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有一种幸福:我陪伴着你

2019-01-23 09:05:2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贾佳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最浓不过桑榆情。在婺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定地相信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走进城市社区,走进乡镇农村,把这一份温暖带到了老人们的身边,同样也带给了四季的婺城。

  婺城公益组织暖心侧记第四章,记者走进了金华市爱一起公益协会与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听他们来说说这份暖心事业背后的温暖人生。

  小小的手里,包裹着大大的爱意

  “爷爷奶奶,以后让我们来陪您!”

  “我没有孩子,在这敬老院也已经住了十几二十个年头了。说实在的,今天是我那么多年来最最最最最开心的一天了!”第一次见到张大爷,就是在婺城区白龙桥敬老院内。那天刚好是腊八节,原以为这种节日里,孤寡老人居多的敬老院里肯定是冷冷清清的,却不料,那天却是出奇的闹腾。张大爷说,孩子们又是陪着聊天,又是打扫卫生,给原来冷清的敬老院带来了不少的热闹。

  当天,和张大爷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八十多岁高龄的王大伯。此时,王大伯正捧着刚出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兴致盎然地看着孩子们带来的精彩演出。王大伯说,孩子们聪明可爱,他们看着也非常开心,希望以后可以常来,让他们这些孤寡老人也能够享受享受这一份“天伦之乐”。

  那么,让张大爷和王大伯开心的这群孩子是?经过多方询问,记者了解到,这群孩子都来自于环城小学三(1)班。当天,他们的任务就是以小学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婺城区白龙桥敬老院,将“七彩陪伴”送到长期居住在这的乡村孤寡老人的身边。

  “这里的爷爷奶奶都很孤单,看到我们过来他们特别开心。听老师说,他们没有儿子女儿,只有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常来陪伴他们。”说话的这位名叫李锴熠,是本次活动的小学生志愿者之一。回忆起这一整天的志愿活动,小小年纪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是一样的,他们也很需要陪伴。以后,我也要多陪陪我的爷爷奶奶,让他们也这么开心!”

  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陪着说话聊天……小朋友们手脚麻利,做起志愿服务来也是轻车熟路,若不是知道这是他们的爱心“首秀”,还真以为他们已然是个“老手”。对此,金华市爱一起公益协会工作人员沈黎给出了答案:“在小朋友们上岗前,我们都会对他们进行一次‘岗前培训’。到了敬老院以后要说什么做什么,该怎么说怎么做,我们都详细地教导过。”原来,这是婺城区民政局牵头的八个公益创投项目之一——“大手牵小手,助老孝风行”乡村孤寡老人关爱项目,旨在通过带领小学生志愿者走进婺城乡镇敬老院,为长年居住在那儿的孤寡老人送上一份温暖与陪伴。

  “我们选择‘小手牵大手’这样的活动方式,是看中了小孩子本身的生机与活力。”沈黎告诉记者,小孩子活泼闹腾,是生机与希望的代名词,他们的陪伴是成年人的陪伴比不了的。这些孤寡老人大多没有子女或子女早逝,看到孩子们也会更开心。此外,沈黎还说,这也是引导孩子尊老敬老:“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孩子尊老敬老了,整个社会就会尊老敬老,整个婺城才会温暖。”

  然而,这次活动也只是“大手牵小手,助老孝风行”乡村孤寡老人关爱项目的序章,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小小志愿者,带着满满的爱走进婺城大大小小的乡镇敬老院,用他们小小的手抚平老人们心里岁月的痕迹,让温暖充斥着他们的晚年生活。“我们下一个活动,是带着这些孤寡老人去咱们金华市博物馆参观。”沈黎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之前从这群老人的微心愿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预计今年2月至6月,每个月会挑选10组爱心家庭,每组家庭对接2位老人,带他们去博物馆参观,一起为他们圆梦,“这也算是让他们真正感受一次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吧。”

