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实干兴婺,我们交出年中答卷

2018-07-18 09:31: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本报全媒体

  编者按:时光匆匆流走,转眼半载已过。半年以来,全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十大行动”部署,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廊道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基层一线,用笔和镜头记录党员干部怎样在重点工作一线掀起大比作风拼干劲、大建平台争进位、大抓项目抢机遇、大治环境创一流的工作热潮,见证他们交出一份份“拼争抢创、实干兴婺”的成绩单。

  乾西

  抓环境整治促品质提升

  一个月内完成100%签约,半个月完成了99%以上的腾空工。截至目前鲍杨城中村改造项目做到应拆尽拆。今年上半年,乾西干部队伍在一个个攻坚克难任务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鲍杨城中村改造通过“党建+”工作模式,发挥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依靠社会力量“老娘舅”助力被征迁户纠纷调解,有效促进了签约工作的推进。

  除了强势推进鲍杨城中村改造,今年上半年,乾西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专项活动,攻坚克难、实干担当,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连片拆除长湖路违章建筑43处,面积26314平方米;在45省道建设中完成乾西段政策处理和清表工作;水岸共治,扎实做好以长湖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

  这些天伴随着婺城蓝的刷屏,在婺城区乾西乡长湖,水面碧波粼粼、岸边绿树依依的景象也被许多村民点赞。半年来,针对长湖水质提升问题,乾西乡开展“纵到底、横到边”的“地毯式”水环境问题大排查,重点检查卫生死角、河道、小微水体等问题进行逐一整改。同时落实河长制巡河、科学调水换水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力度等措施,通过打造水深植物种养、鱼苗放养、喷泉活水等措施着力提升长湖水自洁能力。

  结合小城镇治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号角在乾西吹响。截至6月底,乾西乡已完成集镇范围主干线、沿街立面改造、长湖公园一期景观提升工程、部分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同时乾西乡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共组织112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出行劝导、发动党员干部、学生志愿者860余人次参与创建工作。

  下一步,乾西乡将继续抓好环境整治、治水护水、基层基础等工作,发挥“拼争抢创”的干事精神,加快推动乾西高质量发展。

  (记者苏晓婕、通讯员胡琦)

  竹马

  建宜居乡镇谋乡村振兴

  “如今,竹马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经进入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接下来,还需要大家乘势而上,大干快上……”晚上10:00夜色已深,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但这对于竹马乡干部们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竹马乡党委每隔一天就召开一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例会,各班子成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分别通报项目工程建设、景观节点打造、环境卫生整治进展情况,并协调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齐心协力加快小城镇各项目的推进速度。

  据悉,作为今年年中要接受省级考核验收的乡镇,竹马乡小城镇整治已经进入决战冲刺期。为了争取“不拉进度、不拖后腿”,竹马乡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施工人员们不惧骄阳、不畏热浪,为了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在烈日下坚守着,在高温下奋斗着。竹马乡党委班子成员和各网格负责人也每天都要围绕着小城镇整治区域走上好几趟。功夫不负有心人,自竹马乡组织全乡干部与集镇四村村两委召开小城镇环境整治攻坚动员会以来,全乡19个整治项目强势推进建设,45个网格积极开展房前屋后清理、治危拆违、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整治,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除此之外,为实现“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乡镇”的目标。今年以来,竹马乡党委政府还围绕着“拆出发展空间,拆出群众安全,拆出美丽家园,拆出公平公正”的要求,铁腕出击治乱拆违,并成功完成了中央黑臭水体和水源地环保督查迎检工作,进一步打好了“五水共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接下来,竹马乡还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整治,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并积极配合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全力以赴打造“茶花小镇、幸福竹马”。

  (记者贾佳)

  雅畈

  建“非遗古镇”塑“婺秀雅畈”

  盛夏时节,走进雅畈集镇,小城镇环境整治各个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党员干部不惧炎热,连日奋战整治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集镇整洁有序的“宜居指数”。百姓们纷纷点赞:“集镇变漂亮了,如今雅畈有点雅的品位了。”

