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40年,致敬婺城那些人那些事

2018-12-19 09:45:3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改革开放驱动婺城农村文化提质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推动力,也让大批农村人口投身商海、进城务工,大大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高频率的人口流动和信息互通,在“百花齐放”的文化政策引导下,驱动了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让婺城农村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

  上世纪50年代,婺城地方文艺道情、小锣书、快板等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六七十年代,农民创作积极性很高,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节目纷纷登上农村茶馆草台。一到点,大家就都往茶馆赶,边喝茶,边听唱道情、说书、讲故事。这便是极具时代特征的婺城“茶馆文化”。

  时至八九十年代,婺城农村文化出现了大跨步发展,尤其到了21世纪,无论是文化形式、内容,都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农村文化礼堂、村民休闲广场、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婺城农村大地上。在此基础上,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渐成常态。赶上春节,村里铺排一台热闹喜庆的“农民村晚”,还能让年味更浓烈。

  “文革”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一度停滞。改革开放后,伤痕电影与伤痕文学同步兴起,国内电影产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十年文化生活的贫乏让村民看电影的热情空前高涨。1978年,改革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农村吹起了“家庭联产承包”风。文化工作者们将这些新风尚编成文艺作品,搬上农村小舞台。

  经历改革开放40周年后,如今的中国电影界“百家争鸣”。电器、数码、IT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平价竞争更助推家庭影院趋向平民消费。去年,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还探路“文化礼堂+产业园”模式,引进影视企业,推动茶花经济进入3.0时代。

  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矮小的茅屋逐渐被多层小洋楼取代,村里的泥土路逐渐被水泥路取代,各家各户的自行车被小汽车取代……一栋小楼,一个庭院,四季轮转,处处都是风景。在美丽庭院里,农民们手中不再只有锄头、镰刀和麻将,而替之以笔墨丹青、皇皇书卷。得了空,农村百姓总会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阅图书。一阵阵书香飘进寻常农家,濡染着孩子们的智慧童年。读书不再是“鲤鱼跳龙门”的工具,它已然成为农村百姓生活的一种习惯。(记者张苑)

  婺城砥砺奋进做数字经济领跑者

  2009年正式启航的浙中信息产业园,自起步起就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投入”为要求,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国资、合资、民营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模式,目前已形成了“一区八园”的发展格局。今年,婺城区积极贯彻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提质转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浙中信息产业园已有数字企业300多家,交易额达38.5亿元,预计全年可以突破60亿元。

  浙江斯玛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落户于婺城新城区婺星基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的快速发展见证了婺城新城区数字经济的“含金量”。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斯玛特科技公司成为“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产业合作对接系列活动推荐项目”优质项目。作为金华市加速崛起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婺星基地吸引了不少知名信息企业前来投资创业。“小集聚”带来“大效应”,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栖息在婺城这片创业热土上。

  “双11”当天,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销售额超1亿元。这家运营面积不过13万平方米的园区,在7年时间内培育出了五个淘宝网单品类前三的电商,并且荣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称号。2016年始,创业园与新光集团合作,全力助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成为优秀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摇篮”。

  近段时间,塔石山区村民开始忙碌地制作红薯干,一批批绿色生态的红薯干随着三分田农村电商创业园的物流车,奔赴江浙沪各地。三分田农村电商创业园是一个以婺城区为主的区域性、综合性园区,以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媒体推广的方式,创造浙江省全新的“IAM模式”(即互联网+农业+媒体),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和“特色乡村旅游”的多重功能,进而推动婺城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城北综合园区、科贸文创园、三分田农村电商创业园……各领风骚,为婺城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竭的竞争活力和发展动力。

  (记者马晓芬通讯员余悦)

