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竹林深处有人家

2020-04-08 08:52:2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文 徐美琴

  记者张苑、文徐美琴摄

  春风拂拂,春雨潇潇。山上的新笋比山下的稍稍晚一些破土而出了。笋芽儿一层包着一层,探出毛茸茸的笋衣,一圈又一圈长出竹节,伸展出修长苍翠、条理分明的枝叶,舒展在阳光下,傲立在风雨中。在中国文化意象里,竹与梅兰菊合为四君子,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的代表。在婺城,竹从神坛走进寻常百姓家,化作垂髫童趣,化作人间至味,化作农耕文化的永续传承。

  竹林里的多彩童趣

  在婺城的南山北山,挖笋是最不能错过的春之乐事。

  油菜花刚刚问候岭边的梯田,知时节的老农便背上锄头,唤上亲朋好友或街坊邻里家的娃娃,造访竹林,跺一跺脚,感受一下脚下松软的土地,开始一场探秘之旅。

  在吴建存的记忆里,罗店镇新朝村是这片古老土地的新名字,竹林里的风却还是儿时的样子。那年天真烂漫,偷跑进竹林深处玩耍,春日初阳的光穿过茂密的竹叶,在黄土地上落下斑驳生动的影。光影之间,竹根之侧,时而裂出几道交错的口,有时几处口子连上竹根排成一条直线,掘地几寸,土下竟都住着笋宝宝。许久之后才知,山里人有自己的挖笋秘诀,挖笋不必待破土,哪怕白雪皑皑覆盖了土地,或是黄土地完好无裂痕,只要寻一根新竹,沿竹叶茂盛的方向直线采挖,定能挖到一个,甚至挖到一大串笋宝宝。

  婺城的笋不只有春笋,还有冬笋、雷笋、月月笋,娃娃笋,仿佛在玩一场永不结束的捉迷藏游戏。然而,娃娃们长成了大人,便开始讲究挖笋的大小年,大年多挖,小年少挖,这样竹林才能长得好。

  竹林里可做的有趣的事自然不只有挖笋。一阵风吹过来,窸窸窣窣,竹叶们在半空中频频点头,互相细语。它们在说些什么秘密?采一片竹叶,轻轻折一下,放在唇边吹,这声响比小口哨好听多了,待吹得娴熟一些,就能吹一段《童年》,风儿跑来伴奏,鸟儿赶来和鸣,它们可是听懂了少年的心事?竹林里的每一根竹都一样的笔挺,却又都是不一样的,看这根还披着毛茸茸的新衣,仿佛婴儿温软的皮肤;看那根已伸展出了纹理分明的竹节,挺起了青春自信的腰杆;再看那儿,竹梢上已没有新叶,去年开过花,岁月的斑驳烙刻在它的身上,它却屹立不倒……

  十多岁时走出大山,而立之后又匆匆归来,吴建存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在变,从前山里人向往城市,如今城里人总往山里跑,唯北山的竹林没有变,看那顽皮的孩童,像极了年少时的自己。

  笋菜里的人间至味

  新挖的鲜笋翠色明亮,躺在竹篮里排排队,“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山里人眼里的竹与笋,有一份特殊的情谊,似在倾诉着一份无缘由的、淡淡的喜悦。

  金华人有句老话,叫“下山笋,上塘鱼”,意指从山上刚刚采挖下来的笋立即下锅做菜,最是美味。一道道笋菜浸透了山里人的烟火日常,恬淡且平和。

  鲜笋最是与腊肉相配。三根竹竿拼成一个晾衣架,上面整齐挂着一排深红色的腊肉,肥瘦相间,肥的透亮,瘦的厚实,层次分明,流逸鲜香,在屋前的明堂里招摇,舌尖仿佛有了一股畅快淋漓的咸香滋味,忽地发现“腊肉队伍”的末尾缺了一席,留下一个空悬的铁钩,那块腊肉哪里去了?

  一回头,山里人家的炊烟正袅袅升起,老婆婆手里的菜刀正欢快地舔舐着年关里的馈赠,炉膛里的柴火正在“噼里啪啦”地歌唱,满满一大青花瓷海碗的腊肉炖鲜笋就要摆在堂屋的餐桌上……

  婺城北山险奇,南山绵长,北山的笋与南山的笋滋味也不甚相同。北山笋肉厚而无渣,入口爽脆,回味甘甜;南山笋则质薄而多层,入口爽滑,温润绵软。

  当季吃不完的鲜笋,山里人拿它们晒笋干。屯到盛夏六月,正值舌尖寡淡无味,翻出来泡上一昼夜,待泡得绵软,便可下锅炖排骨,又是另一道人间至味。

  竹篾里的农耕记忆

  在中国世代沿袭的农耕文化生活里,竹子化作各色竹制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竹簟,呈长方形,可以平铺在地上,用来晾晒稻谷、豆类等,不用时可以卷起来;如竹匾,呈圆形,可作晾晒大颗粒农作物之用;如竹筛,以前大多用来筛稻谷、豆子、芝麻等农作物;还有竹簸箕、竹箩筐等,这些都是收获稻谷、玉米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

  砍竹剖篾制竹器,是山里人离不开的营生,也是粗中有细的活态非遗。劈好竹条,挑选出一根,稍稍剖光,然后蹲下身子,握住竹条,操起工具刀,握刀一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将竹条顶端紧紧扣住,工具刀便在中间轻轻切入,在篾匠师傅手指的轻轻推送间,竹条便一寸一寸地跟着挪动,逐渐被分成均匀的两层。篾匠师傅会将下面一层舍弃,拿起上面的一层继续分层,先是缓缓推出轻如蝉翼的一层,渐渐拉长。遇上竹节的部分,篾匠师傅偶尔也会需要拿嘴帮忙,双手扣住竹条,嘴上一用力,把那层竹篾从竹节上轻轻剥离出来,不足3毫米的竹条将被剖为至少8层,甚至12层,剖得越薄,竹篾的柔韧性就越好,编织起来就越是自如,成品也越是轻便、耐用且舒适。

  准备好竹篾,接下来便是编织的工序,且看各色竹制品上纹路纵横交错,便知其中的繁复。一张篾席打三层,一张篾席大概需要640根竹篾,每根竹篾长约3米。功力深厚的篾匠通常掌握着不同的编织手法,指尖编织出各类花色,周边水波纹,中心一个“田”字,但凡一根竹篾穿错了,整个图案就编不成了。唯有农耕文化孕育出的敦厚且机敏,才能巧手定乾坤,创造出沁满竹香的万象风景。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