  今年以来,雅畈镇小城镇整治全面提速,目前已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整体规划设计、道路专项规划及智慧交通规划;东阳街立面整治工程、镇区主入口景观工程已完成建设;建成污水管网长度21公里;建成自来水管网长度1900余米;环镇南路道路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0%;东阳街、雅新中街、下街、雅东街、桥岭线等镇区主次干道道路改造工程均已开工;雅芳绿道景观工程已完成工程量30%;建成强弱电管网6000余米……雅畈镇继续加快小城镇整治步伐,全面提速整治进度。

  除了小城镇整治,雅畈镇其他重点工作均呈现除了新局面。金华市第二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有条不紊推进,上岭殿、汉灶已签订土地征用款支付协议;小州区块商住用地出让工作扎实开展,目前征地、清表、地块简易围墙已基本完成;五水共治纵深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淤方量9万方;三改一拆稳步进行,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4处,面积137384.7平方米……

  雅畈镇全力推进“非遗古镇婺秀雅畈”建设,立足“拼争抢创,实干兴婺”工作要求,重实效、抓实干,将重点工作做实;重纪律、抓规矩,将常规工作做深;重创新、抓创优,将特色工作做精,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提速转型,重点项目提质增效,民生幸福稳步提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记者施俊\通讯员陈健)

  安地

  党员一马当先埋头干事创业

  “大爷,你家门口这个棚子要拆掉了,这样放着就成违建了!”循声望去,是袖戴红袖套的安地镇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沿街检查违章建筑情况,在征得大爷同意之后,工作人员当即拆除了搭建在门前的临时简易棚。每天,这样的场景都会在安地镇上演,不是拆违建就是清理门前屋后乱堆杂物,即使天气炎热,也没有阻挡大家巡街检查的脚步。

  开展各类调研200余次、安置区块搬移坟墓172穴、完成山塘水库清淤2.39万方、发放优抚款18万元、拆除违章建筑30257.9平方……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安地镇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工作当中以实际行动付出的努力。今年以来,安地镇紧紧围绕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合力攻坚克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大调研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各类调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各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加快小城镇治理进程,安地镇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干抓项目责任制,协调解决好征地、征迁等方面的困难,确保小城镇整治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同时安地镇坚持以垃圾分类、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配合文明创建工作,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对安地集镇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进行集中整治,不断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半年来,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除了抓小城镇整治和环境治理,我们对于各类事关民生的社会事务也十分关注。”安地镇相关负责人说道。发放优抚款和生活补贴、拓宽保障体系覆盖面、强化隐患整改、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安地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各类民生实事办理,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顺利开展。

  各类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真抓实干的党员队伍,在队伍建设上,安地镇始终坚持从严管理,精心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基层党建“三会一课”管理机制和党员两清单一计划,进一步规范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接下来,安地将不断发挥“拼争抢创”的干事精神,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记者吕璐)

  白龙桥

  攻坚破难关项目大提速

  进入七月,一股项目攻坚的热度在白龙桥持续升温,而活跃在施工现场的镇村干部,服务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前期土地勘界和评估工作已经完成,等资金到位后,我们会尽快安排青苗款发放和清表工作。”在市福利院二期建设用地现场,记者看到几名镇干部脚正踩着黄泥土,谈论项目建设进展。据了解,该项目总规划面积35681平方米,共涉及临江、王路荡两个村的部分土地。经过镇、村两级干部的努力,目前,市福利院地块已顺利开展评估和复评工作。

  今年以来,白龙桥镇党委、政府始终紧盯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完成工业总产值83.33亿元;福利院北侧153亩地块和西城印象西侧42亩地块成功出让;耗时四年的330国道平改立项目成功收尾,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通车;原云计算地块、后童地块成功清表;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EPC项目蓄势待发;文明城市创建氛围进一步加强。一个个项目的推进,无不给上半年的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期中考”成绩。

  重点工作有了成效,环境建设也是白龙桥常抓不懈的内容。通过小城镇整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工作,今年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更令老百姓兴奋的是,8个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蓄势待发。

  未来半年,白龙桥镇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取长补短,为实现新城老镇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级中心镇而继续努力,让白龙桥镇真正“腾飞”起来。(记者郦莎通讯员陈捷)

