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倩
距离金华市区50多公里的箬阳乡箬阳村,淹没在大山深处。2名老师,11名学前幼儿,构成了这个村子最热闹的地方——箬阳乡中心幼儿园。
自17岁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汪方明和童月清夫妇俩就坚守在大山深处,居陋室,同甘苦,育桃李,把一拨又一拨的孩子们送出大山,甘做山里孩子的“灯塔”,照亮通往希望的路。
放心不下,为孩子们留守山区
2016年3月,教育部门为了整合教育资源,箬阳乡中心学校被合并到位于安地的仙源湖实验学校,他们夫妇是最后的留守教师。老师和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箬阳前往安地,学校里仅剩十几名幼儿园的孩子们。事实上,汪方明和童月清也应当前往安地任教,然而这里的十多名孩子们却揪住了夫妻俩的心,“如果我们都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
箬阳乡地处偏远山区,如今留在村里上学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较困难或是留守儿童,外出上幼儿园于孩子、于家庭而言都不太方便。带着对孩子们的“放心不下”和对箬阳乡中心学校40多年的感情,汪方明和童月清决定留下来。从教学、管理,到偶尔兼顾“厨师”,年过半百的夫妻俩撑起了一整个学校。对11名孩子来说,“汪老师”和“童老师”是除了家人之外最亲近的存在,从教学到生活管理,都由夫妻俩亲力亲为。
因为教学资源有限,孩子们不论年龄都在一个班级。他们都来自箬阳乡各个自然村,最远来自6公里外的罗坪村。不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在教学日里,清晨8点多的箬阳村车站,总能见到汪方明夫妻俩的身影。因为交通不便,父母在外工作,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被爷爷奶奶送上往返箬阳村的城乡公交车,至箬阳村车站再由汪方明夫妻俩接至学校。这趟公交车每天仅两班,一早一晚,似乎也成了孩子们的“校车”。
山区幼儿园,资金有限,汪方明和童月清尽可能的给孩子们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走廊上挂的装饰品是我们自己做的,还有那些画都是孩子们画的。”童月清如数家珍。楼道、围墙边都是一盆盆整齐的鲜花和绿植,“前段时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里把多余的花送到学校,我们‘借花’装扮了幼儿园。”不算太大的幼儿园被夫妻俩打理得井井有条。
事实上,幼儿园原先并不在中心学校内,而是在学校对面的宿舍楼一楼。一条路之隔,因为地势问题,宿舍楼一楼地势较低,就在河边,环境潮湿。“这么小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待不得的。”童月清说。而就在前年汛期,某天下雨,河水涨到教室里,所幸孩子们都放学走了。就此,夫妻俩把幼儿园移到了中心学校内。
刚开始接手幼儿园时,汪方明和童月清两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汪方明说:“以往带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而现在带的孩子都还小,一不留神就怕他们摔着碰着了。”采访间隙正是孩子们课间活动时间,夫妻俩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动向,时不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没有从教幼儿的经验,最初的时候,夫妻俩每天晚上都商量着每天的教学方式方法,用休息时间去看书、上网学习经验方法。“学校就我们两个人,我们出去培训的话就没有老师带孩子们了。”也正因为此,这里的孩子乐观善良,热情大方,他们会对过往的人们高声喊“叔叔阿姨好”;会用洗过手的水轻轻地浇灌花坛里的花草;会在玩滑梯的时候礼让他人……
走在校园里,也随处可见夫妻俩的细心:新办置的滑梯固定处有一颗螺丝突出,童月清用瓶盖将突出部分盖住,防止孩子们刮到;走廊上孩子们的洗手盆和毛巾整齐的摆放着,晒着太阳消毒;还有每个星期都得清洗、消毒的木马等大型玩具……夫妻俩说:“家长把孩子们送到我们这儿,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做到就是不能辜负他们。”
热爱教育,40余载追梦历程
汪方明今年60岁,妻子童月清今年也51岁了,夫妻俩有着相似的经历。因为热爱教育、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夫妻俩都从代课老师开始做起,再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艰辛和苦楚,让他们都格外珍惜如今这份职业。
汪方明是箬阳乡罗坪村人,家里有兄弟姐妹7人,家境贫寒,但是父母亲却格外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再苦再穷也让兄弟姐妹们都上学。