  金华“大水缸”倒逼沙畈产业转型

  十月的沙畈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农民晒得黑红的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容。然而,许多年前,沙畈人还因饮用水源地保护政策给经济发展造成制约而饱受困扰。直到几年后,精心培育的产业成果显现,起初“吃螃蟹”的那些村民开始赚的盆满钵满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他们脚下踩着的绿水青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沙畈乡位于婺南山区,繁茂的林木与完好的生态植被环绕着沙畈水库。为守护好这口“大水缸”,婺城区下定决心剔除所有污染产业。2013年,婺城启动了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沙畈乡在两个月内拆除了89家畜禽养殖场、21家木材锯板厂和4家采砂厂。“关停了养殖场,百姓的生活还要继续,关键是要找到一条保护与发展兼容的新路。”沙畈乡干部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万亩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于是,沙畈乡大力引导农民发展毛竹、油茶、香榧等种植业,让库区百姓重新出发,捧起“绿饭碗”挣上“生态钱”。

  近日,沙畈乡石宫村的猕猴桃热销,村民们也收入颇丰。在六年前,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根洪根本不会想到,让村民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荒山的投资开发,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让这个贫困小山村发生如此变化。而这一切都源于“农民”老郑。老郑名叫郑泽杰,是一名来自杭州的客商。他被沙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潜力吸引,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浙江石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随后,公司流转了1300多亩土地,用来打造猕猴桃产业基地。此外,浙商华建军依托梧桐村里的竹林资源成立了公司,为村民带来了更多收益;乌云村的村民陈松余的香榧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因效益不错,多户村民效仿,种起了香榧……

  为护航金华“大水缸”,捍卫好“金名片”,婺城人勇于开拓创新,传统产业变革已初见成效,绿色经济正奏响致富新乐章,一幅生态与经济并举的蓝图已然绘就!(记者贾佳)

  吴月华:廿载创业岁月绽放美丽芳华

  “间隔不到一年时间就推出两款新型变速器,万里扬团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万里扬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上的一份最好的礼物。”提起前不久首台cvt乘用车变速器试制成功,万里扬集团总裁吴月华难掩兴奋之情。

  作为国内首家汽车变速器上市公司的女当家,一直以来,吴月华以打造全球一流零部件供应商为己任。1984年,吴月华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了金华汤溪齿轮机床厂工作。1996年,改革开放成效初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吴月华辞去工作,和丈夫黄河清一起投资创办了金华市清华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农用车变速器齿轮和轴等配件。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万里扬已经在行业中崭露头角。2000年,因为预见了国内轻、中型工程车的市场前景,万里扬迈开了转型第一步。吴月华迅速成立研究所,全力研发适应轻、中型工程车的专用产品。2002年,公司对轻卡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打响了万里扬变速器的品牌。迄今为止,市场上仍有一些型号的变速器只有万里扬能制造。

  在商用车变速器市场逐步稳定后,公司又将触角延伸至乘用车和电动汽车变速器市场。万里扬的研发团队凭借雄厚的技术支撑和多年的经验积累,勇敢进发,很快在这两个市场中稳占了一席之地。随着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她又把眼光瞄准国际市场,自主开发的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被权威专家评为国内领先水平。在变速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吴月华坚定不移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带领企业在转型中不断实现升级。

  做全球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吴月华坚定、执着的梦想和追求。近年来,得益于国家迅猛的经济发展态势,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对此,吴月华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产品迈向中高端。创业20年来,吴月华敢闯敢试。继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后,2016年,她又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抉择:联姻德国吉孚成立合资公司。随后,仅仅用了268天时间,代表着行业内领先水平的6AT变速器试制成功。

  “与改革同行,创一流企业,做一流贡献,是我们的历史担当。在中国汽车强国梦第一阵营中,万里扬不会缺席,也不能缺席。”吴月华说,“万里扬过去在追求发展进步的道路上,已经让一个个愿望变成了现实;在今后的发展中,同样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一个个更新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间会证明一切。”(记者傅伟炎通讯员徐蕾)

  钱瑞华:一朵山茶花引领新时代

  竹马乡下张家村,一个由3个自然村组成的小型行政村。初探茶花种植业,就建成了堪称“茶花基因库”的国际茶花物种园;总共不过900多人口,却早在五年前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只有1050亩耕地,却主导了附近数十万亩的茶花经济……如今,它建起婺城区第84家农村文化礼堂,却“后起之秀”一鸣惊人,在全省首创“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创意园”模式,布设下茶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蓝图。

