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阅读请扫二维码
记者 月映红、邱琪
方攀峰,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一如名字中的“攀峰”二字,他努力在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永攀科学高峰。
翻开他的履历: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博士,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系博士后、副研究员,江苏省“双创人才”、太湖人才产业升级创新领军人才……加入艾尔康后,更是率团队向目前无药可医且较为常见的干性黄斑病变眼疾发起挑战,研发眼科疾病治疗I类新药,打造国际领先的眼科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平台,加速细胞临床医学研究产业化进程。
日前,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优秀的婺城人,听他将自己的求学之路娓娓道来
勤奋好学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儒雅的气质,亲切的笑容,谦和的话语,眼前的婺城乡贤方攀峰,学者风范一览无遗,不由让人心生敬佩。
1977年,方攀峰出生在乾西乡联合方店村(现联合社区方店自然村)的一户普通农家。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我们村位于金华市区西郊,南邻婺江,地理位置优越,据说100年来从未被淹过。”村子里的人善耕种,孩子们勤诵读,可以说,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深植于这里的文化土壤,熏陶着这方土地上勤耕雨读的人们。
在这样的氛围下,方攀峰与家中两个姐姐自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与此同时,思维敏捷、拥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以及推理能力,使得方攀峰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展露出了非比寻常的天赋与才华。
在课堂上,他专心致志,可以从老师讲课的内容中提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抓住要领,提取精华,强化记忆,甚至当起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在课堂外,他活泼淘气,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们奔跑在田间地头,捉泥鳅、掏鸟蛋、采蘑菇,不亦乐乎。每当其他小伙伴要占领捉泥鳅、采摘蘑菇的有利位置时,方攀峰总是默默地等在最后。虽然最后所处位置比较“冷门”,但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方攀峰的劳动成果总是最为丰富的。
“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擅于去总结,不会人云亦云。这也许是来源于我的自信心吧,我个人认为从小树立自信心特别重要,尽管那时的自信可能是盲目的,但它能激励自己,在遇到种种困难时不会畏惧,不会慌乱,能沉着冷静地进行分析。”
一直以来,方攀峰的成绩名列前茅,谈及自己年少时的学习方法,方攀峰说,自己从来没有额外上过补习班,学校里的主课才是真正的核心。对于方攀峰而言,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也是他在学业上不断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我犯错或是学习上遇到瓶颈时,父母不会直接指责、批评,而是通过举例或是分享故事的方式对我进行教育。”在读小学期间,方攀峰的综合成绩在班级前五六名,但他有些偏科,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回到家,方攀峰会和两个姐姐进行探讨,在姐姐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有了目标,下苦功奋起直追,在乾西中学念初中时,通过不懈努力,成绩上升到年级前五名。
多年来,家人的言传身教、默默关心无疑给方攀峰带来了成长路上的一大动力。
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 让他踏上了科研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乾西中学所在的湖头村的农田里,时常能看到这样一副景象:几个少年坐在田间地头,专注地看着课本,时不时互相给对方出个考题,一同为考入心仪的高中而努力。“初三那年,为了巩固知识点,我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晨5点50分起床,视力也从1.5掉到了0.7。”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方攀峰变得神采奕奕,仿佛回到了那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段属于他的芳华。
1992年,方攀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金华一中。三年的高中时光,培养了方攀峰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能根据自己的薄弱课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不仅如此,同样在这个时期,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方攀峰的各科成绩都很不错,其中,他对生物课尤为感兴趣,也曾当过一阵子的生物课代表。方攀峰说,那时候的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每位癌症患者能够治疗有效,希望未来不会有人因为癌症而死亡。癌症是全世界人类穷尽智力与之抗争的“超级杀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治疗进入了生物时代,“当时我就是带着理工男的思维,想挑战别人做不到的事。尽管目前我没有做癌症方面的研究,但我坚信这个梦想是切合实际的,而且并不遥远。”
