。走访期间,干部认真调研,详细记录,做到摸清情况底数、查清问题源头、理清帮扶思路,扑下身子听民声、知民情、连民心。
从4月18日开始,本报特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婺城答卷人”大调研》手记,记录一个个真实感人的调研镜头,见证一个个问题的梳理和破解,并推广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我们从调研手记的点滴之间共同感受“全域一线走访调研、全员一线大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自我加压奋进,努力干在实处,自觉当好新时代婺城答卷人。
严抓细管打赢“蓝天保卫战”
潘宏德
为有序推进城市管理,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3月份我区启动了“智慧新城”建设,以宾虹西路精品示范街创建为起点,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组建一支巡查队伍、建立‘智慧新城’信息指挥中心、健全处置响应机制、成立‘智慧新城’管理领导小组”的“四个一”建设,将市政、园林、交通、行政执法、公安等多个智慧城市管理成员单位有机融合,高效、快速地处理各项事务。那创建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问题一:渣土破坏环境,如何破局?
调研走访中,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扬尘污染严重。未覆盖的渣土车飞啸而过,留下一溜尘土,路面污染、市政设施损坏、平整的土地上多出了一个个“小山包”,渣土围城,急需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了解情况后我局立即召开专项整治工作布置会,抽调局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本着“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处置规范有序、执法查处严厉”四个原则,通过严管重罚,还市民那一片“婺城蓝”。
前不久,执法人员查获城防工程承包方运输渣土砂石时污染宾虹西路高桥段,同时还存在损坏绿化、损坏市政设施等违法行为。经过深挖细查,还发现渣土堆放场未经审批,涉嫌擅自设置消纳场,砂场堆放未覆盖及部分砂石料运输存在非法买卖嫌疑。对此,执法人员除要求当事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原状外,还对其处以罚款13万元的行政处罚。
今年清明节期间,行政执法人员又在临江路洞溪城防大坝附近查获大量偷倒建筑渣土运输车,区主要领导指示要求严肃查处。为此,执法人员多管齐下,全面查处。上查源头,对施工方将渣土交由无资质单位处置予以立案处罚;中查运输方,对其无资质运输处置、污染路面、乱倒渣土进行立案查处;下对场地提供者按擅自设置消纳场予以严惩。通过组合出拳、铁腕整治,乱倒渣土的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通过严管重罚,新城区渣土污染环境的情况得到有效破解,得到周边居民的高度认可。市民也高度参与,积极为我们提供线索。近日,我收到白龙桥金竹园村民举报称附近有人乱倒下水道淤泥,污染了环境。该信访件交办后第二天我们就成功处置了该信访件交办,充分体现了执法铁军的高效、务实。当然,区行政执法部门也坚持“堵疏结合”,我们也正在与市建设监察部门沟通协调就婺城区渣土消纳场设置拿出方案措施。
问题二:砂石场管理任重道远,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走访调研中,我发现砂石场扬尘污染是困扰“智慧新城”创建中的一个顽疾。婺城区九个砂石场,有三分之一在新城区,管理任务任重道远,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调研结束后,局党组立即分解细化任务,完善责任分工,落实目标要求,明确完成时限,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实行一名局领导班子挂牌,机动中队专项管,辖区中队交叉管的执法机制。按照《婺城区制砂场规范化整治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制砂石场地五个百分百(即场地围挡、砂石覆盖、进出道路硬化、场地洒水降尘、车辆运输封闭)。制定《婺城区砂石行业冬春季扬尘治理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职责,强化督查考核。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时整改。
坚持每月一例会,布置规范管理任务,落实查处责任;坚持每月一联合执法,执法、环保、国土、水务等部门按各自职权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执法中队坚持每周两次以上突击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有针对性的落实整改措施。自规范整治任务布置以来,执法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0多次,暂扣挖机和运输车辆50多辆(次),取缔无证砂石销售点11处。
(作者系婺城区府办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局长)
振兴新时代婺城茶产业
郭梓军
3月以来,围绕着市区两级大调研工作的有关部署,婺城区农林局拟定了一批群众长期关注的农林发展课题。婺城是一个农业大区,茶产业作为我区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涌现了浙江采云间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但同时也出现了茶园萎缩、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品牌知名度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大家一致非常关注,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就召开了在外茶商座谈会,通过座谈了解行业所急所需,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政策服务。这一次借大调研的春风,我们先后走访了箬阳、塔石、莘畈等山区乡,并组织了有关人员前往丽水市松阳县考察,先后与十几名党员群众面对面交谈探讨。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我们认识到茶产业是带动婺城西南山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通过茶产业振兴盘活婺城乡村振兴大局,调研组梳理总结了几方面思路。