  这个“茶花村”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钱瑞华。1976年,钱瑞华退伍返乡,走上了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那时候,我们村土地贫瘠,百姓贫困,还欠了3万多元的集体债。我是穷人的儿子,更是党的儿子。我想我必须带领大家富起来。”钱瑞华回忆。

  钱瑞华开始外出考察各地农业经济。1996年,钱瑞华决定将拥有本土优势的茶花种植业作为发展方向,走“特色强村”之路。下张家村“粮农”变“花农”,一年时间就破解了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瓶颈。

  此后数年,下张家村党支部坚持以“老户带新户,大户带小户”的党群帮扶模式,引领竹马乡茶花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不断引入茶花新品种,让竹马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个品种、占据华东山茶花系98%的品种总量的茶花“基因库”。

  花香引蝶来。2003年,国际山茶物种园在竹马乡下张家村落成。同年,国际茶花大会中国分会在这里举办。竹马乡山茶花从此进入国际视野。与此同时,“竹马牌”茶花一经注册,声名远扬。竹马乡茶花经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08年,竹马乡下张家村全村820位村民几乎全员投身茶花产业,存款总额突破1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物质富裕,还要精神富有。去年10月,下张家村文化礼堂落成。礼堂定位为“中国茶花文化产业园”,三个楼层均紧紧围绕茶花主题设置场馆。礼堂启用当天,“喜迎十九大、翰墨浸花乡”书画展暨《中国书画报》浙中艺术中心授牌和浙江锦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入驻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现场,翰墨书香,流光溢彩;文人墨客,济济一堂;名花笔会,相得益彰。

  村民们都说,有了这个文化礼堂,我们“茶花村”的品位更高了!(记者张苑)

  徐锦生:四十年树人路

  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农村学校到市区学校,从一线教师到学校校长,从智力教育的践行者到非智力因素教育研究专家,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徐锦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教育事业的探索和变化。

  1973年,高中毕业当了一年农民的徐锦生,应聘上了村小民办教师,从此走上执教生涯。一周上25节课,既教小学语文、数学,又教初中数学、物理……他边学边教,在忙碌的教学中夜以继日恶补文化知识。他拿着微薄的薪水,肩负着沉重的学习和教学任务,每天还要早起帮着食堂师傅挑井水。他的坚持和努力曾让很多人费解,但他相信,“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时代终究会到来”。

  终于,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文化教育事业如春笋般从荒芜已久的大地上复苏。1980年9月,徐锦生和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样,重新走进高考考场,“鲤鱼跃龙门”考入了衢州师范学校。两年后毕业,他成为一名公办教师。

  “那个时候,基本不存在城乡、校际教育水平差距。”徐锦生回忆。

  伴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于是,师资力量和整体教学水平开始普遍提升。各学校及各教师开始教学的自主探索,竞相赛跑。教育教学水平差距开始出现。

  由此,师资队伍出现流动,教育资源出现竞争,从农村到市区,从普通学校到名校,老师和学生都在频繁“择校”。一些过度偏重知识教育的现象渐渐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批评。对此,教育界开始倡导“三维”教育,即在“双基”之上强调“三观”教育和引导。

  进入新世纪,徐锦生开始在金师附小任职。在校内,他全面开展“非智力因素教育”,提出“班际之间、校际之间平均分差5分不批评”、“让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倡导在“高分”之外充分重视孩子良好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个性等的培养。在校外,他走上“市民大讲堂”,深入社区,传播教育思想,呼吁家长转变育儿观念。

  2015年,徐锦生从金师附小退休,受聘创办金华荣光国际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学区制度之下,民办教育是家长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另一种选择。”徐锦生说。在他的带领下,金华荣光国际学校倡导“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在婺城民办教育领域进行了新的尝试。

  “对于一个教育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对教育的热诚和负责,不管在何种境遇之下,都要做一个思维开放、敢于说真话的人。”回顾40年执教路,徐锦生如是说。(记者张苑)