1994年,方攀峰被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录取,开始了专业性的学习并正式踏上了科研之路。在四川大学的四年,他一直勤奋好学,潜心研究,未曾荒废一寸光阴。大学毕业后,方攀峰以专业第三的好成绩考入中科院上海细胞所(现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并于2004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科研无止境,2005年,方攀峰赴耶鲁大学钟伟民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等。在这里,各种前沿研究方向和思想互相交融,方攀峰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科研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挫折,在耶鲁期间,方攀峰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在研究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正是这种穷其所能的科研精神让方攀峰练就了开阔的研究视野,迎来了如今的极尽升华。博后期间,他曾获邀为JBC 、PLOS ONE等数十本科研杂志做特约评审,参与评审的同行论文40余次。
不断研究创新 人民的需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016年,方攀峰迎来了他的机缘。曾经的师叔——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范国平教授计划往眼科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而方攀峰正好有相同的思路与想法,俩人一拍即合。回国后,他便加入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式跨入眼科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
创业与研究生涯不同,机遇和挑战如影随形,“研究是开放式的,我们可以天马行空,探索未知,创业需要制定目标,确认战略方向,抓住时间节点完成自己的计划。”方攀峰与公司团队行走在“刀尖”上,如履薄冰却异常坚定。
据介绍,艾尔康生物致力于开发人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遗传性眼底疾病(Stargardt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黑朦症等)。目标是半年内申报成功I类细胞药物临床批件,3年内完成临床试验,并于4年内进行市场推广。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科疾病之一。AMD分为湿性和干性两种,前者可以通过抗VEGF抗体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后者目前临床上无药可治。动物实验表明,移植RPE细胞可以控制干性AMD病情进展并提高视力。艾尔康生物突破原代RPE细胞体外大规模扩增的技术瓶颈并建立临床级RPE细胞的全面质量标准,目前从每位供者捐献的眼底组织可以制备满足5000-10000病人治疗需求的临床级RPE细胞。
“借助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有利政策,我们公司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上海市东方医院分别开展了6例和4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人源RPE细胞注射液有比较好的安全性。”据方攀峰介绍,疗效方面,接受治疗的10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左右,一半以上的病人视力有显著改善,实现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转变。除此之外,目前,公司正在和北京同仁医院开展合作,启动RPE细胞治疗先天性黑朦症(LCA2)的临床研究,拟入组18例患者。
“希望通过我们团队源源不断的努力,早日将公司产品推向市场,让更多相关疾病患者重见光明。”
今年,是方攀峰创业的第三个年头,对于未来他对自己也有一些新的要求。在他看来,一个团队要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创新需要三类人才。一类是科学家,做创新必须要有科学人才;一类是企业家,知道如何排局布阵,有序执行;其次是投资人,生物医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领域,方攀峰都有广泛涉猎。他希望未来自己能将这三重身份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开发出更多有社会效益以及人民急需的产品。
共叙桑梓情谊 关注家乡发展
尽管在外多年,但方攀峰依旧会说一口纯正的金华本地方言,“家乡话代表了浓浓的乡情,在外时间长了,偶尔听到别人讲一句家乡话总会感觉特别亲切。”对于方攀峰而言,不管身处何地,多长时间,家乡话就在心里,遇到老乡张口便能道来,永远不会忘记。
方攀峰说,每逢过年过节回家,看见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总会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年少时还没有发现,在外飘泊多年后,归来时才知道我的家乡有多美。”在国外的这些年来,他时常通过“乡贤微信群”或是新闻报道关心关注婺城的发展。近年来,婺城区在“双城”战略的指引下,各方面阔步前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方攀峰倍感欣慰,对婺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对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方攀峰认为,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非常重要。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聚焦到基础教育上来。婺城区基础教育优势明显,要用好浙师大的优质资源,继续提升教学水平,为家乡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作为一名在外拼搏的婺城人,方攀峰愿意在婺城新发展中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