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婺城区塔石乡卫生院诊室的灯光已亮,副院长倪承超准备开始一天的问诊。从市区诊所的独立执业者,到偏远山区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他在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上,已默默坚守了近六年。
今年42岁的倪承超,曾在婺城区乾西乡开设诊所,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2019年,他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塔石乡卫生院工作。“其实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基层更需要医生,尤其是像塔石这样老龄化严重、常住人口稀少的山区乡镇。”倪承超笑着说,能用自己的专业为更多人服务,心里更踏实。
山区卫生院要求医生具备更加齐全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要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随访、预防接种、家庭医生签约、下村巡诊等多项任务。“刚来时确实不适应。”他坦言,“以前在诊所,病人来了看病,看完就走。现在不同,我们要主动走出去,走进村子、走进老人家里,建立信任,才能真正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塔石乡地处偏远,许多孤寡、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就医困难。为此,倪承超和同事们坚持每月定期巡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药、测量血压、调整用药方案。
“有些老人一开始不信任,但我们坚持走访,逢年过节也去看看,慢慢地,他们就把我们当家人了。”倪承超回忆。
由于卫生院人手紧张,倪承超通常一周工作六天,仅用一天时间回家探望家人。平日里,他吃住在单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他淡淡地说:“习惯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六年光阴,倪承超从一名“外来医生”成长为卫生院副院长,也成了塔石乡民口中值得信赖的“小倪医生”。他用自己的专业、耐心和温情,在群山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往健康的桥梁。
“在基层做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懂人心。”倪承超说,“我们可能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能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受一份罪,这份坚守就有意义。”
从城市诊所到深山卫生院,从单一门诊到全科服务,倪承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仁心诠释医者担当。
【记者手记】
在塔石乡的青山绿水间,倪承超的身影平凡却坚定。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年轻医务工作者。正是他们这份坚守,让“健康中国”的蓝图在最基层落地生根。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健康守门人”致敬。
(记者 刘琳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