  王风:巧手舞剪纸生花艺术传承结硕果

  “40周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婺城人民生活环境和水平都越变越好,希望这片土地能继续快马再加鞭。”面对采访,王风说出了他对婺城的寄语。他还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将《题八咏楼》写成书法作品,希望作为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

  王风原籍义乌,1922年出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剪纸是他一生的爱好,曾获国家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一级剪纸艺术家”称号、“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获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浙江剪纸艺术终身荣誉奖,被誉为“金华第一剪”。

  王风出生于义乌佛堂一户农家,自小就颇具艺术天赋。10岁的时候,王风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关于剪纸的图书。一把剪刀、一张彩纸,竟能变幻出如此多的花样,这让王风着了迷。过年了,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君、贴春联。学了剪纸后,王风用手工纸把灶君的帐帘装饰得格外好看,与春联一并拿到集市上卖,贴补家用。

  1944年10月,因在抗战中表现优秀,王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王风来到了金华。1957年,他受当时形势影响,被开除党籍。随后,他主动提出了要到农村去。没想到在农村一待就是16年。而质朴的农村生活也给了王风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风分管教文卫,看到农村一些年轻的赤脚医生勤奋好学,就以自己认识的医生为原型,剪出了《乡村医生》系列剪纸。

  在王风的记忆里,金华剪纸曾一度被艺术圈拒之门外,甚至被讽为“雕虫小技”。但王风相信,艺术殿堂里有剪纸的一席之地,因为这里有农耕民族的根。1987年,王风应邀参展。作品展令在场众人耳目一新,在百姓中反响甚大,媒体争相报道。1982年离休以后,在王风等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下,金华的剪纸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更是成功入围了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者苏晓婕)

  曹荣安:义务宣传环保近四十年

  在婺城,有一位“环保老人”,他叫曹荣安,已年过八旬。他是中国最早投入环保事业的外行人,最终成了浙江省首批公益使者、十大绿色先锋人物……他中年醉心环保宣教,他是个平凡的老人,却把环保当做事业坚持了近40年!

  曹荣安出生于1938年,集邮在那个年代是一种大众时尚。自1959年收藏第一枚邮票开始,曹荣安的藏品已小有规模。而他的人生转折,也恰恰源于“集邮”这个爱好。1982年曹荣安因深受《集邮》杂志中一篇环保文章的触动,决定行动起来。从此环保成了他主要的集邮主题。

  潜移默化间,曹荣安将环保主题收藏落实到了实践,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垃圾房里拾掇出废弃的硬纸板;每天坚持用废水冲马桶;出门带自制环保袋,走到哪儿捡到哪儿……此外,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将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环保资料、环保展品的制作和巡回展出中。至今,他的足迹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

  随着志愿队伍的壮大,曹荣安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这份“绿色事业”长长久久继续下去。随后,他发动藏友圈,广泛收集雷锋藏品,终于联系上了全国学雷锋组织。2010年5月8日,“金华雷锋事迹馆”正式亮相。他的“学雷锋、讲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2016年,这位老人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从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曲格平手里接过了“中华宝钢环境奖”这座沉甸甸的奖杯。

  从2016年11月4日开始,曹荣安便一直持续不断地以个人名义向雷锋文化馆公益基金捐助爱心资金,记录在案的捐款总额就高达40万元。多年来,曹荣安视环保事业、雷锋精神传承为己任,奔走各处,热情呼号。他的环保理念与雷锋精神宣讲词被现场翻译成多国语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培养一批优秀的金华雷锋事迹馆接班人。这个‘接班’并不是简单的藏品交接,更是精神和理念的传递。我希望,下一任接班人能够将新时代背景下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推动婺城、金华乃至全国的环保事业迈上新台阶。”采访最后,曹荣安动情地说。(记者贾佳)

  章竹林: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征程四十年

  作为金华曲艺界的知名人士,从农村文化站到区文化馆,从农村小晚会到金华曲艺盛会,从草根道情到央视大舞台……年逾古稀的章竹林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带给婺城文化界的强大推动力。而他的四十年文艺生涯便是最好的佐证。

