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消薄”加速度 奔向春天里

2020-04-07 09:17: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记者马晓芬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一年最好时节。在浙江之心婺城,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正在乡间勃发。

  近年来,婺城区着力探索规模化集聚、特色化发展、链条化服务三大路径,拼争抢创、大干快上,全力打出“消薄”组合拳,跑出“消薄”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92%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为“双城”战略走深走实注入澎湃动能。

  项目为王驱动内生发展动能

  在罗店镇西吴联村,一座占地约700平方米的综合物业楼,正争分夺秒、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看着这幢物业楼从规划图变成了施工图,周边后溪河村、建新村的村民比西吴联村的村民更加高兴,大家纷纷说,“这可是一把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啊!”那么,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幢综合物业楼属“罗店镇多村联建综合物业楼”项目。因资源贫乏,后溪河、建新2个行政村长期面临村集体经济入不敷出的困境。而西吴联村早在2012年就建成了西吴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每年产值达2.5亿元。在罗店镇党委政府的统筹谋划下,一个通过“强村带弱村、消灭薄弱村”的项目就此诞生。

  西吴联村与后溪河村、建新村共同成为西吴花卉苗木展示展销有限公司的股东,各股东以货币方式入股,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益达70万元。

  “项目拟建三层,一层店面出租,二层花卉文化展、市场党建及办公用房,三层旅游接待和婚宴场所,可持续优势明显。”西吴联村支书吴根升介绍,虽然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是工程工期不受影响。项目按“十天一个计划、十天一次检查”的要求全速推进,力争早日建成惠及三个村的村民。

  018年行政村合并之前,西吴联村的前身是西吴村。2008年,西吴村也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当时村集体穷,想做任何事都不成,干什么都没有底气。”吴根升回忆,穷则思变,不搞经济项目真不行。

  当时全国各地的花卉产业势头旺,而村里有的是山的资源,吴根升琢磨着能否利用这些做点文章。“山经过平整就可以成为地,有了地,建个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就水到渠成了。”那么,怎么让高山变成平地呢?愚公移山。吴根升想到了最原始又最管用的办法。为了节省资金,村两委干部上阵当“监工”,挖掘机挖了多少土石方、运输车运了几趟,都精确计算到细处。

  经过5年努力,2012年10月,西吴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建成,占地面积170余亩,总投资1100余万元。当年首批就引进了全国各地苗木商30余户,随后带动了第二批30余户本地苗农的加入。如今,该展销中心风生水起,已经成为浙中花卉市场中的翘楚。

  如今8年过去了,“罗店镇多村联建综合物业楼”项目紧邻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而建,因为客流集聚,项目市场商机十分明显。“项目建成后,每年不仅能定期为两个薄弱村完成致富增收任务,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助力村集体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本村及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凝聚区域抱团发展合力。”罗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婺城区以“双城”战略为引领,围绕花满婺城、都市农业,坚持平台化推动,项目式发展,支持乡镇与乡镇、村与村抱团联合,鼓励一村一策,培育内生发展动能。同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策扶持为辅,多措并举、多种模式并存,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消薄”工作质的飞跃。

  2020年,婺城区将持续通过平台和项目的作用发挥,加强区级平台项目铂大工贸投资、金茶花项目、光伏进农村等各类已完成项目的跟踪运营管理,确保投资安全,绩效稳定。加快竹马集镇综合市场、三贤四村消薄联建、蒋堂镇沙畈新村物业、琅琊镇20村联购金泰纸业等11个已立项消薄项目建设,做精做美党建红盟、物业托底、产业推动、资源增收、服务保障等“消薄”特色文章,努力实现村组织多渠道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推动“后进”到“后劲”蜕变

  “通过盘活用好闲置资源,全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00万元,是2018年的5倍;实现经营性收入144.28万元,是2018年的14倍,‘软弱后进村’实现摘帽。这点太让我们振奋了!”今年初,一份2019年的消薄成绩单,让白龙桥镇郑岗山村2800余位村民沸腾了。

  2018年,郑岗山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党员干部合力不足,村庄发展停滞不前,信访矛盾日益突出,被确定为“软弱后进村”。

  当年底,该村经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有郑岗山、西园、上新屋、李家、毛畈、西畈、乌村垅7个自然村。“7个自然村荒废多年的闲置土地有多处,东一块西一块,分散且零乱,如何做好盘活利用文章?”在婺城区委、白龙桥镇党委的正确指导下,村两委班子以党建为引领,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加强党建是新村发展的关键。2019年,在联系领导的集中把脉问诊和乡贤队伍的出谋划策下,郑岗山村党员干部通过强队伍增合力、强基础增动力、强经济增活力的“三强三增”法,规划先行、产业转型、环境造型,扭转“后进”局势,激发“后劲”能量。村党支部整转提升,党员干部干劲十足。

