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苏晓婕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工作战略体系中,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引领是“五个坚持”的工作导向之一;改革开放攻坚战是必须坚决打赢的“九场硬战”之一,同时又为其他八场硬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今年以来,婺城区不断放大“改革+开放”优势,持续释放深化改革的驱动力、扩大开放的带动力。积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以拓展“三大通道”为突破口,大力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新能级。
婺城区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聚焦改革目标,强化改革协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事项,切实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场】
“原本办许可证至少要跑四五次,现在我们一次都没跑,政府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服务,实在是太方便啦!”日前,金华市华达包装材料厂的钱聚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是因为婺城区文体新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婺城区乾西乡工贸区的两家印刷企业,上门收取申请材料、现场受理并送上了审批受理文书,让企业主足不出户就办好了经营许可证。从“来回跑”到“只跑一次”,如今,“零跑动”正在成为婺城区的办事新常态。
几天前,钱聚虹作为华达包装材料厂的经办人,通过微信向区文体新局发起办事咨询,并按提示将相关材料发送给窗口工作人员审核。让她完全没想到的是,次日区文体新局工作人员就预约了上门受理、现场核查,并告知她办理印刷许可证的审批流程和从事印刷经营活动需遵守的相关法律条款。“实在是太高效了,而且窗口人员的态度非常好,我非常满意!”面对记者,钱聚虹为区文体新局工作人员的办事高效竖起了大拇指。
钱聚虹的话,道出了办事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满满获得感。
据了解,自去年6月起,区文体新局还在备案类审批事项中实施了“微政务+行政许可”的办事模式,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根据办事群众需求,部门提前介入,提供精准服务。实施一段时间后,群众反响很好。为方便更多的办事群众,如今婺城区文体新局将“微政务+行政许可”服务模式延伸到了需要现场勘查的许可事项中,在现有的法定条件和程序下,利用政务微信传输“代人跑”、实施上门受理“让部门跑”,成功省去了办事群众来回跑的环节,让百姓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对此,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根本目的。为切实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区文体新局于今年2月底公布了第二批20项“零跑动”政务服务清单。截至目前,该局实现“零跑动”的事项已有55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75.3%,这意味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办事群众享受到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婺城区已有29个部门纳入“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921项,其中,已经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920项,占比99.89%,实现“零跑次”事项280项,占比30.38%。民生事项217项,已实现民生事项“一证通办”事项数78项,占35.94%;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量138597件,其中即办件120043件,占86.61%。
【亮点】
日前,在2018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最后一日,新录用教师李思维携带自有的学历证书、证件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到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填写《教师资格申请表》进行现场办理,在短短十五分钟内便完成教师资格认定。
原来,李思维由于工作繁忙,想起办理时已是秋季教师资格认定现场确认最后一日并且已接近下班时间。按照以往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的要求,需要准备《思想品德鉴定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络打印件等多项材料,由于时间紧迫,在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工作人员联系后,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开始,精简为提交4份材料和1份体检报告。
由于现在无需申请人再向其他部门收集材料,其余材料由窗口工作人员代为向其他部门收集齐全,在核实确认李思维自有材料真实后,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事项受理,全过程十五分钟左右。教师资格认定的改革,不仅缩短了申请人办理时间,更是在实际上减少了申请人准备各项材料的麻烦,真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样的速度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为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积极落实行政审批“减证便民、优化服务”改革精神,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婺城区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行材料承诺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流转、优化精减”三种方式,推出2018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的新便民服务,为办事群众打通快速通道,稳步实现工作提效、服务提质、审批提速,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2018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开始,婺城区正式推行新申请材料模式,在提速后的教师资格认定办理时限内,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一次性办理。在初步应用人数上,今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已经办理223人。明年此项改革将全面应用于春秋季两次教师资格认定,预计惠及全区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近2000人(年办件量)。
【人物】
“这个注册你需要在网上自行完成,你先大概看一下,我再把详细的操作流程发到你邮箱。”“这是咨询电话,不懂的地方你再打电话”……走进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大厅,在“伊老师先锋服务岗”八个蓝色大字的背景下,工作人员伊军正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弯腰解释着办事流程。
据介绍,该服务岗以“提速、提质、提效”为服务目标,以“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为服务标准,以“一贯一心一意、一次一目了然”为服务态度,追求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作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伊军不仅是注册能手,更是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的指导作用。
“业务上有不懂的事情,问伊老师准没错。”热心、耐心、细心是前来办事的群众对伊军最多的评价。“有时候我们上班没时间过来,但是有了先锋岗就真得方便好多。”前来办事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而且我每次来问,伊老师都回答得特别详细。”
有了“伊老师先锋服务岗”,区市场监管局真正实现了多途径、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完成咨询。在日常工作中,“伊老师先锋服务岗”的工作人员更是“紧跟潮流”,通过QQ、电话、微信、邮箱等多种远程操作途径“键对键”地解答群众疑惑,满足群众咨询需求。
【访谈】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辉煌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婺城要崛起赶超、奋进图强,必须打赢改革开放攻坚战。”婺城区改革开放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方建东说。
打赢改革开放攻坚战,首先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担当赶超、婺城图强”解放思想大讨论,坚决破除封闭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发展理念,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思想保证。
二要敢于先行先试、勇于突破藩篱。对发展有需要、人民有期盼、法律未禁止的事情,敢于先行先试,争当改革弄潮儿。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担当,突破思想的藩篱、制度的藩篱、利益的藩篱,为推进改革开放扫清障碍。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直击痛点难点。结合“当好新时代答卷人”大调研活动,全面梳理民生的“痛点”、工作的“难点”、前进的“堵点”,找准改革的“靶点”、创新的“燃点”,补齐发展的短板。
四要坚持效果导向,注重实效长效。始终将求实效作为评价改革的第一标准,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检验改革成效。注重将改革举措转化为新机制新制度,让改革成果可复制、可推广、见长效。
【短评】
2016年12月,“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明确要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2017年,“最多跑一次”成为浙江改革的一个“高频词”。如今,“最多跑一次”,已实实在在地在婺城落地生根,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是婺城区落实改革开放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肩负重大使命。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必须聚焦聚力、精准施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要把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着力点,不断开拓进取,努力谋好新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