  琅琊

  诗意“水墨白沙”如画“生态琅琊”

  沿着琅琊集镇往白沙溪畔前行,一条古色古香的精品街让人眼前一亮。白墙黛瓦,青砖石栅,外加中式宅院门头,别具一格的美丽庭院与琅琊古镇相得益彰。其实,做精做美精品一条街,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琅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琅琊镇以“生态琅琊”为建设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掀起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热潮。镇里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多次召开班子会、镇村干部会,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走街、座谈,采用邀请市区整治办实地对接、与市政规划设计院共商等形式,为高品质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琅琊镇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本地元素和基因,完善集镇基础功能,提升了集镇整体风貌。于是,有了精品一条街“修旧如旧、以新补新”的定位。不久的将来,在琅琊,美丽庭院、古代宗祠、水文化、老街风貌交相辉映,打铁店、老面馆、老理发店等传统店铺琳琅满目,独具特色的小巷休闲业态将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不但如此,琅琊镇还积极做好“产业富镇”的文章,导入体育产业促进富民强镇。今年1月19日白沙溪畔举办了“健康中国健康琅琊”毅行活动,6月3日举办了金华市第三届千人横渡母亲河活动,这些赛事共吸引游客近11.2万余人,带动销售农产品103.7万元,农家乐营业额达26.5万元。特别是后者,更是留下了“千人过后整洁如初”的佳话。

  此外,琅琊镇探索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的步伐不停歇。今年初,该镇就定下“大数据+小城镇”、“健全综合治理机制”的基调,让当地群众更有安全感与获得感。下一步,琅琊镇将通过全力攻坚,坚决提前完成小城镇环境整治任务;深挖文化,传承发扬本地特色资源;办好中国山水四项竞赛、全国气排球邀请赛,延伸体育富民产业链条等措施,为琅琊百姓绘出一幅古韵悠悠“生态琅琊”美丽画卷。(记者马晓芬)

  蒋堂

  里子面子齐抓内外兼修并蓄

  这段时间,蒋堂集镇的各条主干道都在进行道路提升改造,全镇的环境面貌正在逐步改善。“我们按照‘科学规划、拉大框架、镇村结合、分步实施、彰显特色’的建设方针,既做好文化广场、水体公园、环镇绿道和伟业路、八一街、金杰路改造提升等‘面子工程’;又抓好集镇背街小巷改造、镇区渠道贯通、背街小巷弱电整理和智慧交通等‘里子项目’,做到内外兼修齐头并进。”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建设“大美蒋堂”,今年上半年,该镇延续去年“三改一拆”工作的强势态势,拆出气势、拆出速度、拆出公平,目前已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0处,共计占地面积77989平方米,建筑面积91482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0.49%。与此同时,作为婺城区违法建筑分类处置试点乡镇,蒋堂、界首、石坑三个试点村坚持抓底数排摸,建立一屋一档。目前,三个村已全面完成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共走访441户,测量登记建筑595处,接下来马上着手分类整治工作。

  “六乱”整治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环节,从年初起,全镇干部就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推进整治工作,继续沿袭网格化管理,对整治范围内的各村进行再排查再摸底再整治,掀起了新一轮热潮。与此同时,该镇还积极引导各网格做好拆后利用工作,对各村房前屋后的拆后闲置用地进行绿化提升和重点区域景观改造,并对小城镇范围内所有拆除的违法搭建厂房及闲置场地进行清理,上半年全镇拆后利用面积达74558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到95.6%。

  (记者江婉秋\通讯员吴若贻)

  长山

  合力整治环境铺展美丽画卷

  长山乡自古山清水秀,人才辈出,文脉悠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面貌陈旧、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等“老乡镇”的通病。而今,再来到长山,却处处可见一派山水交融的人文景象。

