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拾柴火焰高
功德簿上目前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个杭州人,总共捐了6628次,共计38600元,11年总共捐了299800元。这个人的用户名叫stockxyf,来自杭州市西湖区,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什么时候给谁捐了钱,捐款时间、捐给谁、捐款的主题都清清楚楚。最近涌现出一位捐款的大数,这个人来自金华,叫杨康威,一个月里面捐了175740元。他的注册时间是2011年8月23号,到现在也就一个半月多的时间。他捐款基本上都不是两百或者五百,一千、一千八这样的大额比较多。
另外一个纪录是两天捐了十五万。他是2010年9月8号开始捐的,他第一次到到施乐会捐款的时候没有小额的,一千、两千、两千、三千……全部都是上千的,两天里面捐了十五万,我运用网络技术千方百计找到这个人,但是这人却不愿意透露自己。他跟我只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只是想为这个社会做一点贡献。”
还有一位捐款者,来自台湾。今天打开他的页面的时间也很好,他的捐款总额正好是77777元,这位网友对施乐会非常用心,不仅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钱,而且不断给施乐会提出改善的意见。他的个性签名是施乐会家人,他是一位企业老总,在江苏、福建等地都有公司。他希望施乐会能够做大,因此就贡献自己的双重力量,一是金钱、二是精神。还有一位虽然写的是四川,但也是一个台湾人。以上就是我们施乐会功德薄上捐款较多的用户。
在我们施乐会的首页有很多的类别,有人会问施乐会到底是做什么的。现在对施乐会了解的人也不是特别多,甚至还有一些误解,那么这些误解从何而来?以前有一位朋友在他还不了解施乐会的时候他问我,你们是不是道教。我说施乐会是一个行善积德的一个平台。也有一个朋友问我,你们跟香港乐施会是不是一家。我说不是的,香港的乐施会跟我们也发生过故事,因为刚开始施乐会成立的时候不叫施乐会,叫乐施会。跟香港的是同一个名字,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乐善好施”,乐施会。结果香港的乐施会不同意,他们有人跑过来跟我们交涉,说这样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们叫乐施会,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叫。我说要不我这个网站给你做,他不同意,他说他们不做这个网站。最后香港那边对黄大仙也比较敬仰,最后我们请施道长出面,反正我们大家都是做好事,我们就改个名字叫施乐会。“好善乐施”,一样的。先“施”才有“乐”,这是我的理解。名字就这么确定下来了,一开始施乐会在身份上确实有很多的争议。施乐会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基金会么,不是;属于企业么,也不是;属于社会团体么,也不是。我们就这样一直靠着信念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坚持着。直到2008年的5月12号,汶川地震之后,施乐会上的捐款突然多了起来。当时网络捐赠还没有流行起来,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财付通、支付宝在第一时间开通了网上捐赠的入口。财付通当时总共捐赠了两千多万,支付宝捐了五千多万。汶川地震之后,施乐会得到了金华市慈善总会的关注,他们非常看好这个网络平台,觉得去发展网络慈善是一个趋势。因为现在的网络普及。所以当时民政局也开了一个会,怎样给施乐会开一个便捷的通道去让他更好走。我们作为金华市慈善总会的一个分支注册成功。施乐会现在的总称其实是金华市慈善总会施乐会。有了身份证之后,我们也是全部公开,全部透明。在我们的网站上有我们的登记证书,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大家随时可以查。
07、08年的时候我们两年的捐款是60万,,09年的一年的捐款是60万,这三年的总额是120万,10年一年是270万,直到今天,累计总额道道1045万,也就是说11年的这十个月,已经是前四年的1.5倍左右。前四年加起来是四百多万,今年一年就六百多万了。我们预计今年会突破九百万。明年预计整年在两千万以上。网络这个效应像滚雪球一样,不是递增的,而是呈指数级上升的。