  据了解,金华市爱一起公益协会的前身是金华市红会下属的老年护理队。2016年,金华市爱一起公益协会正式成立。自2013年这支队伍开始开展敬老院服务以来,他们走遍了婺城的所有乡镇敬老院,服务老人多达千人,用爱心感动了婺城,把温暖贯穿了时间。他们让孩子们小小的手里包裹了大大的爱意,也让我们了解了温暖最深刻的含义。

  融进社区邻里,融入婺城大家庭

  “婺城是你们的家,也可以是你们的家乡”

  “我是跟着孩子来这儿的。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又是东北人,连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天天围着儿子媳妇儿孙子孙女儿转,说实话,特别难受。”最近,家住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的蒋阿姨可谓是忙的不行,她在这儿认识的小姐妹们一会儿拉着她去公园里跳广场舞,一会儿约她学剪纸做手工,就连她那一直找不到球友而耽搁的爱好也有了伴儿,“特别感谢咱们那个长者‘俱’乐部,不然我指不定在哪儿郁闷着呢。”

  今年六十多岁的老程与蒋阿姨也有同样的经历。作为“老漂”当中的一员,和所有“老漂”一样,来金华前,他在老家的退休生活轻松惬意。“儿子在这儿读书,工作也找在这儿,时间久了,就在这里安了个家。”老程说,自己就这么两个儿子,时刻也都记挂着。再加上十几年前,儿子给他新添了个孙子。考虑到儿子工作忙,怕儿媳一个人应付不过来,老程连忙带着老伴儿赶了过来,给儿子带孩子,“之前还好,帮着带孩子也没空想其他,现在小孙子渐渐长大了,今年还送去了小学,自己和老伴儿俩人这心里反而空落落的。”老程告诉记者,看着儿子工作渐入佳境,孙子也开始上学,老两口也想过回老家继续过自己惬意的晚年生活。结果,谁料到,这十几年来,回老家倒不适应了:“我们俩那时候的情况就是,去哪儿都是‘外地人’,心里特别不好受。不过多亏了长者‘俱’乐部,现在找到了事儿做,也有了朋友,婺城成了我们真正的家!”

  老程和蒋阿姨都提到了的长者“俱”乐部是什么呢?近日,记者联系上了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阙永梅一探究竟。“这其实是一个平台,把老年人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找回属于自己的价值。”原来,长者‘俱’乐部是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城市社区老年人所搭建的一个平台,约等于大学的“社团”。在这个“社团”里,老年人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特长,“像老陈会书法,大家都‘缠’着他要他写‘福’字;蒋阿姨爱打羽毛球,她和几个小姐妹就链接成了一个羽毛球队。还有很多老年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价值’。”

  然而,除此之外,长者“俱”乐部更重要的作用还是让老年人们在这个“社团”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伴儿。“之前我们在柳湖花园做公益的时候发现,‘老漂’这个现象在婺城还是比较多的。”阙永梅说,这些老人大多是从农村乃至外地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也没有个朋友圈,会让他们觉得特别孤单。但是因为这个群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数量不是那么多,所以也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因为他们的户口都不在这,社区福利很多也都享受不到。老年人也不是说图这些东西,就会有被忽视的感觉。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婺城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我们婺城的人民、婺城的政府是深深地关心着他们的。”正是因为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温暖,阙永梅和她的志愿团队找到了通往这群特殊老年人心里的路。

  “他们的感谢都很朴实,每次搞活动,我们都会强调这是政府的关心,他们就会很开心,一直伸着大拇指说‘政府好!政府好!’。”从外地人到新婺城人,“老漂族”也在婺城找到了他们的根。

  除了“老漂族”,以柳湖社区为例,还居住着很多老年人。他们有的曾经是教师,有的曾经是部队军人等等,老年人随个体社会地位的不断变化,社会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如果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就可能产生角色压力,产生身心方面的障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长者“俱”乐部也面向他们,所有居住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阙永梅如是说。

  据了解,长者“俱”乐部——城市社区老年人关爱计划是婺城区公益创投项目之一,由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公益机构,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学学科、心理学学科等专业力量,以“生命影响生命”、“助人自助”为宗旨,不停地向婺城播撒他们的温暖与爱。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