  乡亲们说,这些变化,都源于近年来开展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围绕2018年通过省级验收的目标,长山乡小城镇工作吹响了全速推进的“冲锋号”。全乡以洁美行动“六乱”整治、散养家禽家畜、“小行业”排查整治等工作为抓手,与卫生乡镇创建、食品安全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的“三创”工作相互联动,严格按照网格片区分工,集镇区6个网格共81名网格人员按照各自包干区域走村入户推进工作,形成了“每天抓,抓每天”的良性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乡整治办实行小城镇工作例会制,每周六、日组织全乡干部集中对标对表开展整治,查漏补缺。半年来,长山乡陆续组织专项整治60余次,拆除乱搭乱建点位81处,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卫生死角、占道经营等问题2000余处。同时,持续深化“三改一拆”,腾出村中更多空间,为下一步景观节点的设计与建设打好基础。

  “环境上来了,项目建设也不能落后。只有做好‘发展’这篇文章,才能为群众幸福‘加码’。”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项目整治方面,长山围绕特色规划与项目建设,形成主要领导、各项目领导、乡小城镇办干部三级人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17年度7个小城镇项目已基本完工,2018年度各小城镇项目也在扎实高效、保质保量施工之中,一个生态舒适、文化共融、康养休闲的“人文长山”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郦莎通讯员王慧敏)

  沙畈

  护好一泓碧水坚持生态富民

  “这里本来是一处废弃的制沙场,2013年制沙整治后停办了。因为制沙场负责人没有及时将机械搬走,再早些过来还能看到这些荒废了五年多的机器锈迹斑斑的样子。”近日,记者跟随着沙畈乡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了青草村,然而此刻,早已见不到该工作人员所描述的“曾经的样子”,反倒呈现出了一幅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据悉,由于该制沙场所在的青草村位于白沙溪旁,考虑到这些大型废弃机械的滞留不仅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容易引起水源污染。为护好这口属于全金华人民的“大水缸”,沙畈乡三改一拆办强势出击,在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条件下有序拆除多台废弃沙场的制沙设备。

  沙畈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华市区及周边100多万市民的引用水都基本来自沙畈、金兰水库,而水库的水源地基本来自沙畈乡。因此,沙畈乡党委政府始终要求将水源地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治水、护水,“为了防止污染水源地,我们拆除关停了多家养殖场、采砂厂等,关闭了农家乐,引导村民们依托山区优势资源,捧起生态绿饭碗。”除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从源头切断污染源外,还积极响应“五水共治”行动,严格落实了河长制,形成了稳定护水网络和长效护水机制。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沙畈乡党委、政府联合多部门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对在白沙溪流域游泳、钓捕鱼、烧烤、散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现如今,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有了明显的成效,沙畈乡域内水质常年达Ⅱ类以上。接下来,为更好地保护“大水缸”,沙畈乡党委政府还将积极创新理念思路,继续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之路。(记者贾佳)

  塔石

  夯实基层党建引领山区发展

  烈日下,有这么一群人,穿行在村头巷尾,只要看到乱堆乱放、乱扔杂物的现象,他们就第一时间捡拾清扫,所过之处不留一处杂乱。他们就是塔石乡的党员干部,为了全面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以党日活动为契机,顶着烈日在各个村里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近年来,塔石乡以干字为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实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上半年以来塔石乡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不断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围绕“生态廊道”建设,严格畜禽圈养和垃圾分类制度、定期开展除“四害”行动、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快“地质灾害清零”扫尾,紧抓各项重点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并被评为市级样板乡镇。

  在党建工作上,围绕“大调研”活动,加强党建引擎软实力。通过实行严格“8+X”管理承诺和积极分子村推乡评“4+1”培养体系、开展“红色基因初心传承”革命主题教育、出品“党建暖冬”、出品“党建春耕”等系列文艺体继续打造“塔石红”山水党建品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调研成果“靶向疗法”。

  针对“最多跑一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四个平台”建设,加强村级网格员建设,推行党员星级优选制和24小时全天候应答机制。加快“四项代理”承诺制转型,联村干部为群众“代购、代领、代办、代售”,为群众“最多跑一次”;做好各项民生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平安信息员队伍,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山区铁军队伍建设,突出干事为先理念,推行村主职干部数字考核模式,有效提升乡村两级干事能力和服务水平。(记者吕璐)