  说起来,章竹林曾是个地道的农村穷娃子,高小毕业便开始回家务农。可几年学堂生涯,给他种下了一颗爱上创作的“种子”。于是,半大小伙儿的时候,他便一边当着农民,一边努力在田间地头开展创作。

  1979年,已经在乡间小有名气的章竹林,被借用到金华县电影管理站工作,创作小快板、顺口溜、小演唱等,由各电影队安排人员在电影放映前说唱宣传。于是,计划生育、科学种田、新人新事、批评赌博等内容成了他当时创作的主要素材。

  就在那时,一段由他和郑土华合作的道情《贺新房》从村里唱到了北京,节目歌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果,让台下观众在嬉笑之余倍受鼓舞。

  正因为工作出色,1980年,章竹林被特批“进城”,当了金华县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喜欢写作,我想写快板,领导就让我写快板;我想写新民歌,领导就让我写新民歌;我喜欢曲艺,领导就让我从事曲艺……能把工作和爱好统一起来,这是特别难得的事。而且周围那么多有才的人,王风剪纸,章伟文写小说,倪祥庆、方康明搞音乐,洪爱琴舞蹈,诸葛栋画画,张经华摄影……能在这里工作真是太幸福了!”于是,章竹林便在文化馆勤勤恳恳工作了23年,期间还兼任了18年的金华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直至退休。

  “我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国家对文化越来越重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让我们这些草根有了圆梦的舞台。”如今,年逾古稀的章竹林这样说。

  是啊!党的十六大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国各级文化媒体逐渐实现事业转企业改制,文化市场日渐繁荣,文化产品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经济带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讨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舞着全国无数如章竹林一般的文化工作者积极奋进。

  如今的章竹林依然没有闲着。他和女儿“花花”共同编辑出版了国家级“非遗”丛书之《金华道情》、《乡音金华》等6本著作;他还在致力于培养曲艺文化传承人,也再度将金华曲艺送上了央视大舞台。(记者张苑)

  吴法土:植树造林四十载绿色家园满眼春

  在塔石乡梨树源森林公园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步履蹒跚地行走着,不时轻轻抚摸树木枝干。老人名叫吴法土,是塔石乡银岭村人,如今已84岁高龄。同时,他也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多年银岭村党支部书记。从1977年开始,吴法土便积极响应政策,投身植树造林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光流转,仿佛回到了40年前。凌晨5点,简单的早饭过后,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走到村口集合,然后一起出发——开荒植绿。10月份的山区已经有些寒意,寒风过处不禁让人打了个寒颤。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与其说是山路,其实很多地方都没有路,甚至还有荆棘。

  到达目的地后天已大亮,大家立刻就四散到各自生产小组负责的区块开始劳作。。忆当年,吴法土坦言,银岭村的植树造林之路,并非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种树不像种粮,种粮食,种一季收一季,见效快;而种树,不当吃不当用,没有十年八载见不到收益。”这是当时很多村民的想法。吴法土没有气馁,而是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告诉大家植树造林的长远好处……就这样,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种树的行列。于是,吴法土每天领着七八个生产小组,步行两三个小时到大山深处,把树苗栽下,天黑才收工。

  8年以后,一条崭新的公路通到了银岭村村民的家门口。事实上,这条公路的铺设正得益于全村人的“绿色银行”。原来,银岭村位于海拔600余米的山区。曾经,村民想要将土特产拿到山下售卖,只能沿着山路步行数小时。当村里植树造林产生效益后,村集体便利用售卖苗木的钱加上众筹,修建起了一条“康庄大道”。

  1984年,吴法土开始带着全家人继续植树造林。为了植树,他们在山上用石头和帐篷搭起了简易的住所,一住就是好几年,完成了300余亩的植绿工作。期间,吴法土被授予“浙江省林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儿子吴永生被中央团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

  如今,吴法土已是耄耋之年,他头发花白,行动也略显迟缓,可一聊到植树的事情,原本混沌的双眼会闪出一抹光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个“吴法土”、一代代山里人,用数十年岁月换来了梨树源数千亩“绿”,也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吕璐)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