一招工难,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发展压力加大。
调研中发现,用工难问题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由于茶园多位于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进山道路较差,传统的采茶工人多是年过半百的当地妇女。由于薪资水平一般,工作较为辛苦,农忙时节很难找到工人,来不及采的茶叶只能荒废在树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以莘畈茶叶大户刘银根为例,今年春茶采摘期间特意从安徽请来了采茶工,除了要付工资外还要解决吃饭、住宿问题,茶叶价格没有上涨,成本却一直在增加,他感到负担很重。
建议:要逐步形成“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通过散户出茶园,行业龙头经营主体出行业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商标、销售市场的形式,整合资源,一方面以机械化方式代替人工降低用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利润反哺行业人才,使得行业精英切实获取行业红利,让农民真正成为体面的行业。
二:用地难,茶叶加工生产用房问题制约产业发展。
由于山区土地资源紧张,茶企主体往往很难建立符合政策规定的加工用房。受成本约束,大多茶叶经营主体多选择建立以设施农用地为主的生产用房,但是根据有关规定,设施农用地只能作为“茶园管理设施用地,茶叶青叶分拣场所用地”,不能进行经营行为。这样一来,经营主体或是民间资本难以找到土地建设经营用房,或是资金不足只能“望房兴叹”。
建议:土地政策不可动摇,破解难题方向在于和国土、规划部门一起不破法规破常规,通过茶叶行业协会整合各方资源,按我区的地域以及现实情形,在每个山区主区域各建立一个加工中心,平原在白龙桥白龙山茶场和乾西栅川各建一个加工中心,主要负责按公司要求加工茶叶产品。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茶农陷入“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不利局面,集中政府扶持资源,逐步形成行业发展规模。
三品牌弱,品质不俗但市场表现不佳
走访中我们发现,我区茶品牌众多,但除“采云间”“婺江丝雨”“玉阳春”等少数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其他的品牌的影响力很小。因此茶叶销售市场被其他区域的品牌逐年吞噬,出现了本地区有好茶却无路可销的现象,在外婺籍茶商多销售知名品牌的普通品质茶叶。
建议:针对品牌问题,婺城在外茶商新春座谈会后就有了解决方案。设想是整合行业力量,建立区域茶叶公共品牌,经过春节以来的奔走,由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李文鸿牵头成立的“浙江婺商茶叶有限公司”已经注册,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股东均为协会理事。今后将按照公司+协会+基地模式进行运作。公司正在注册商标,今后区农林局将联合宣传部、旅游局、文体局等有关部门为婺城茶叶公共品牌的发展,宣传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作者系婺城区农林局党组书记、局长)
优化农信担保服务助推“三农”发展
韩卫
婺城区供销社农信担保公司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主题,以大调研活动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服务特点,围绕做好“农信惠民”文章,不断找补短板,进一步转作风、优服务、控风险,着力推进担保服务的全方位提升。
一、以大调研促作风转变。
为了进一步找准担保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公司结合实地走访、开座谈会、填写问卷等方式,听取和了解服务对象在员工作风、服务水平、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大调研开展以来,共征求到意见10余条,梳理问题10余个,如针对服务对象反映的中午时间业务办理不便的问题,公司通过缩短业务窗口午休时间、保证窗口服务人员中午待岗等方式,做到“即来即办”,及时满足客户要求。同时围绕“党建+农信”品牌打造,开展农信党员先锋岗创建、新老党员“传帮带”、业务廉洁承诺等活动,以党风带作风,发挥公司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树立农信担保良好形象。
二、以大调研促服务优化。
通过前期调研及业务梳理发现,公司目前涉农担保总额占比偏低,涉农对象服务惠及面还不够广,公司积极调整服务策略,通过与银行沟通,争取银行支持,利用乡镇农合联平台,进一步宣传农信担保,扩大公司影响,帮助涉农群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如白龙桥的挺美菇业,计划进一步扩大海鲜菇生产线,但是缺乏贷款担保,其从白龙桥农合联处得知农信担保可以提供担保服务,便前来咨询担保业务事宜,公司第一时间安排业务员上门了解情况,业务初审后,又主动帮助其收集整理相关业务资料,同时与银行对接,争取涉农贷款最低利率,并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办好了担保贷款手续,缓解了资金缺口问题。
三、以大调研促风险管控。
公司不断完善业务例会制度,管理层和业务员及时将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风险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围绕“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流程管控,总结好点子、好办法,及时推广至业务操作中,进一步补齐风险管控短板。此外,依靠前期调研走访,公司与银行信贷员、长期老客户、村两委等群体建立起了良好关系,并形成了信息交流机制,为多方位、多渠道全面掌握担保对象信息,增强风险判断能力提供了帮助。
(作者系婺城区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