  岭上

  运用网格管理打造整洁环境

  炎炎夏日,岭上乡干部们每天走村入户,检查村庄环境卫生,为打造“精品村”而努力着。

  在桃源村,记者看到主干道路人行道改造已经完成,道路两侧共种植了大规格银杏50余棵,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屋后花坛主体工程也完成了90%以上,布局变得更加统一整齐。公共地块绿化美化提档升级,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今年,岭上乡结合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共拆除乱搭乱建200余处,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300余处,面积近1万平方米,清理电线杆、路灯杆乱贴乱画40处,村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了村庄环境保持卫生整洁,岭上乡还配强了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安排3名行政执法人员常驻在乡政府,与乡政府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对违法建房、随意摆摊、垃圾分类、乱搭乱建进行定期巡查,效果明显。

  同时,该乡还以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发放农户告知书,签订相关责任书,落实党员网格化管理,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对垃圾桶进行全部更新,统一定制固定铁架。同时加强对垃圾房的终端管理,落实一名村两委干部专人负责终端房,并张榜公示责任人名单和电话。此外,村庄保洁工作也已进入正轨,实现常态化开展,效果明显,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

  (记者江婉秋\通讯员方树平)

  莘畈

  努力干实处奋力走前列

  6月份,莘畈乡开展了一场创建创建文明城市之“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知识竞赛,很好地普及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村民正确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当前,莘畈乡村民在知识竞赛以及莘畈乡村干部的努力下,已经基本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不少村民还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为金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莘畈乡争创全国卫生乡镇献出一份力量。

  今年以来,莘畈乡继续做好分类模式、硬件建设、源头分类、全面覆盖、网格管理、规范清运、高标处置、肥料利用、创新探索等环节,持之以恒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垃圾分类工作,莘畈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促进基层组织场所规范化、标准化,以“整乡推进、整区提升”为契机,将祝村至大立元打造成示范带,祝村、方家、大立元目前有党建文化墙、十九大宣传墙画、党风廉政漫画墙近800余平方米,汇聚成有力的党建示范带,全乡红色氛围逐渐浓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娃娃鱼养殖基地、石蛙养殖项目、香水百合种植项目、土蜂养殖、黄精种植等产业不断壮大;“体旅”持续打造毅行品牌,2018浙江省毅行大会首站在莘畈乡成功举办,吸引了全省各地2000余名毅行爱好者来到现场,当天接待游客量约8000余人……

  今年上半年,莘畈乡持续做好“脱贫攻坚、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利用”四篇文章,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有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较好完成了上半年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记者施俊\通讯员潘晨晨)

  箬阳

  不忘初心使命担当实干有为

  “三最三美”建设特色箬阳、扶持高山茶产业助力经济发展、危旧房治理构建平安山乡……箬阳乡党委政府团结全体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力拼搏,适应新时代,激发新活力,不忘初心担当实干,为建设“两富”“两美”箬阳努力奋斗着。

  “廖大爷,您这屋前的柴火堆收拾下,太乱了……”“老陈,最近家里情况都还好吧”在箬阳乡,每个联村干部都会早晚各一次前往所联系的村庄,和村民们“唠唠家常”。“这在我们乡里是常态,村民们和干部都已经熟得不得了。”箬阳乡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深入基层了解乡情,全乡各项工作开展也较为顺利。”

  而箬阳乡党委政府的上半年工作重点,几乎都围绕着联系村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乡的茶叶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困境,比如销路、品质把控、采摘人手不足等问题。”箬阳乡党委政府实实在在地了解茶农们的困境。而就在前期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中,箬阳乡的党员干部们借着这个契机从销路、茶叶品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带领茶农代表学习先进经验,制定扶持政策,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解决2家茶叶加工企业生产用地问题,做大做强箬阳茶产业。

  箬阳乡围绕精准扶贫,该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深化山区经济发展,积极做好企业帮扶,引进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香榧种植企业,增加村民收入。此外,围绕乡村振兴,就在今年年初,箬阳乡全面完成小城镇建设,并通过“美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工作,深入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打造山清水秀、炊烟农舍的山乡特色小镇。

  该乡主要负责人说:“箬阳要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构建和谐幸福的箬阳;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两富”“两美”箬阳持续奋斗。”(记者陈晓倩\通讯员沈丹)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