  在村中,100亩的茶叶山荒置十多年,是否可以从此入手?说干就干,村支书郑文杰带领村两委干部先理清茶叶山的面积,然后向市场吆喝起来。“荒山杂草丛生,谁会要呢?”正当村民纷纷质疑时,他果断依托镇国有公司,招商引资引进“红美人”种植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0余万元收益,百亩荒山蜕变成金山银山。

  打响了盘活闲置资源的第一炮后,村两委干部们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大家一鼓作气,继续排摸村集体现有市场、土地、池塘、校舍、茶叶山等资源,重新整合公开招租。西园自然村83亩荒山、郑岗山自然村36亩荒山,连同通过化解矛盾重新回到村集体的50亩荒山……曾经七零八碎的荒山荒地,成了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资源。“巢已筑好,只待凤凰。土地有了,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启动合作。”郑文杰说。

  “干”字当头,党员干部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也为村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去年以来,全村开展“全域美”环境整治工作,粉刷赤膊墙,拆除危旧房,建设党建示范项目,党建小品、红色元素与村庄建设和合共生。同时,重启暂停5年之久的秀美村建设,一条花团锦簇的景观带已见雏形,一个古色古香的长亭跃然而出,新区道路硬化、电力配套设施、农村公厕等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53岁的村民江柏忠说,“现在咱村可是大变样了。绿化多了,环境美了,村集体富了,最为关键的是村干部善于倾听百姓心里话,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百姓心里可舒坦了。”

  在白龙桥镇,像郑岗山村一样以党建引领推动“消薄”工作的并非个例。去年以来,白龙桥镇党委政府紧抓党建牛鼻子,村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全镇34个村(社)总收入6028万元,同比增长17.8%;经营性收入4693万元,同比增长102.72%。平均每个村总收入达177万元,经营性收入138万元。

  一直以来,婺城区坚持党建引领,把“消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持续做好新村融合后半篇文章,围绕“并村并心并发展”,推行“一村一策一项目”,推动新村共融共富。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建立区域型党建体“农产红盟”,推动实现组织力牵动生产力的递增效应。“塔石物语”“莘e家”“硒望田野”等一系列农产红盟,为农户和企业搭建了一个集采收、运输、售卖为一体的重要平台,三年来总营收超1500万元。

  “旅游+”增强“持续造血”功能

  “疫”去春来,陌上花开。在安地镇喻斯村,秀美南山春色迷人,沉寂了一季的喻斯生态游览区逐渐回复了往日的生机。连日来,该景区全面开展卫生消毒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安全服务培训,推出景区限流、健康码、体温检测等措施,为4月初恢复开放做充足准备。

  在贯穿村落的主道旁,古色古香的土菜馆里响起了洗涤打扫之声,田园民宿打开了门窗通风透气,村民们忙前忙后准备着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我们村,1/3的村民在家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乡村旅游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们纷纷表示。

  喻斯村是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AAA级景区村庄、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集体经济消薄走出了一条特色路。2017年3月,安地镇党委政府与河南华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合力打造旅游精品点,建造生态游览区。逐步设立了凤凰山竹海滑道、9D玻璃桥、七彩四季漂流等项目,吸引了上海、杭州及金华八县市的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2019年该景区全年接待总人数近30万人次。

  “我们采用资源入股的方式合作,每年可提取景区营业额的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协议期40年。去年村集体分红分到了23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也为村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造血功能。”喻斯村主任叶根财说。

  喻斯生态游览区的建立,给喻斯村乡村旅游吹来了东风。56岁的村民喻婉珍,2015年在村上开出了一家土菜馆,是当时村里首批菜馆之一。“我想着村里环境好了,就利用自家房子尝试经营土菜馆,没想到生意红火得很。第二年我就把在外的大儿子叫回来经营,全家人一起在家创业,其乐融融,幸福满满。”喻婉珍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周末,来喻斯游玩品尝美食的游客云集,去年“五一”节当天,她家共接待了50余桌,席面都摆到了休闲广场。

  像喻婉珍一样,在乡村旅游上尝到甜头的还有村民喻松青。65岁的喻松青在喻斯村经营“倚山居”民宿3年了。每到节假日前夕,他家的订房电话就成了“热线”。“特别是6月至9月期间,如果不提早预订,基本上是一房难求。”喻松青说,这一切多亏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让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婺城区把要素聚到平台上,全力做大“造血项目”,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依托婺城山水资源和人文底蕴,打造农旅结合样板,推动全域旅游、花满婺城,切实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集体增收。安地镇喻斯村、岩头村、莘畈乡大立元村、雅畈镇汉灶村等一批村落就是其中的典型。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