1974年,汪方明以优异的成绩从当时还有初中部的箬阳乡中心学校毕业。一年后,因为师资紧缺,他被校长请回去当代课老师,当时他才17岁。“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身高才1.5米,体重才七八十斤,站在讲台上一点也没有老师的样子。”回想当时,汪方明十分感激校长的知遇之恩,“当时领导来听课都觉得我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但是校长极力维护我、挽留了我。”
为了不辜负校长的期望,也为了渴望知识的学生们,汪方明抓住各种培训机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1976年3月受学校的委派到当年的金华县工农兵五七学校师训班学习,学习的时间是半年。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为了不耽误学习,汪方明都要凌晨三四点起床,走上几十里山路翻过两座大山到达学校,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仅有初中毕业的汪方明深觉自己的不足,1981年,他又报名参加了函授课程,考取中师文凭。
函授课程持续五年之久,这五年时间里,和他一起报名参加函授课程的老师们都陆陆续续放弃了,仅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说,那个时候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微不足道,许多人劝他放弃,但是因为一直以来的教师梦,他坚持了下来。终于,1986年,汪方明取得了中师文凭,从代课老师转为公办教师。与此同时,这一年汪方明也在朋友的介绍下,与妻子童月清相遇相知。
童月清1968年出生于白龙桥镇后童村,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作为长女的她读到高中就辍学去当代课老师,辗转于周村、罗坪等村小。或许是有着共同的梦想,或许是相似的“追梦历程”,汪方明和童月清格外“谈得来”。夫妻两人共同努力,互相督促,1996年两人双双拿到了大专文凭,此时,童月清也抓住机遇,从代课老师转为公办教师。
几十年时间里,夫妻俩将自己的半生扎根在大山里,用细心、耐心和精益求精的教学能力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如今,乡里三四十岁的年轻一辈几乎都是“汪老师”和“童老师”的学生。
愧对女儿,只为师者责任
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育的是品德。汪方明和童月清带出了许多学生,收获的多重荣誉,但是在他们心里,却一直有个遗憾。“这么多年,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女儿。”想起女儿,就算吃了这么多苦,童月清还是止不住流泪,“初一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外婆家上学,平时的吃穿都是她外婆照顾,我们都没怎么管过。”汪方明和童月清只有一个独生女,扎根山区几十年,夫妻俩也是想过离开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女儿。
因为专注于教学,夫妻俩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们身上,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当时有想过陪着女儿出去,好歹能陪伴着她成长。”童月清说。在夫妻俩眼里,孩子跟着自己吃了太多苦:“她小的时候,我和汪老师要读函授课程,每天半夜就要把她叫醒跟着我们来回奔波,她那个年纪本该多睡觉、多玩耍的。”
但是看着课堂里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眼睛,夫妻俩就再也不考虑“出去”这回事了。“山里贫苦,读书可能是山里孩子们最好的出路了。”就这样,汪方明和童月清带着这样的“师者责任”,在大山里一待就是数十年。
去年年底,女儿生了孩子,由于哺乳不当,乳腺堵塞,连着一个星期发烧住院。因为幼儿园里少不得人,童月清也没有时间去照顾女儿。“那段时间给她打电话,她总说没事,可是我一听她声音就知道不对劲了。”童月清有些哽咽,“白天上课的时候还好,一到晚上空闲下来想到女儿、外孙女就止不住流泪,我们亏欠最多的就是她了。”
然而,让夫妻俩欣慰和骄傲得是,虽然女儿有过埋怨、不理解,但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女儿也考取了教师,如今在白龙桥实验小学教书快10年了。
如今,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人们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山外上学,箬阳乡中心学校就只剩下是十几个学前儿童。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汪方明和童月清数十年如一日,在山村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山里娃是大山里的希望,他们也许走出去,也许走回来,而总是需要一些人坚守在大山里。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们都要教下去。”汪方明夫妇质朴的承诺,是对教书育人使命的坚守,是对家乡孩子的深深期望,而这些早已融入他们生命的血液里。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